印度河文明與氾濫農耕

B84503099 電機四 梁奕智

 

  1. 古文明的興起與衰頹
  2. 文明一詞深入現代人腦海裡,舉目所見人類可及之處不無文明的蹤跡。但是要回答人類何去何從,不能不提及古文明的興起與衰頹,人類開始群聚生活、利用土地、開發資源、發展文化,這個最初的起點,卻最能給予後代整體人類命運的啟示。

    世界上的所有文明起源幾乎可以說是由農耕開始,但也是由農耕結束。提起蘇美文明、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馬雅文明甚至是中國的殷商文化,這些曾經發展出輝煌文化的時代,都經歷了興起、繁榮與衰頹的過程。推究其根本的原因,與當地人類對植物的利用有非常大的關係。最令人感興趣的是3000BC1000BC這段時間內,少有手寫歷史流傳後世的時代,幾乎能夠總結出一致的文明模式。

    人類學會農耕後,雖然能減少採果捕獵的不穩定性,但是自然環境變化使得農田生產力升降不一,飢荒中不甘挨餓的人開始搶奪,使得人群聚居在一起形成村落以抵抗,同時也合力建造糧倉以應不時之需。穩定的糧食獲得使得人口不斷增加,一部份不必下田工作的人成為管理階級,利用宗教或武力取得權力,即從封閉性農業轉換成開放性農業。分散各地的村莊仍不足以抵抗掠奪者軍事性的進犯,於是人群在廣大農田的中心,原本是宗教建築或糧倉之地建造城塞防禦。常規軍隊為了保護城塞而集結,管理常規軍隊的人則成為城塞的領袖。農民將糧食運往城塞以獲得軍隊的保護,軍隊則將多餘的糧食養活更多的人以發展軍事工藝。由於銅鐵資源的交換,人們建造市場。這是一個成形中的城市國家,當區域中有許多城市國家共享著相同的生活方式,一個文明漸漸地誕生。

    文明的建立,帶來人類知識的提昇,促使了各種學術與技術的發展,改善了城市建築,同時促進了貿易交通。使得城市裡人們的不但物質享受豐饒,精神生活也透過藝術與文學獲得提昇。但是城市成立的前提是有足夠的糧食供給,糧食來自城市四周的村莊。作為文明根基的農耕土地限於大河沖積出的平原,收穫穩定而且產量大,足以養活許多城市。一但人口增加、城市擴張,人們必須砍伐森林以開發更多的農地,挖掘灌溉渠道,以生產更多的糧食。但是氣候水文等環境變化引起的飢荒,使得許多原本屬於城市的軍隊有計劃地掠奪其他城市,不斷的戰爭直接破壞了城市與農地,或者使得城市由村落徵用人力,使農產力下降,又形成掠奪行動的起點。這是文明崩毀的人為因素。

    對更多農地的需求造成過度的森林砍伐,濫伐濫墾造成水土流失,暴露在陽光下的土地失去了植被的保護,水分蒸發加速使得土壤變得乾燥,更加不利農作物生長;強迫河流流經廣大的土地卻沒有應有的水利建設,使得人造的沖積平原抵擋不了季節性的洪水,河流改道對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威脅,也使得農地收穫不穩定;大規模的灌溉降低土地肥力,增加無機鹽分,加上水氣直接由農地蒸發,造成土壤鹽化加速。農地作物產量一但降低,戰爭更加頻繁嚴重,由掠奪轉變成破壞,由破壞轉變成屠殺。文明的子民沒有了土地和糧食,只能遷徙到別地以延續文明的成果,或者退化到自給自足的農耕時代,曾經輝煌一時的文明任其消失。

    這是個過度簡化的版本,文明建立的原因還包括適合貿易的地理條件,各個文明之間的科技往來是促進文明內涵進步的重要因素。文明的興盛也包括統治階級的管理方式,帝國的形成通常能延續文明的香火;宗教、民族與文化歸屬的自覺也佔有很大的因素。文明衰敗的原因更多,外族的入侵、掠奪與破壞,大規模內戰,貿易路線的中斷,飢荒與瘟疫,都能影響一個文明的存續。但是氣候的不穩定,農作物病蟲害,土地鹽化等自然與人為因素所影響的基本糧食問題,卻能粉碎文明的基石。

