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gif (1361 bytes)   台大種子研究室

植物與文明課程學生作業 http://seed.agron.ntu.edu.tw/civilisation/student/student.htm

 

《槍炮、病菌與鋼鐵》之農業篇 讀後心得

系級:外文系二年級

學號:B95102043

姓名:李曉錚

 

一、前言

上了「植物與文明」這堂課,對植物和我們的關係有更多的了解,老師上課也推薦了很多相關的書籍,我選了其中一本《槍炮、病菌與鋼鐵》來做這次的報告。會選這本的原因大概可分為兩點:第一,它很有名,還得過1998年美國普立茲獎和英國科普書獎,可見寫的應該會蠻精采,也不會太難了解。第二,作者之後還寫了另一本也很有名、很有份量的書《大崩壞》,同時也是老師推薦書單之一,原本在這兩本之間掙扎,後來比較目錄之後,決定選這一本,因為其中有提到農業的起源和傳播,特別探討農業在整個人類文明社會產生的重大影響,也跟課程有一些相關,期待能有相互呼應的部份,更加深自己對這塊領域的了解。這本書所涵蓋的知識領域十分廣泛,有生理學、演化生物學、語言學、人類學、考古學、植物學、地質學等角度來剖析人類社會,作者二十幾年下來所做的種種思考、辯證只是為了回答一個新幾內亞人亞力的問題,他問到:為什麼是白人製造出這麼多貨物,再運來這裡?為什麼我們黑人沒搞出什麼名堂?」因為這學期還另外修了兩門通識都和農林漁牧業有關,一個是農業環境科學,講了很多關於農業和環境的關係、農業未來的永續發展等等;另一個是海洋環境概論,從海洋的生態來看待人類和環境問題。兩者講的都是比較近代發展所造成的問題,而在本書中我找到以更深廣且綜合的角度來看待現今種種現象,把讀者帶到一萬三千年前的人類社會,也讓我們遊歷了世界各地的人類社會,令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智識和格局。這裡我想就針對書中第二部「農業的起源和傳播」(共七章)自己理解的部份來分享,並整合自己在這學期在農業領域的學習和心得。

 

二、章節大意

本書分成四個部份。第一部作者帶我們回到一萬三千年前,人剛和黑猩猩分化的時候,從非洲開始擴散到全球,那為什麼後來歐亞大陸跑了第一而不是其他大洲呢?他也舉了一個歷史事件,為什麼十六世紀時,西班牙人到了祕魯的印加帝國,可以以寡擊眾,擒住帝國的皇帝?而不是反過來,印加人到西班牙殖民呢?作者想要在本書探討出真正的理由。第二部也就是待會我會詳細說明的,指出西班牙人的勝利,農、牧業(相對於狩獵─採集)是終極因,每一個地方發展不同的模式,造就現在有強國、富國,而有的還停留在石器時代,作者強調世界的不平等不是族群間智商的差異(新幾內亞人也許比文明的美國人的反應還要機敏,對週遭事物的觀察、認識還要清楚)而是植物動物資源的分配不均,還加上地形、氣候… …很多環境因素的影響。第三部「從糧食到槍炮、病菌與鋼鐵」,詳細討論終極因和近因之間的因果關聯。第四部「環遊世界」,把從二、三部歸納出的道理,在各大洲和幾個重要的島與探討。

 

三、分析第二部「農業的起源和傳播」(第四章~第十章)

 

第四章 農業與征服─槍炮、病菌與鋼鐵的根源

農業和征服有什麼關係呢?作者先引用了一段他以前在農場工作老闆的小故事。1890年代,他老闆年輕時就來到蒙大拿西南成為第一批農民,認識一個知書達禮的黑腳足印地安人,但一天那位印地安朋友喝醉,說了一段讓他難忘的話:「臭赫許(作者老闆的名字)!你這個王八蛋!該死的船,把你從瑞士載來這裡幹嘛!」這個故事讓我對族群間存在不平等的疑問有更大的感覺,白人農夫是如何勝過印地安戰士的?以前不太會去想這個問題,為什麼歷史會演變到這個局面,原來這一切是有因才有果的。

農業的優勢作者給了幾個原因。第一個最直接的是,愈多卡洛里,就能養活更多人。野生動植物只有一小部份是可以供人類獵食的,大多數生物不能成為食物。而後人類選擇可以食用的動植物,使之生長,土地的利用率比起狩獵─採集方式要高很多,可養活十至百倍的農牧人口,也造成農業族群最先的軍事優勢。第二個原因,有糧食的囤積不但可以支援不事生產的專家,還可以養活整個城鎮的人。例如國王和官僚、職業的士兵、鑄刀劍、槍炮的工匠等都是這類的專家,因而更有條件發動戰爭,向外侵略。作物和牲畜不止提供人類糧食,還有保暖、有用物品容器的功用,另外跟征戰也很有關係的是,大型哺乳動物作為陸上運輸工具,像是載運貨物的馬、能拖車的牛,而馬也正是能使西班牙能以寡擊眾、出奇制勝之道,是一項軍事利器,後來才被坦克車、卡車取代。

其實作者所指出的原因並不是很難了解,但經由他我們才能將很多因素串連起來,恍然大悟原來這之間是有關係的,也不是亂拼亂湊,而是有很仔細的理路推敲出來的。讓我最佩服作者的一點,就是他總是能在已有的答案中有進一部深入探討為什麼會這樣,一般人可能會就此打住,認為現有的就是一個事實,而不會再追根究底。下章作者問了為什麼有些生態條件不錯,現在已成為世上的農牧業重心,在過去沒有發展出生產糧食的生計?而古老農業的發源地卻在生態條件欠佳的地方,例如伊朗、墨西哥、非洲薩伊爾地區(撒哈拉沙漠南緣)?為什麼有些地區狩獵─採集的土著改變以農牧維生?有些地區卻造成災難?

