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烏龍茶史略述

臺灣茶業歷史,隨著閩粵居民遷入臺灣而有它的起源,惜在各種文獻上並無明確記載,起源於何時。約在明代天啟(1620)以前,相傳飲茶早已成為國人日常生活開門七件事之一。當時愛飲茶的閩粵居民遷入臺灣,飲茶之風自然是隨其傳入,無須懷疑。臺灣烏龍茶之製造,究竟始於何時,文獻並無記載,但是臺灣茶之產製方法是來自福建是無可置信的。據連雅堂先生所著臺灣通史一書,有如下之記載:「臺北產茶近約百年,嘉慶時,有柯朝者,歸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於(魚桀)魚坑,發育甚佳。既以茶籽二斗播之,收成亦豐,遂互相傳植」。就連雅堂氏在臺灣通史的這一段記述,可以使我們明瞭,臺灣烏龍茶的產製技術以及茶樹品種均來自福建武夷,且當時是開始繁殖於臺北縣文山區一帶。嘉慶年間之植茶,據楊逸氏之考據,係嘉慶十五年(1810),斯時較諸印度倡植華茶(1820)之事,尚早十年。 臺灣中南部之植茶,就史實考據,應遠在鄭成功氐光復臺灣(1661)很久以前的事。當時係採製原生茶葉,但製造那一種茶葉,文獻沒有記載。迨至咸豐十一年(1861)英國駐臺灣首任領事斯文浩氏(Rebert Swinhoe),曾有調查報告,據稱「當時中國向臺灣輸出之茶類及茶籽茶苗,為數頗鉅」。由此可以想見當時臺灣擴展茶區之盛。此時距柯朝氏首創植茶事後五十一年,尚須如此仰求本國大量茶籽茶苗之輸入,足見當時茶事大興。同治四年(1866),英國茶商有杜德氏(John Dodd),曾來臺灣,從事臺茶之產銷調查,事後認為發展臺灣茶業之前途,極有希望。杜氏對臺灣茶業,積極獎勵與扶助,事業分兩方面進行,一方面由福建之安溪,購進大量茶籽及茶苗,勸導茶農種桅,另一方面對茶農舉辦茶業貸款,扶助茶業增產,此為英國茶商協助臺灣茶業發展之最有貢獻者。就上面這些史實考查,我們可以獲得如下結論:1.臺灣茶業遠在明代已有,惜可稽文獻無多,無以詳述。而引臺灣茶業步人坦途,卻起於嘉慶年問柯朝氏之調查倡導,且始自臺北縣。當時產製技術悉仿白福建武夷,亦可斷定當時茶葉之製造全屬烏龍茶。2.臺灣茶葉最早對外輸出是烏龍茶,由於品質優良,引起外國茶商的注意與積極之獎助,因而臺灣烏龍茶之外銷,迄今仍常假外人之手。3.清代臺灣烏龍茶較有規模之製造,可以推斷係始於柯朝氏嘉慶十五年(1810)由武夷引種後五十七年之事。當時臺灣製造之茶均係粗製烏龍茶,大部供應島內之消費。清咸豐八年(1858)因本國為英法聯軍戰敗,迫使締結天津條約,並規定臺灣府(今臺南市)之安平港,闢為國際通商口岸,當時香港之恰和公司(Jardine metheson & Co.)曾派員來臺收購粗製烏龍茶,或許此即為臺灣粗製烏龍茶輸出之始。咸豐九年(1859),因天津條約,增闢淡水港為國際通商口岸之後,臺灣始有少量之粗製烏龍茶運往福州,從事加工精製,再行包裝運銷。白此以後,茶葉運往福州之數量,年有增加。其後同治七年(1868),英商杜德氏深感臺灣粗製烏龍茶,每年運往福州,從事加工精製,再行包裝,以備運銷,實有許多不便。因此,杜氏乃改變方針,聘請福州茶師,購買福建製茶器具,來到臺北依照福州方法,從事烏龍茶之精製試驗,結果成功,此為臺灣經營精製烏龍茶之先聲。同治八年(1869),杜德氏鑑於精製烏龍茶在臺灣試製成功,於是進一步計劃,在臺北市艋舺(今萬華)地方,創設精製烏龍茶廠,經營大規模烏龍茶之精製事業,這是臺灣創設烏龍茶精製廠之開始。由此亦可以見到杜氏對於臺灣烏龍茶之經營與發展,頗有重大之貢獻。值至同治十一年(1872),在臺灣經營臺灣茶葉出口之洋行有五家之多,在臺北茶葉市場爭購烏龍茶,使臺灣茶葉售價逐步增高。當時臺北一般茶商莫不利市三倍,因而刺激各地茶農,更加努力茶業增產工作。此對臺灣茶業之發展確有莫大之貢獻。這一時期可稱為清代臺灣烏龍茶業的黃金時代。其後在日本佔據臺灣以後(1895),日人銳志經營,一面積極擴展茶樹栽培面積,由臺北區漸次擴展至新竹。依據新竹縣茶業述要有云:「光緒三年(1877),臺北縣下之七星,文山區域,產茶達到最盛時期,而其風勢,猶未波及新竹縣下。迨至光緒二十一年(1895),日本進佔臺灣初期,積極擴展茶業,本縣茶業,乃得乘勢而起」。在貿易方面,加人了三井及三菱洋行二家,積極對海外市場宣傳與推銷,遂使臺灣烏龍茶每年外銷不斷增加。自1895至1919年之二十四年間,每年出口數量都在一千四五百萬磅之鉅,佔茶葉總出口之首位,一直是領導臺茶外銷。當1920年以後,全世界面臨經濟恐慌,加以瓜哇紅茶大批運到美國傾銷,竟把臺灣烏龍茶之良好美國市場搶奪了,輸出數量銳減。自此以後,印鍚爪等產茶地區,努力改善品質,研究飲茶的嗜好,努力去迎合市場需求,烏龍茶銷路遂致一蹶不振。迨至1941年,日方發動太平洋戰爭,海運阻滯,臺灣茶葉無法外銷,烏龍茶遂絕跡於世界茶葉市場,致使原來愛好烏龍茶的顧客,尤其是美國的消費者,改變了飲茶習慣,幾乎把烏龍茶遺忘了。本省光復後,臺灣省茶業界看到烏龍茶的產銷之興衰影響臺灣茶業甚為深鉅,一再努力推銷,無如受內外諸種環境所限制,每年推銷數量甚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