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圖 (2009) 嘉南平原水利事業的變遷。台南縣政府出版。

回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臺灣水利史研究的取向、局限及趨勢

  綜觀臺灣水利史研究豐富的成果,可以發現不同領域對水利史的詮釋面向不盡相同,在各領域中以歷史學、地理學、政治經濟三學門的取向最具特色。

(一)歷史學的研究取向及局限

在傳統稻作文化及漢人農業經濟體系下,土地拓墾的成功與否取決於水利開發是否完成,水利開發常伴隨著土地拓墾,此即旱園變水田的過程,此過程為傳統歷史學所關注,因此歷史學水利史的研究範疇著重於水利開發的過程及歷史、水利開發對區域及社會經濟的影響兩大課題,其中所關注的焦點為:

1)水利開發的模式,如王世慶認為清代臺灣埤圳的開發模式有獨立開鑿者、合夥投資開鑿者、業佃鳩資合築者、全庄眾業佃田甲攤分合築者、眾佃合築者、官民合築者、漢人與平埔族合作開鑿者、平埔族開鑿者等八種。[1]水利開發的模式與投資者、經營方式、社會領導階層等問題關係密切,因此歷史學在探討水利開發的過程會特別留意此問題。

2)開發者的角色,墾戶、官府、佃人、「番人」等,不同角色對水利的觀念並不一致,如東臺灣的原住民其水圳的功能並非灌溉,主要是作為部落間的界線。[2]

3)對農村經濟所產生的影響,水利開發最直接的影響是稻作普及,稻米產量增加,除養活更多人口外,時亦促使大陸的米穀貿易隨之頻繁。在生產方式上,由於水源固定,促使作制度由粗放轉而集約,土地價值因而提高;生產方式的轉變,促使土地制度複雜化,租額亦隨之生變化。[3]

4)研究的區域較大,早期公圳、八堡圳、曹公圳、嘉南大圳等水利設施常是歷史學研究水利史的對象,因此臺北盆地、彰化平原、嘉南平原、鳳山平原、蘭陽平原等區域常被作為研究的地域單位。由於大型水利設施的研究已很難有所著墨,近年來的研究轉向研究區域較大、水利設施數量較多的探討,因而地域單位隨之擴大,如臺北北部、臺灣中部、臺灣南部等。

5)歷史學在處理水利史所用的文獻早期主要為地方志、契約、日治時期的統計書等,因此水利開發的全貌大都能完整呈現;但實際的運作過程和成敗,很難作深入的分析。近年來隨新史料的陸續整理,很多細微的問題可望解決,如日記的整理公布,提供了解水利設施與地方社會關係最佳的材料。[4]

6)歷史學對水利史研究對大的局限,應是受限於史料及新課題難以擴大。受限於史料的片斷,對於水利發展的過程在時間及空間上的解釋常會出現空白或斷層,如清代嘉南平原的水利開發最高峰期為康熙年間、光緒年間,中間的百餘年本區似乎沒有任何水利興築,[5]究其原因,是囿於史料的性質無法支持這段時期的解釋。再者,隨著都市化及工業化的加速發展,臺灣許多舊埤圳消失的很快,本身已無文獻記載,再加上無法從事田野調查,舊埤圳如同設施本身湮沒於歷史之中。

(二)地理學的研究取向及局限

人地關係向來為地理學的傳統,水利開發對區域所產生的影響是過去地理學研究水利史常關心的課題,[6]同樣是描述水利開發所產生的經濟社會影響,歷史學著重於土地及農業經濟的變化,地理學則強調地理環境和水利開發間的關係、及研究區域空間的變化,特別是聚落的變遷。綜觀地理學領域對臺灣水利史研究的成果,具有下列的特色及局限:

1)強調水利開發中的自然因素,水利事業受區域環境的影響很大,特別是水源、地形及氣候三者。如黃雯娟認為清代蘭陽平原的水利事業為全臺最發達的地區,主因是本區沖積扇地形發達,蓄含豐富的湧泉。[7]桃園臺地在水文條件上並不利於水利的開發,但降雨無明顯的乾季、臺地地面緩斜、土壤透水性差等自然條件卻利於人工小型埤塘的構築。[8]