 

第五章 如何在歷史上領先群倫─農業發展的地理因素

        在回答問題前,我們要先找出了農業的發源地、起源時間,以及作物或牲畜馴化的時間與地點。發現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地區自行發展出農業,目前有詳實證據的有五個:肥沃月彎、中國、中美、安地斯山區和美國東部,而這幾個地區農業萌芽的時間也不同,有很大差距。鄰近這些核心地區的狩獵─採集族群,有的學會產食技能,有些卻被征服,有些人過著與世隔絕狩獵─採集的生活,沒有發展出農牧業。糧食生產取得先機的族群,在邁向槍炮、病菌和鋼鐵的路途上,取得先機,造成一連串歷史上富國與窮國的衝突。下面五章討論農業發生的時間和模式有很大的地理差異。

 

第六章 下田好,還是打獵好?─農業起源之謎

        在還沒有認真去分析時,通常會認為,狩獵─採集生活很辛苦,人壽命不長;而生產糧食付出的勞力少,不用擔心寒冷、飢餓,活的比較久。但事實上不一定如此,考古學證實最早的農民身材比較矮小,顯得營養不良,得的病比較嚴重,壽命比較短,而農人牧人工作時間比狩獵─採集族群要來的長。那既然不能遇見後果為什麼還要選擇務農?作者說其實務農不是有意識的選擇,是逐漸演化,無心插柳的結果。作者還舉了很多例證說明狩獵─採集不一定比務農不好。

        原來很多事情並不是自己原先想的。那到底為什麼農牧業幾乎取代了狩獵─採集呢?

        作者給了幾個原因,第一個因素是,野生食物日漸稀少。尤其是動物資源,很多動物可能是氣候變遷或人類狩獵技術改進,使得許多大型哺乳動物滅絕。第二因素是野生動物愈來愈少,可供馴化的植物卻愈來愈多(下一章會詳細說明植物的馴化)。第三個因素是糧食生產技術不斷的改變,公元一萬一千年之後,各種必要的方法、工具和設備在肥沃月彎迅速發明出來,為的是用來處理新出現大量的野生穀類,不斷累積發展為栽培作物的第一步鋪好了路。第四個因素人口密度增加與農業興起的雙向關連,也就是上一點中提到處理野生植物的技術不斷改進,使人口密度逐漸上升,務農變成了務實的選擇,因為農業增加食物的產量;人開始生產食物、定居下來,生育間隔縮短,人口增加,因而需要更多的食物。

        這幾點似乎也反映著當現在糧食的情況。糧食增加的速率落後於人口增加的速率,隨著科技的發展,人為了使產量增加以供給暴增的人口,開始研發各種農藥(pesticide)、除草劑,產量的確暫時的增加了,但隨後不久發現其中許多是致命的化學成分,除了對農人的健康造成的危害,對土地、整個大環境也有十分嚴重的影響。土地酸化、鹽化,之後便更難生產食物,農藥流入土地,也會慢慢污染地下水源。很多生物的生命遭到威脅,因為食物鍊而有生物累積、生物放大作用,最後是人類自食惡果。而真正的糧食不足的問題沒有解決,反而製造了更多的問題,到底問題的本源是什麼?在課堂中我學到,是糧食分配不均造成的。第一世界的國家吃的其實很富足,甚至過量了,然而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卻是飢寒交迫。也許我們的產量是足夠人類食用的,也許真正解決糧食的辦法,不是一直要求產量的增加,而是要顧好品質,維護人體健康,也使我們的土地能永續的發展,不要再繼續揮霍子孫的資產了。

 

第七章 杏仁的前世今生─原始作物的發展:無心插柳的結果?

上一章有提到馴化的植物愈來愈多使農牧業漸漸取代狩獵─採集的型態。為什麼要馴化?因為所有作物的前身都是野生植物。作者定義「馴化植物」為災種植物(不管有意或無心)使他們發生遺傳變化,變得對人類消費者更有用。這不只是近代育種技術、基因轉殖才發展的, 而是已經有一萬年的歷史了,而當時的農人在沒有遺傳基因技術可用,怎麼想到馴化植物呢?例如如何把有毒的杏仁改良成安全的食物呢?

