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粉類

 

§稻

 

中國人種稻的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的考古遺址,已顯示長江流域有栽培稻,台灣新石器時代因出土有稻穀遺跡的陶器,及碳化的帶穗稻米,經考古學家測定,在三、四千年前台灣已有穀類農業。若依文字記載,台灣卻是在十七世紀初期荷蘭人治台時,才開始水稻的栽種,當時荷蘭人獎勵原住民種稻,以推行定耕性農業,自1641年開始佳里、麻豆的原住民已陸續有米穀的收穫。 台灣在來米的品種,大部分是自明鄭時期開始,隨漢人移民陸續由閩粵各地所帶來,據台灣通史記載,至清末,台灣的在來米品種多達42種(稻27種、糯稻15種)。到了1748年,由於台灣中北部水田農業發展,稻米豐裕,台灣米開始輸出閩粵地區。1952年,在高屏溪下游一帶,栽培成功一種稱為「雙冬」的早稻新品種,使台灣南部的水稻,由年僅一穫改變為年可二穫。日本人治台時,為了在亞熱帶的台灣生產適合日本人口味的稻米,引進日本稻品種作改良工作,至1922年育種成功,並在1926年正式命名為「蓬萊米」,積極在台灣推廣種植,並大量輸出日本,最高紀錄在1934年,台灣蓬萊米輸出日本達721000公噸。二次大戰後,蓬萊米的品質有日趨退化的現象,1976年由徐慶鐘博士自日本、菲律賓引進早熟品種試驗,選出品質優良的品種,命名為「良質米」。

台灣人以稻米為主食,直到1990年代,稻米仍是全台種植面積最大的作物,早期以農業為主的時代,稻米可說是生活中最熟悉不過的植物,舉凡飯、粥、餅、粿、以及米酒等無不需要米,人們依賴之甚深,對稻米的觀察入微,也因此,台語中關於稻米的俚語多不可數,以下介紹幾句:

 

飽穗的稻仔,頭攏犁犁

穀類成串開花結實的部分叫「穗」;「攏」就是「都」的意思;「犁犁」是指頭低垂的樣子。剛吐穗的稻子是青綠色,整穗向上直立,開花授粉後開始發育結實,穗粒就漸漸飽滿,飽滿到一個程度,稻穗就開始因有重量而下垂,因此叫「頭犁犁」,整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已經成熟飽滿的稻穗,頭總是低垂的。這句話的引申義則是指越有學問、內涵的人,越知道學海的無邊與個人的渺小,也因而越謙虛,越懂得尊重別人。這跟「滿瓶水搖無聲,半瓶水響叮噹」是相同的意思。

粗糠搓索仔

「粗糠」是稻穀的殼;「索仔」即繩子,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用粗糠來搓繩子。粗糠就像散沙一樣,不可能用來搓成繩子,因此這句話是藉不可能實現的事,諷喻愚昧之人,白費力氣去做無法實現的事。

識稗無田作

「稗」屬於禾本科,形態與水稻相類似但較小,也會結穗可供做畜牧飼料,不過莊稼人家為了不影響水稻的成長,都把它視為田間雜草除去。這句話是說懂得辨識稻稗之別的行家,卻無田園可供其發揮所長。藉此用來譬喻那些懷才不遇的人,空有才能卻無處表現,甚為可惜。

斬人的稻仔末

水稻成熟時結穗都在頂端,台語稱為「稻仔末」;「斬」是指「割」。整句話是說搶割別人辛苦耕種的稻穀,不過真正的意思是在諷喻橫刀奪愛,搶走別人的愛人。

一粒米,百粒汗

這句話一看就明白,每栽成一粒米,農人要留百滴的汗,形容農民耕作稻田的辛苦。但其主要用意是勸人應珍惜食物,不要任意浪費,因為那都是農人千辛萬苦的心血結晶。唐朝詩人杜甫的「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文人的詩和民間俚俗的話有異曲同工之妙。過去老一輩的人常警誡子孫不可糟蹋食物,不但碗裡的飯要吃完,一粒米掉在地上,還要撿起來吃,實在是因為「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之不易」。雖然過去那種物質貧乏的情況對現代人來說已很陌生,但米從生產到運銷,乃至於送到我們手中,也不知經過多少人的努力,所以這句話仍很適用。且基於環保的觀念,現代人愈來愈重視資源充分利用,不可浪費,這種想法也與古人無異,把地上的飯撿起來吃大可不必,不過愛惜資源的確是每個人的責任。

一樣米,飼百樣人

字面上的意思是一樣的食物,養出各種不同樣貌的人,實際則是指這個世界上什麼樣的人都有。中國人包含了各種不同的民族,我們常說五族共合,其實細分的話,恐怕上百個民族呢!其實光就台灣而言,就有九大族原住民,還有從中國大陸各地來的移民,也有少數外國人,如要一一考據,也是相當艱鉅的工作。這句話不只是指外表的相貌,也指人的個性、喜好、行為、思想等,俗話說「海邊有逐臭之夫」,芸芸眾生中的歧異性多到我們無可想像,最近台灣在強調「國際化」,其實在與世界更加頻繁的接觸時,切莫一開始就否定別人與我們的不同,彼此尊重與溝通是最重要的,「一樣米飼百樣人」,在人際相處上,這句話相當值得參考。