    許多的古代文明基本上照著這個簡單劇本演出,其中包括印度河文明(Indus Valley Civilisation, 2500BC~1500BC),其文明的興盛繁榮可以從古代印度城市遺跡看出,該時代的生活品質甚至超過一部份現代印度人,但是繼延續一千年的繁盛之後,印度河文明就從世界上永遠消失了。

    這篇報告簡單地整理了印度河文明與植物利用的關係,意圖了解植物作為糧食與原料,對印度河文明的影響。希望能夠對存活於古代的人類與自然環境的互動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3. 古印度文明
  4. 印度擁有全世界最古老文化之一,其古代文化最古老的紀錄係印度河谷之考古發掘的出土,年代約為3000BC-1500BC。在1500BC1400BC期間,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毀滅印度河文明,開始一段印度歷史上的黑暗時期。雅利安人自北方分批南下,於三百年內逐漸深入印度各地,其後始進入吠陀經故事記載的年代。印度河文明與古希臘和古埃及文明不同,在征服者蹂躪下仍能僥倖存活,雖其文明內涵一再地受到修改,廣大的印度領土間有山脈與沙漠的阻絕致使其政治不統一,因此導致接下來的歲月裡各地文化分歧。然而印度教卻一直以其對各種形而上概念的驚人包容力而著稱於世。一般推究印度宗教的起源,皆溯源於雅利安人入侵北印度之後的吠陀文化[1]

    但是考古上的發現卻指出印度宗教裡的許多概念或許起源得更早。特別是印度河文明的古代印度城市遺跡----摩罕吉達羅(Mohenjo-daro)和哈拉巴(Harrapa),研究當時當地人民的文化表現卻發現,在1500BC雅利安人入侵之前,印度河流域便有發達的文明興起了一千年左右的時間,其中以哈拉巴文化最為顯著,而其宗教祭典與儀式同樣鼎盛。現代的印度教對日常生活許多方面均制定嚴格律法,這些律法也許可遠溯至印度河文明史前時期,某些古印度制度是今日社會改革的主題,也透露出印度文化具有歷史一體性的可能。

    在這裡有必要對印度河文明的考古發現[2]做些整理,以便想像古代人類的生活。就如同兩河流域曾有過燦爛輝煌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當時的印度次大陸的土地是潮濕而佈滿了森林,印度河沿岸土壤肥沃,供水充裕,利用河川交通便捷。以印度河流域為中心,經過文明第一期的半游牧階段,然後發展成農耕村落性態,2000BC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氾濫農耕,文明中期或許有小型城市的試建,其後開啟了文明後期計劃性城市的時代。現今喀拉蚩附近的摩罕吉達羅與德里西北邊的哈拉巴是印度河文明著名的古代遺跡,環繞這兩個中心城市,遍佈整個印度河平原,也挖掘出許多古代的文物與建築。遺跡中百分之九十是村落般的小型遺跡,足可證明城市的存在主要是由小型的農村所支撐。

    現今熱帶無人地區的確是密林遍佈,到處是沼澤與叢林,那麼古代未開發的印度河沿岸,似乎不像是現在巴基斯坦境內沙漠化嚴重的樣子。廣布的村落文化同時也意味著廣泛的農耕,而農耕需要耕地,自然需要砍伐存在已久的森林以取得。恣意改變地貌以求更長遠的生存,卻似乎種下人類文明滅亡的種子也未可知。

    摩罕吉達羅與哈拉巴兩座古城約建於2000BC,是基於整然有序的城市規劃所建成,城內不但有水井和下水道等供水與排水設施,甚至有沖水廁所與垃圾桶,可見當時衛生觀念之先進與土木工程學之優異。已發掘出的城市大都建築在印度河河邊,有些開鑿運河並且建造碼頭,說明了這些城市仰賴河川運輸的程度。