其實這都是古代農人無心插柳的結果。舉一個例子小小的野豌豆一直是狩獵─採集族群的目標,之後才開始選擇一定的時間收穫,並種植豆莢最大的野碗豆─這就是所謂的農業,後代的豌豆因而一代比一代大。大多數野杏仁都含有帶苦味的劇毒,但有些會發生基因突變,無法合成有劇毒的化合物,後來被人無意間發現,沒有苦味,原本任其發芽生根,但漸漸有計畫地在果園種植。果實大小和味道就是狩獵─採集族群選擇野生植物的主要標準。

然而,有的卻是人類無法察覺的改變。一個是改變野生植物的種子傳播機制,例如野生小麥(未馴化之前)必須長在麥桿頂端,隨著麥桿的搖曳落到地上而發芽,但由於某基因突變,麥桿無法搖晃,在野生的環境這種基因變異使麥子無法繼續傳宗接代。可是人卻可以輕鬆採收這些在麥桿上沒有落地的種子,帶這些突變的種子回家種。因此人類倒轉天擇方向,從前成功傳遞下來的優質基因反而變為劣質,而劣質無法傳宗接代的基因卻成為了優質基因,農夫不知不覺選擇不會自行落粒的麥子,顯然就是人類「改良」植物的第一步。

讀了這章才知道,原來現代的育種技術是模仿古人有意或無意馴化植物的過程啊!其實育種技術是為了有更優質的食物,然而現在仍有些爭論和問題。首先,基因改造作物(Genetic Modified food)的安全性還在被質疑中,歐洲有強烈的執行GM food的標誌,但在美國及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可能為了產量、利益,種植大量基因作物。再者,例如有些作物經過改造是可以抗除草劑,造成農人過量的施灑除草劑,對生態造成更加嚴重的問題,還會使雜草或昆蟲產生抗藥性,必須研發更多化學產品,也就是農藥來施灑以維持產量,儼然是一個惡性的循環。得到好處的是那些大藥廠和化工廠,他們併購種子公司,運用基因技術改造種子,並申請專利,使農人無法自行留種,必須向工廠購買種子以及特定的農藥。其他無辜的農人還會因為改良基因無意的傳播,惹上官司。也許應該停下來想想,眼前的利益和可能會造成的危害,孰輕孰重?人類能不能因為過去的教訓,例如農藥的危害,能更有遠見,而不是被高科技和暫時的利益蒙蔽了?

 

第八章 蘋果不馴誰之過?─為何有些族群無法馴化植物?

        之前有提到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生態環境不錯的地方無法發展農業?或是有些植物在一地被馴化了,卻無法再另一地馴化?作者指出不是當地族群的問題,而是生物系和環境造成的。舉蘋果的例子來說明,歐洲白人到了美洲,發現當地土著還沒馴化蘋果,問題不在美洲土著,也不在蘋果(和歐亞大陸的野生蘋果大同小異),而是北美整個野生動植物的組合,這個組合發展潛力有限,缺乏可馴化的穀物、豆類和動物,因而糧食的生產發展不起來。

 

第九章 斑馬、不幸福婚姻與安娜•卡列妮娜原則─為什麼有些大型野生哺乳動物就是不能變成家畜?

作者引用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妮娜》來說明,「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福的家庭每一個都有獨特的原因。」,用再馴化動物則是「馴化的動物都一樣;馴化不成的動物每一種都有獨特的原因。」大多數物種的飲食習性、成長速率、交配習性、性情、恐慌的傾向,以及幾個社群組織的特徵,只要一個不對,和人類的「婚姻」多半幸福不起來,只有少數符合上述適合馴化的條件,而和人類結為「佳偶」。

作者很厲害,可以舉很多的有趣的例子、類比讓讀者容易了解,我想這種功力是累積了很多各領域的知識背景而來的。

 

第十章 大陸軸線:歷史的伏筆─農業在各大洲發展速率的迥異

        作者先觀察了各大洲作物的傳播,發現肥沃月彎傳播十分快速,使其鄰近地區來不及發展出自己馴化的品種,就直接接受來自肥沃月彎的作物。而像是美洲卻出現許多類似的品種,甚至出現同一作物馴化出來的變種。這是多次馴化的証明,原因是植物傳播之慢造成的。

        歐亞大陸是東西向陸軸,位於同一緯度的東西兩地,每一天的長度和季節變化相同,也有著類似的疾病、溫度和降雨也差不多,棲境和生物群落區也大同小異。而植物的發芽、成長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和上述氣候等因素息息相關,動物也是,必須去適應某一緯度的氣候。肥沃月彎的動植物早就習慣該地區的氣候,所以可以在該相近緯度的地區快速傳播開來。對比美洲為南北向陸軸,經過不同的氣候區, 例如在安地斯山地馴化的動植物若要向北傳就必須經過中美洲嚴熱的低地。非洲亦是如此,農作傳播緩慢。

        不只是糧食生產的傳播,還包括其他科技和發明的傳布,例如輪子和文字,間接受到緯度的影響。

       

        我很喜歡作者在前言說的一句話「了解往往是為了改變,而不是為了重複或延續。」我想作者寫這本的用意即是在此,回顧過去,展望未來,釐清原本的錯誤觀念,期望整個世界能用更理性、平和的態度來對待不同族群,以及我們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