2)水利開發對聚落的形成及發展影響鉅大,早期臺灣的聚落型態與水源息息相關,臺灣南部因水源取得較困難,常因水利設施的興築而形成集村的型態。[9]陳美鈴研究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發現嘉義平原的聚落因嘉南大圳完工後,各水利監視所成立,聚落的商業及行政機能強化,中心地位更加確立,逐漸發展成鄉村都市規模。[10]

3)研究區域範圍較完整,相對於歷史學所研究的區域,地理學所選擇的區域一般較為獨立完整,如蘭陽平原、桃園臺地等區域,所呈現的區域特性較明顯,包括自然環境條件、水利開發的成效等。

4)強調聚落形態是地理學研究水利史最大的特點亦是其局限,水利開發是空間結構形成重要的因子之一,但非惟一的因素。水利開發過程中的「人群」或「網絡」因素,或許對聚落發展的影響更大,此面向應可藉由日記、契約的運用,讓聚落發展的解釋更加活潑。

(三)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取向及局限

從日治時期以來,臺灣農村的基層農民組織基本上有二大系統:一為農會、產業組合組織系統,另一為水利組織系統。水利組織系統在戰後因「選舉」的關係,變成「樁腳」、「大樁腳」的代名詞。[11]因而,水利開發所衍生出的水利支配、經濟效益等問題一直為社會科學研究者所關注,相關研究的特色如下:

1)水利組織的定位問題,190174日,臺灣總督府公佈「臺灣公共埤圳規則」,內容的第四條之二規定:「公共埤圳之利害關係人,得經行政官廳之認可,組織組合。」[12]這是臺灣歷史上水利組織第一次在法律條文中出現,亦即水利組織的組成及運作為政府所保障。1993年立法院三讀通過「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修正案」,規定次年水利會會長選舉應予停止,改為官派,並在三年內將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此舉的象徵是水利組織隨著政權的更迭,其屬性從「民間自主經營」到「半官半民」到「官營」的歷程,目前水利會的定位仍然曖昧不明,應是「公法人」團體。

2)組織體系的建立及運作,水利事業要能順利運作,端視水利組織的結構是否健全,日治時期的水利組織結構雖分決策、行政管理和執行三個層次,但真正使水利功能維持正常運作是最低階層的水利實行小組合,制度化的水利組織為戰後所延續,是戰後各水利設施能迅速恢復灌溉及運作的主要原因。

3)國家支配下的水利會,日人木原圓次認為「水利支配和自治精神訓練關係密切」,事實上,水利支配更是官府、國家機器積極想要掌握的資源。從日治時期開始,總督府即想透過水和水利組織的支配來掌握農民;戰後國民黨政府和水利會間關係密切,兩者互相利用。

4)水利開發的經濟效用,日治時期嘉南大圳的興建,論者如矢內原忠雄認為促使總督府可以用水來控制農民,導致米糖衝突加深,但經濟學者利用模式計算,發現嘉南大圳完工後,農民每甲土地的額外支出約31圓的成本,但亦獲額外的收益47圓,農民應不致於是被迫害才是,[13]水利建設的經濟效益是划算的。

5)綜觀政治經濟學對水利史研究的成果,明顯地偏重於戰後水利會的政治和經濟功能,政治上的焦點是水利會與國民黨間的相互關係,經濟上則評估水利建設或水利會的經濟效能。政治學所採用的資料主要是法規、水利會內部文件、報紙等;經濟上的資料主要為統計資料。兩學門都會運用理論來解釋水利發展的歷程,如政治學的「統合理論」。政治經濟學門研究水利史的局限在於資料的嚴謹性,如報紙資料本身就需要檢視,統計資料本身就有所局限,近年來口述歷史盛行,多少可以彌補資料上的局限。

(四)臺灣水利史研究的趨勢

  水利開發的過程、組織的形成及演變、水利支配、水利開發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水利與環境等課題,是過去臺灣水利史研究較重要的幾個取向。就研究成果的時間脈絡來看,首先,水利與環境是目前臺灣學界較重視的課題,從1993年到2002年臺灣兩次舉辦環境史研討會發表的主題來看,水環境、水文環境的變化都是被討論的重點。[14]近年來歷史學幾篇與水利有關的學位論文,除探討水利開發的過程外,在論及影響時都已注意到「人水利環境」三者間的關係。