    城市中的市街井然有序,城市東方有貫穿南北的寬廣大道,市街周圍則有城牆環繞成四邊形。城牆是用燒磚製作的,或許使用大量的木材作為燃料,而大量砍伐附近的森林足以遭致不良的後果,為印度河文明的盛衰埋下變數。現今阿富汗境內磚窯燒磚使用灌木而不用喬木,或許是遠古留下來的教訓吧。市街西邊則有城塞聳立,由城牆圍繞並且建有瞭望台。城塞內建有人工祭壇、大型穀倉、神殿與會議設施,還有類似大型游泳池的沐浴設施,推測有一定的統治階級與祭祀儀式。城市裡挖掘出許多陶器,青銅器和特殊石器,並且可以推論一定的度量衡的存在。同時也挖掘出印章,上刻有文字,足可證明語言的使用。

    城塞與市街分開,與城塞便是城市主體的概念相反,這也是成熟的規劃城市的特色。當附近的村落人口增加,開始在商業交通繁忙的地帶形成市鎮時,通常是市鎮本身存在防禦性武力,並且在市鎮周圍建立城牆防禦外敵的侵擾。而兩座古城選擇在交通方便的平原上建立市鎮,在附近高隆的丘陵上建立軍事據點,已經顯露出久經戰事的智慧,但也有可能是階級制度分別而將統治階級的宮殿隔開建造。經由規劃的城市也意味著戰爭或是大洪水後整個城市遷徙或重建的可能性。

    洪水氾濫帶來農耕必須的肥沃土地,但是當洪水摧毀城市卻能令整個文明動搖。摩罕吉達羅古城就至少受到三次大洪水侵襲,城市幾乎成為廢墟,因而能夠覓地或就地規劃重建,遂成為現今發掘出的規劃城市的風貌。然而神話一般的大洪水卻沒有瞬間沖毀印度河文明,事實上侵襲當時城市的洪水並不激烈,但是氾濫程度無可比擬。其氾濫規模甚至將大城市全體吞噬,歷經數月或數年仍然不消退,居民則想辦法將洪水引退,重建氾濫後的摩罕吉達羅。這些洪荒的故事可以由城市遺跡內後達三十至七十公分的堆積土層得知。文明後期的城市並非因為一日的洪水而消滅,但是洪水氾濫後不可居的城市,相對於文明日漸衰頹的恢復力,城市被遺棄事實上是文明終結的結果。

  5. 文明與植物
  6. 現在大約有超過4/5以上的印度人居住於鄉間,在這裡種姓制度發展到一相當完整的地步,勞動階層、享權利及盡責任的階層分得非常清楚。完全自給自足或群聚的鄉村部落只有在孤立的地區才見得到,主要的鄉村結構儘管不是很強,仍保存好幾個世紀。除一些比較特殊的村莊,如漁人村或牧人村外,鄉村生活的基礎仍是土地和農業活動。大多數的印度村莊都有一個核心,那就是大約有50~500棟房子沿路而建,其外圍繞著田地。每一個村莊通常有45個到分清楚的社區,包括一個在核心區域之外屬於最低階層所住的區域。

    印度河文明的時代沒有肥料可用,就算不提土壤鹽化或沙漠化的影響,短期的無休耕作同樣會造成土地地力喪失,而印度河文明能夠屹立一千年的時間,端賴印度河氾濫所帶來的肥沃沖積土。印度河文明農作物出土有冬小麥,印度每年六月到八月有印度洋季風,造成印度河水量增大,導致印度河下游所在的信德地方產生河水氾濫,這時種植冬小麥,次年雨季來臨前即可收穫一次。由水利學者的研究顯示當時季風所帶來的洪水氾濫面積較今日為廣,因此當時似乎依靠洪水而能持續大豐收。在遠離河川的地方則建築堤防以留住雨水沉澱後的沉澱土,用以來農耕。

