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種茶史

關於包種茶史考,可供參考的文獻無多,因為包種茶的興起,僅百數十年之事。我人研究包種茶的製造方法,與烏龍茶之製造法相去不遠,自粗製以至精製各種過程,雖有若干處理之差別,但技術處理可謂大同小異,由此可知包種茶之製造係脫胎自烏龍茶,是無須疑問的。這樣亦可明白包種茶之製造方法仍然取法自福建。武夷岩茶與安溪鐵觀音的製法與品質,與其說是和臺灣烏龍茶相像,無如說是和臺灣包種茶更為接近。祇是福建在甚麼時候開始有包種茶的名稱,沒有正確文獻記錄可資參考。據日人井上房邦氏調查報告,包種茶的製造,係距今百二十餘年前,係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業茶者王義程氏所創製,由他倡導並傳授製法。此種茶葉製成後,用方紙二張內外相襯,放茶四兩包成長方形之「四方包」,包外蓋以茶名及 頭印章,稱之為「包種」,或運往福州加實香花包出售,或經由廈門直接運銷南洋。此應為包種茶製造之開始,亦即包種茶稱謂之由來,惜確實年代無可稽。臺灣從事包種茶的製造,據考許多文獻所載均說係始自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蓋以當時臺灣之烏龍茶,遭受世界茶業不景氣影響,再加以臺北當時專製烏龍茶出口之五家洋行,認為臺灣茶價昂貴,無利可圖,乃一致中止收購,致使烏龍茶有行無市,陷於慘境。其後烏龍茶市況,日見衰退,大有「無人問津」一脈不振之勢。此對臺灣茶業之發展,顯有莫大之打擊。亦即清代臺灣烏龍茶遭受厄運時期。當時臺北一般茶商,鑑於烏龍茶之市況,自五家洋行中止收購以後,景氣日衰,迫不得已,即將臺北一帶滯銷之烏龍茶,大部份裝運福州,悉數改製包種茶,當時在福州通稱為「花香茶」。此固為臺灣烏龍茶改製包種茶之由來,亦實為臺灣從事製造包種茶之先聲。迨至光緒七年(1881),有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茶商吳福源氏(許多文獻稱為吳福老),因感到在福建改製包種茶獲利不多,他為圖厚利起見,遂帶同技術工作人員渡臺,在臺北設源隆號專事製造包種茶;同時還有同府安溪縣商人工安定及張古魁兩人合夥組設建成號,亦經營包種茶。開始將茶經由臺北之淡水運往其為集散地的廈門,再由廈門輸往重要消費地的南洋諸島。自是之後,一般茶戶相仿製造,包種茶製造產量乃逐漸增加。到了光緒十一(公元1885)年,福建省安溪縣地方,又有王水錦魏靜二氏相繼來臺,在臺北七星區南港大坑地方,悉心從事臺茶研究,不論栽培或製造方法,加以研討改進。一面提高產製技術,一面將其研究心得傳教同業。特別將他們對包種茶之製造具有超越之技術,多方傳授,並全力鼓勵同業學習,遂使包種茶製造技術日見改進;到了日本佔據臺灣,日本政府為改進臺茶,亦選擇該地為包種茶產製研究中心,因此各茶區篤志農家遣送其子弟前往受其傳教者甚多。自1920年起,每年春秋二次,招集全省茶業界子弟,舉行包種茶講習會,由王魏二氏擔任教師,熱心教導。此時臺北縣農會及新竹縣農會亦相繼在該地方舉行包種茶講習會,分春秋二期,召集有關人員前往參加。這項工作,繼續了十幾年,是以本省茶業者,當時受教于王魏兩氏者頗眾。二氏對臺灣包種茶產製技術之改進與貢獻,其功甚偉。包種茶產區最早發達者,係臺北縣七星區(現陽明山管理局轄地),文山區次之。以製茶品質而論,則以文山區所產最優、海山、七星、基隆、新莊、淡水等地所產順序漸次。至新竹方面(包括桃園,新竹二縣)包種茶之發展,初期產區由臺北擴展桃園中壢等地。祇是當時產包種茶數量無多。其後經十餘年之推廣,由於製造包種茶有利可圖,農家對此發生興趣,紛紛栽培製造,於是茶區遂擴展至大溪、新竹、竹東、竹南、苗栗各區;在這一帶茶區,所產包種茶品質推竹東區為第一,而以竹南、新竹、苗栗、大溪、桃園、中壢、依序次之。到了民國十九(公元1930)年前後,全省各產茶區域,皆能製造包種茶,產量逐年增加,輸出數量且可凌駕烏龍茶之上。因此期中,日本佔領我國東北數省,包種茶之市場除南洋一帶外, 有東北廣大市場,是以產量輸出遂年增多。本省光復後,烏龍茶大有「壽終正寢」之勢,而此臺灣第二種特色茶---包種茶,仍然可以「穩紮穩打」保持原有的大部份市場,雖然每年輸出量比不上全盛時間那樣的鉅額,但亦沒有像烏龍茶那般的慘淡,至少每年尚可以維持一百萬公斤以上的輸出量。而且包種茶每年在本省的消費量比其他茶種的數字亦較鉅大。因為本省居民多數喜飲包種茶。是以包種茶在本省光復後沒有像紅茶或綠茶的一時走紅,確實它是固步自封在走它原有的道路,雖不興旺,卻也不是到了慘敗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