  其次,區域的比較研究值得探討,臺灣雖然面積不大,但各區域間的自然環境差異很大,如蘭陽平原和嘉南平原的水文條件截然不同,再加上多元的族群活動及不同時期國家機器的轉化,種種複雜因素的影響,各區域及各水利設施都有豐富的社會文化意含。表1-1是臺灣各主要區域的自然環境與水利關係表,從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各地區因自然環境不同,所發展出的水利圖像不盡相同。因此,藉由區域間的比較研究,可以釐出區域特性,甚至了解不同族群的水利觀念。

 

1-1 臺灣各地區自然環境與水利關係比較表

 

 

 

 

 

水利目的

代表的水利設施

蘭陽平原

平坦,土地規模大。

雨量均勻,冬天寒冷,濕度大,日照不足。

質地適中,肥力高,部分地區土壤排水不良。

充足。

灌溉、排水。沿海低凹地排水不良,雨季不能耕種,河床逐漸增高,河水溢流成災。

萬長春圳

林寶春圳

金豐萬圳

臺北盆地

平坦,土地規模不大。

冬季寒冷,雨量多,適合種植作物不多。

土壤性質良好,近山邊土壤性質較差,肥力低。

尚充足。

灌溉、排水。地勢低凹,易發生水災。

金合訓圳

萬安陂大圳

翡翠水庫

桃園臺地

地勢高,臺地平面平坦

較一般同地平地涼爽。

土壤黏重,強酸性,肥力較差,土層深厚。

水源尚充足。

灌溉。臺地陡陂易被沖蝕,須注意水土保持。

桃園大圳

石門水庫

彰化平原

平坦,土地規模大

氣候適中,適宜種植作物多,沿海季風大,冬季乾燥期較長。

土壤性質良好,肥力高,沿海砂性土肥力較差。

充足,灌溉設施完善。

灌溉、排水。部分低地土壤排水不良。

八堡圳

貓霧拺圳

嘉南平原

平坦,土地規模大

接近熱帶氣候,雨量集中夏天,冬季乾燥期長,氣溫高,適合種植熱帶作物。

一般土壤含砂量較多,肥力較差,排水良好。看天田土壤黏重而堅硬,耕犁不便;鹽分地含鹽量高,不宜種植作物,必須改良。

水源不足,缺乏完善的灌溉設備,

灌溉、排水、土地改良。沿海砂土地區風蝕甚嚴重,必須設防風林;沿海低地部分,地下水位較高,需要排水改良。

虎頭埤

嘉南大圳(烏山頭水庫)

白河水庫

曾文水庫

南化水庫

屏東平原

平坦,土地規模大

熱帶氣候,雨量更集中,冬春季乾燥期長,氣溫高,適合種植熱帶作物。

土壤性質良好,肥力高,但沿海地區排水不良,部份土壤含石礫多。

地下水豐沛,灌溉設施完善。

灌溉、排水。沿海低地有海水倒灌現象,境內河流多,河床地面積大。

曹公圳

澄清湖

網紗圳陂

牡丹水庫

 

花東縱谷

稍有起伏不平,土地分布零碎。

冬季氣溫較西部溫暖,雨量分布較均勻,北部秋冬季日照不足。

土壤淺薄,含砂量高,保肥與保水力差,肥力低。

水源充足不易取 得,

灌溉設施完善。

灌溉。境內河流甚短湍,河床迅速增高,常發生河水溢流成災,交通不便。

玉里圳

秋林圳

大陂池

資料來源:

1.陳正祥,《臺灣地誌》(臺北:南天書局,1993),頁770-891。

2.蔡明華,《灌溉與排水》(臺北: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1989),頁9-23〜9-25。

3.蔡志展,《明清臺灣水利開發研究》(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頁95-127。

 

最後,河川史的探討是將來可以發展的方向,過去對水利與環境的探討較偏重在人為「水利設施」與環境的互動過程,對於水利的源頭水源,著墨較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敘說從平埔族的舟船之利、漢人的河運及引水灌溉、日本人的自來水、發電運用,到今日的親水、河川污染問題,淡水河水資源的利用趨於多元化。[15]時報文教基金會一系列大河的故事,敘說淡水河、朴子溪、頭前溪、濁水溪、中港溪、大甲溪、高屏溪、卑南溪及曾文溪等「人與河」相處的「故事」。目前大部分河川史的成果,都採用報導文學的手法來呈現,在史料及史實方面乃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值得水利史研究去開拓。