    摩罕吉達羅和哈拉巴兩個城市遺跡裡,不但缺少紀念帝王的巨大建築,同時城市也無法擴張,在在顯示出印度河流域氾濫農耕的基本限制。氾濫農耕是季節性的耕作,對城市來說能確保耕地的大小及收穫量,同時也不必開闢灌溉水路或進行大規模水利建設。但是河道卻經常改變,農耕地點屢屢變動,使得村落需要遷徙或仰賴鄰近村落提供糧食。這使得印度河文明的主要都市需要比中國夏商文明或蘇美文明更加廣大的村落來提供糧食,城市與城市之間隔得太遠,就沒有必要依靠戰爭來解決爭端。印度河文明的城市普遍都有軍事力量脆弱的特性,可以由遺跡中少有武器,甚至沒有甲冑和盾牌,並且歷經一千年的時間武器發展卻有限可以看出。受到農耕基本形式的影響,印度河文明缺乏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抗爭,原本是文明和平發展的契機,武器發展的停滯卻使得文明對外敵的抵抗力低弱,成為敗亡的原因之一。脆弱的城市,端賴宗教力量驅使村落獻上糧食以維持,城塞內的沐浴場作為前來朝聖祭拜的村民供給糧食之後得以沐浴潔身之用,此一設備與今日印度境內的印度教寺廟的淨水池功能相似。

    既然印度河如同今日一般地跟隨著季風一起年復一年地氾濫著,何以現在荒蕪乾燥的土地,氾濫農耕在當時卻能作為印度河文明偉大的根基呢?某些學者根據花粉分析的結果,認為至少在1800BC前該區域的氣候比今日同地區還要濕潤。可見得河水氾濫多寡並非決定土地乾濕的主因,真正能涵養水氣維持空氣溼度的是森林與草地。若有植被覆蓋,形成洪水的大規模降雨大半會滲入大地而獲存留,但是在乾地則有八至九成會流失。不僅是大地失水迅速,大氣溼度也會降低,氣溫隨之增高,將原本乾燥的大地吸收出更多的水分。土地中的鈣鹽化物藉著毛細作用而被吸出地表,在地表上形成一層下雪般的晶白固體鹽分薄膜。此即土壤鹽化,使得鹽化的土地無法耕作,雖然能靠洪水氾濫帶走鹽分,但是氣候乾燥的起因於水土保持不佳則無法去除,使得農民必須放棄這塊土地。印度河文明的後期飽受洪水氾濫之苦,屢屢遷徙尋求可用的耕地,但是城市的建設與過度的放牧,造成森林的濫墾濫伐,間接造成土地的乾燥,鹽害使得可用耕地減少,近一步摧毀城市的農業根基,遂形成印度河文明滅亡的主因。

    與多數人對印度古代史的印象恰恰相反的是,印度河文明消失後接續的是雅利安人文化這個事實,並不能用來直接推論印度河文明是受到雅利安人入侵而摧毀殆盡。對印度的編年史作深入的考查卻發現,衰頹的印度河文明所遺留的農耕部落所形成的土著文化,與雅利安文化結合,成為吠陀文化的農業根基,而印度雅利安人經由征戰和貿易所獲得的武器與工藝進步,遂成為印度舞台上下一個文化的萌芽要素,似乎才是對印度古文明較為全面的了解。

  7. 結論
  8. 古文明的興起與建立總似乎有神話的意味在,然而實地考古挖掘卻發現,古代文明實際上沒有想像的神秘。同樣是人類在土地上求得生存,農耕形式或許與今日有別,但是人們內心對未來的希望卻是相同的,生存是唯一希望而文明的存在與否或許只是一種形式而已。然而環境改變屢屢使得文明遭受挫折,其中不乏有人類濫墾濫伐後自食惡果的成分,印度河文明的毀滅是個警惕,誰能保證千年後,科學文明還能夠流存下去呢?

  9. 參考資料
  1. 塔帕爾,R.印度古代文明,淑馨出版社,台北市,民83
  2. 辛島申et al.印度河文明 印度文化之源流,國立編譯館,台北市,民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