 

§甘藷、芋頭

甘藷的發源地是美洲大陸,墨西哥、哥倫比亞附近的熱帶地區,隨著哥倫布而傳到了西班牙及歐洲、非洲。嗣後再被移植到東南亞、中國。台灣甘藷的引進是在十七世紀初葉,明末荷蘭人治台時,由福建傳入。甘藷傳入中國慢,但很早就普及各地,這與有心人的栽培,味道適合國人,栽培容易,可連作,不太選擇土壤,對於風雨、乾旱抵抗力強等優點有關。甘藷是台灣傳統五大作物(稻米、甘藷、甘蔗、落花生、茶)之一,1939~1942年,甘藷的耕作面積是全台作物的第三位,1943~1976年,躍居為第二位,後來由於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其地位由玉米取代。甘藷的主要成份是澱粉,每100公克的熱量為120大卡,比米少,但單位耕地收穫量多,所以生產的熱量較米為多,為作物中最高者,因此在糧食缺乏的時代,它便成了貧苦人家的救星。甘藷尚含有豐富的維生素(Vitamin C,B1)與礦物質(Cu,Mg,K,Si,Zn),不失為一種營養食品。甘藷的用途除了食用外,尚可作為水飴(糖漿、麥芽糖)、葡萄糖的原料,也可作為飼料。在加工上,更可生產酒精、檸檬酸、味精及作成點心、蜜餞等食品。

芋頭的原產地是在南洋群島,至於何時引進中國並不清楚,但在西漢時代編集的「種植書」已記載有芋的栽培方法,可見芋頭在中國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芋的食用部分,通常為肥大的地下莖,但芋的嫩葉柄多肉,也可做蔬菜之用,日本人治台的末期,由於戰爭關係,物資缺乏,芋柄或芋莖會是重要的蔬菜,煮食時黏滑可口。台灣產的芋品種主要為三種:

一、麵芋------這是台灣產的品種中最大型的,個體重在600至1200公克之間。球形,皮為淡黑褐色,肉為灰白色,質地細緻無纖維,香氣中等。由於富含澱粉質,多為加工廠收購產製芋粉,可再加工製成芋泥或芋冰,因而市面上很少見。

二、里芋------橢圓形或圓球形,皮為黃褐色,肉白色,質地硬實,無香氣。上市時期多在春季,產量不多。

三、檳榔心芋------這是台灣產芋的代表種,屏東縣栽植特別多,其他在苗栗以南,高雄以北地區,皆有一些園地。短圓筒形,重在200~800公克,皮黃褐色,肉為灰白色,有紫紅色斑紋,香氣最佳。生產季由屏東往北,自五月開始,延續至十月間。其貯藏方式很特殊,成熟時,只採收上市的部分,其餘仍留置田中,部分切除莖葉,備做較長時期的貯藏,然後可以陸續採收上市,幾乎可以延續半年以上。

 

不識一個芋仔番薯

甘藷在台語中稱為「番薯」,甘藷與芋頭雖同是地下根莖作物,但兩者外形的差別仍很大,一個人竟然連芋頭和甘藷都分不清楚,這是借來諷喻人的愚昧無知。

五斤蕃薯臭八十一兩

早期購買甘藷都以 「稱」為單位,一稱是一百台斤,一台斤是十六兩。由於販售甘藷都大都是農家於農閒時運出來發售,距採收時已有一段時間,常常會壞掉發臭。五斤甘藷應為八十兩,而發臭的卻說成有八十一兩,意在譬喻其物甚賤。

臭蕃薯黷過間

本句是形容甘藷由局部腐爛蔓延整條而至全部,「黷過間」即蔓延至另一間儲藏室之謂。引申為一個人做了不當之事而壞了全體的名譽。這和「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是一樣的意思。

拿蕃薯不準五穀

早期一般人家米食不足,煮飯多半加甘藷以節省米,在糧食缺乏時,更是人們賴以為生的食物。這句字面上的意思是「不把甘藷當五穀看」,甘藷當然不是穀類,但是本句話主要是說,甘藷在饑荒之時可充當主食,就跟五穀一樣,但是到了豐年之時卻不受青睞,藉此來譬喻人間事象,欲利用之時奉為上賓,沒有利用價值時則視之如敝屣。

時到時擔當,沒米煮蕃薯湯

「時到時擔當」就是「到時候看該怎麼辦就怎麼辦」,「沒米就煮蕃薯湯」就是「既然沒米煮飯,那就煮蕃薯湯果腹吧」,這句話是在人面對不可知的情況下,權宜解決問題的態度。我們常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過在台灣早期社會,缺米時 ,常用甘藷來替代,有時米不夠多,就加上些甘藷煮稀飯,沒有米的時候,至少還可以喝蕃薯湯。而甘藷葉還可以拿來餵豬,或是炒菜,用途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