  從日治時期以來,或為統治目的,或為學術研究,臺灣水利史的研究已具相當成果,研究範疇亦相當多元,綜觀這些研究成果的內容,可以歸納成五個取向:一是水利開發的過程及歷史,二是水利組織的形成及演變,三是水利支配的問題,四是水利開發對區域和社會經濟的影響,五是水利與環境互動的歷程。

  此五種取向所注意的課題包羅萬象,包括:八堡圳、嘉南大圳等大型水利設施的研究,臺北盆地、中臺灣、南臺灣及東臺灣等區域水利發展的研究,水利法規的確立,水利組織的形成和運作,國家權利與水利支配,地方社會與水利設施,水利問題與社會衝突,水利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等。臺灣水利史研究的課題雖然多元、精彩,但受限於文獻的零散及學科的分工,導致許多課題缺乏整合,如以區域的水利發展歷程來說,地理學注重水利開發中的地理環境條件及對聚落形成的影響,歷史學的解釋則會偏重在對農村經濟、社會的影響,政治經濟學可能會置重點於水利組織的結構和運作。

  如學科間能有所整合,則臺灣水利史的研究應有更寬廣的空間,如水利與環境的互動歷程是相當值得探究的課題,而研究環境史的先決條件是「學會新的語言並要會問新的問題」,自然科學、統計、地理、人類學、政治學等方法,不但要統合,還要能夠活用各種方法。[16]除水利與環境的互動歷程外,區域間水利開發異同的比較,河川的變遷史等方向,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與國際合作共同探討水利史,是目前臺灣急待努力的方向,雖然臺灣已舉辦二次環境史的學術研討會,但仍略嫌不足。各國及中國大陸已累積豐碩的研究成果及概念,值得參考學習,希冀將來能有更多共同合作的機會進行比較研究,以更宏觀的視野來看人與環境的互動歷程。[17]


 

 

[1] 王世慶,〈從清代臺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關係〉,頁141-170

[2] 陳鴻圖,〈官營移民村與東臺灣的水利開發(1909-1946)〉,《東臺灣研究》72002.12),頁140

[3] 廖風德,〈清代臺灣農村埤圳制度〉,頁147

[4] 如張麗俊的《水竹居主人日記》中對於水租繳納問題有很深刻的記載,包含誰該補繳?誰不用補繳?為何不用補繳?很瑣碎的生活細節,日記中有提供材料可供參考。見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編纂、解說,《水竹居主人日記(一)》(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頁112192-193211

[5] 陳鴻圖,《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頁89

[6] 姜蘭虹、張伯宇、楊秉煌編譯,《地理思想讀本》(臺北:唐山,2000),頁42-44

[7] 黃雯娟,《宜蘭縣水利發展史》,頁44

[8] 楊淑玲,〈桃園臺地之水利社會空間組織的演化〉,頁29

[9] 富田芳郎,〈臺灣ける農村聚落形態いて〉,《臺灣地學記事》421933),頁11-14

[10] 陳美鈴,〈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1945年以前〉,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未出版,頁150

[11] 「水的政治學」是臺灣很熱門的名詞,茲舉一則報導說明水利組織和政治的關係,彰化農田水利會溪湖工作站站長洪敦寬指出:「以彰化農田水利會的實力來說,若以傾力支持,可以單獨拱出兩個省議員或是一個半立法委員。至於『一對一』的縣市長選舉,以彰化水利會的會員數乘以二的保守計算,全開票數可達二十八萬張票,足可擊敗對手而當選縣手。」見《自由時報》(1993.6.14),4版。

[12]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土木課,《臺灣水利關係法令類纂》(臺北:臺灣水利協會,1942),頁67

[13] 陳佳貞,〈嘉南大圳之經濟效益分析〉,頁1-38

[14] 劉翠溶,〈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環境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史學、時代、世變:郭廷以與中國近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2004.1.12-13

[15]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9)。

[16] Donald Worster, “Doing Environmental History,” in The Ends of the Earth, Donald Worster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302-307.

[17] 如法國遠東學院及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資助白爾恆、藍克利、魏丕信等人進行陝山地區水資源與民間社會的調查。

 


 

觀點種子網  台大種子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