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類

 

食果子拜樹頭

果子,樹果、水果。台灣民間過節都要拜拜。在過清明、中元、和春節這三大節慶時,除了要拜祖先和所供祀的神明外,鄉下人有種樹的,還要拜自己的果園和樹坪,通常是在果園樹坪的空地或找一棵較大的果樹下拜,故俗稱「拜樹頭」。實際上,這是在拜「土地公」。農人相信土地是由土地公所守管,稻米五穀果樹皆由土地所生,所以若要豐收,就要靠土地公的庇佑,因此在三大節日,都要虔誠祭拜土地公,一方面是祈福,希望土地公保佑果樹長育佳;一方面是感恩,謝謝土地公讓這片土地生長作物以維持農家的生活。因此,這句諺語的引申意在教人要飲水思源,心存感恩。

 

§鳳梨

鳳梨原產於南美洲,十六世紀初隨西洋人傳到了印度及中南半島,其後又從中南半島傳入廣東,在中國稱為「菠羅」。十七世紀中葉有人帶了一些南洋產鳳梨種在高雄鳳山一帶,其果實怪異,吸引許多人的注意,有飽學之士因「其果實有葉一簇,狀似鳳尾」,連想到古籍上「有鳳來儀」的記載,就稱之為「鳳來」(台灣府誌),後來被台語同音的「梨」字取代,而成為我們現在所稱的「鳳梨」。有人認為鳳梨是由葡萄牙人傳入澳門,漸次普及廣東、福建,然後再由福建傳入台灣。二次戰後到1960年代,鳳梨產業曾是台灣極重要的外匯來源。1960年代以後,由於勞工成本上升,漸漸失去了重要性。在台語中,「鳳梨」與「旺來」諧音,故傳統喜慶年節時,鳳梨也是不可或缺的吉祥象徵。

 

鳳梨頭,西瓜尾

這是句說明怎麼選吃水果的諺語。鳳梨的果實,是由母株的葉心,由下往上吐生出來,整個果實是頭下尾上挺立,成熟時,外皮多由頭部一目一目往上變紅、變黃,因頭端接近母株地面的根部,水分與養分較多,所以整顆鳳梨一定是頭部最甜,越往尾部就越酸。而西瓜正相反,西瓜未採時,果實多是頭上尾下或平躺,長大過程都是尾半段較大,較多水分,所以整顆西瓜是尾部半段較甜,較好吃。這句話就是在說,吃鳳梨是頭較甜,吃西瓜是尾較佳。對於愛吃水果的人來說,這句諺語很值得參考。

 

§西瓜

西瓜的原產地在熱帶非洲,後來傳到中亞一帶,西元927~947年間,契丹人西征,大敗回紇,得到瓜種,因其來自西域,故稱西瓜。不過,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國在秦漢時代就有西瓜了,在當時叫「寒瓜」。十八世紀初期,移民從中國大陸帶了瓜種到台灣,但因天然條件不適合,栽培不普遍。1930年,由日本引進改良種,才使台灣有了西瓜產業,但是瓜的品質仍不佳。到了二次戰後,各公私立農業改良機構進行有系統的研究,優秀新品種相繼問世,像無子西瓜、小型西瓜等。有經驗的瓜農或商人,可以藉由拍擊西瓜的回聲來辨別西瓜的品質,其回聲清脆者為成熟度好的瓜,回聲混濁低沉者為劣瓜,而回聲堅實沉重者為未熟瓜。但一般人很難領會回聲究竟屬何種,所幸大西瓜常切開後出售,可選擇果皮較薄,果肉色調均勻的購買。

 

西瓜偎大邊

偎,靠。一般瓜類生長時,多是頭上尾下,倚地的尾半截較大,甜度也較高,西瓜也是如此,故一般人吃西瓜,當然選比較大又比較甜的尾半部來吃。這句話用西瓜的特性來形容那些勢利之徒,曲阿依附有權勢的一方。

暗頭食西瓜,半暝仔反症

「暗頭」是剛進入夜晚之時,「半暝仔」是半夜之意。按字面上的意思是說,天黑不久時,吃了西瓜,半夜忽然生急病。這是用來譬喻事出突然,譬如與人相約,才過了幾小時,對方卻反悔了,就可以用這句話來形容。

 

§香蕉

香蕉在台語中叫「芎蕉」,原於中國南方、印度以及大洋洲等地,台灣目前主要栽培的香蕉,是移民自中國大陸引進的,原產於廣東矮性種「象牙蕉」,或稱「仙人蕉」。象牙蕉又可依產地及產期來分,春夏季氣溫較高時,高雄、屏東為主要產地,是一年中產量及供應量較多的時節,其果把與果指較長大,稱之為「春夏蕉」、「高屏蕉」或「北蕉」;到了秋冬季長溫較低時,主要產地移到了台中地區,數量較少一些,果把與果指也小一些,稱為「秋冬蕉」、「台中蕉」或「山蕉」。除了象牙蕉以外,台灣尚有引進自南洋地區的「短指蕉」,或稱「呂宋蕉」,較為少見,果實短小,直而圓。香蕉除了直接吃以外,可做成香蕉乾,也可炸,青皮的香蕉也可熅熱吃。民間也有刮青香蕉的果肉成糊狀,用來敷腫瘡,可消腫和出膿。香蕉的皮又苦又澀,不好吃,故以前人們戲稱失戀叫「食芎蕉皮」。

 

芎蕉吐子為子死

香蕉吐苞,台語叫吐蕾,俗稱「吐子」,吐生出來的香蕉果叫「芎蕉子」。通常蕉苗栽種後約六至八個月就會吐子,有花有果,果實在吐子後二至四個月可採割,其母株吐子,子長大成熟後,即告枯萎死去。這個現象讓人連想到孕婦因懷孕生子而不幸去世的情形,因此就用「芎蕉吐子為子死」來比喻做母親的人,為生育、養育子女而受盡率苦折磨,病傷身體,甚至為之犧牲生命,卻無怨無悔的愛心與遭遇,道盡了母親的偉大與悲壯。以前,如有懷孕婦女去世,其家人會在墓上種一棵香蕉,讓它長大吐子,因為婦女有孕而未生即死去,未了卻欲生子的心願,所以藉由香蕉的吐子,來表示其子已生出,完成了心願,以使亡者靈魂安息。

 

§芒果

芒果原先寫為「檬果」,後來以筆劃太多,約定俗成,寫作芒果。在台語中稱為「檨仔」。連橫在《雅言》一書有:「台灣之『檨』字,番語也,不見字典,故舊誌亦作『番蒜』,終不如『檨』字之佳。」可見「檨」是個台灣造字,在康熙字典中並沒有。芒果的發源地,一般學術界認為是印度,但是其種屬很多,並不一定原產於印度,而是在太平洋諸島或馬來群島發現的。1561年,荷蘭人引進台灣栽培,種在台南的六甲鄉,其名稱則是依荷蘭人在南洋學得的名稱直譯而來。台灣南部地區到處有芒果的栽培,但最重要的產地是在台南縣和屏東縣。芒果在樹上成熟時,果梗接著處,也就是蒂頭的地方,會泌出果汁液,流佈於果外,進而沾染塵汙,有欠美觀。為提高商品的質感,常於六分熟時採收,再以燻蒸的方式催熟上市,但這種芒果風味不若在樹上成熟的好。採尚未有核的青芒果,切片醃鹽後再醃白糖,然後冷凍起來,使之結冰,叫作「醃檨仔青」,酸甜可口,是喜宴上最受歡迎的一道冰果盤。

 

檨仔不是在欉黃的,穩的

欉,草木一棵叫「一欉」。平常吃到的黃熟芒果可分兩種:一種是在樹上就黃熟的,叫「在欉黃」;一種是未足熟就採下,再用電土熅(燻)黃的。「電土」的學名是碳化鈣,碰到水就會散熱,產生碳氫化合物氣體叫「電石氣」(乙炔),農夫都用來熅香蕉和芒果。把青的、尚未足熟的芒果,放在大缸或紙箱裡,同時放進適量的電土,然後用粗布或牛皮紙密封起來,約二十四小時後打開,成塊的電土因接觸缸內的水分而變成了灰,在這個過程中所散發的熱氣,可使缸內的芒果受熱而快速黃熟,凡是用電土熅黃的水果,就叫「熅的」,這句諺語從字面上來看,既然檨仔不是在樹上黃熟的,那就一定是「熅的」。台語中「熅」和「穩」同音,於是用來做雙關語,通常用來形容、讚美某些人做事一定順利成功,是穩的、安的,絕對沒有問題。

 

§龍眼

龍眼是中國南方的特產,台灣的龍眼是由早期移民帶來的,目前於嘉義、台南種得最多。龍眼的生產期在七月下旬,而以中元節為最多,過了九月,就剩下少量的生產,十月間則有一種小型的「鈕仔眼」上市,有人稱為「十月龍眼」。一般市售常見的是「福眼」,果粒最大,果肉亦厚,品質優良。用來加工製罐的,多是用「粉殼」,果粒略小,果皮及果核均易於剝除。台灣民俗,中元節時,家家戶戶都會準備一些食物,祭拜孤魂野鬼,在備用的祭品中,龍眼是必然的選擇,一則由於中元節正好是龍眼盛產期,一則來自民間傳說,相傳孤魂在接受凡人的祭品時,相當的有規律,每一戶的每一種貢品僅取一份。但因孤魂太多,一般人家每一樣祭品都會準備很多份,而龍眼的果粒眾多,正是合適的水果。過去在中元節時,人們都不厭其煩地把祭品切成很多小塊,也是由此而來。龍眼除了鮮食外,也有一部分加以烘焙製成龍眼乾,可用來泡茶,也具有療效,甘偉松編著的《藥用植物學》:「龍眼,果肉稱龍眼肉、龍眼乾,為滋養強壯劑,治神經衰弱之失眠,一次二至八克。核:稱為龍眼核,含皂素,研末止血。花:稱龍眼花,治婦女赤白帶。根:稱龍眼根,主治遺精、白帶、下消風濕。」另外,龍眼乾酒亦是農夫小民窮冬的一大補品。其釀製方法:先將剛啟封的米酒,倒出三分之一,然後置入四至六兩的龍眼乾(福肉),密封三至四個月就可飲用。亦可到中藥店買些補藥劑填加進去釀製。據說龍眼乾酒浸泡越久越香醇,且不變質。

 

揀啊揀,揀著一個賣龍眼

揀,挑選。這句話字意是說,女孩子找對象時,眼光很高,一直挑來挑去,挑到最後卻嫁了一個賣龍眼的。龍眼很便宜,沒什麼利潤,一年又只賣一次,靠賣龍眼維生的小販,當然不是一般認為的理想對象。這句話是勸女孩子找對象時,不要太挑剔,挑到最後,所嫁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不過在今日,這句話男女皆適用。至於為何要用賣龍眼的小販來代表不理想的對象呢?這是因為台語中的「揀」和龍眼的「眼」同音,念起較順口,並沒有什麼歧視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