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圖 (2009) 嘉南平原水利事業的變遷。台南縣政府出版。

回目錄    

第五章 結論

  嘉南平原為漢人在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由於地勢平坦,全區有70﹪的土地面積是平原,且氣溫介於16℃至28℃間,非常適合農業生產;但受到土壤多是擬盤層土和鹽分地,及降雨集中、河流不易利用等水文環境的局限,使本區的土地利用長期是在看天田的形態下進行,稻作年僅一收或全年無收成。清代時,本區的拓墾者及官府曾試著利用各種方式來克服此一窘局,盼能收取水利之功,雖所開發的埤圳數目多達162處,但規模小且沒有組織作有效率的利用,因此所得到的成效還是「台、嘉二邑旱田居多,無隄防溝渠之利。」[1]的結果。

  嘉南平原由於的降雨不平均,河流短急而含砂率高,且多是間歇型的河流,在工程技術及資金有限的條件下,所能開發的水利設施多是規模小、功能有限的陂埤,「埤多圳少」為清代本區水利開發的特性。囿於自然環境及水利設施的局限,本區的農業發展就必須視水源的充足與否,來決定耕作方式,旱田為主的耕作形態是看天田的特性,主要栽種陸稻及雜作,如有水田,亦只有二期作單期田的水稻種植,中間配合休耕或自然輪作。這樣的水利設施及耕作方式在米、糖具有高度市場行情的清代,自然無法與台灣中、北部競爭,但相對地對於自然環境的衝擊力就較小。這樣有限及緩慢的開發過程,雖對環境的影響較小,但過去「平原一望,罔非茂草,勁者覆頂,弱者蔽肩,車馳其中,如在地底。」[2]的景象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年久而地磽,力農者每多用糞。」[3]地力已貧瘠的現象,環境變遷已逐漸形成。

  1895年日本領台之後,為推行米糖增產政策進而改善水利環境,初期先以公共埤圳的認定對舊有埤圳進行整合,再者以國家力量進行官設埤圳工程,桃園大圳於是產生。由於有桃園大圳的經驗,總督府遂著手進行嘉南大圳的工程評估,總督府為減輕負擔,並不採用官設埤圳的方式興建嘉南大圳,而成立「公共埤圳官佃溪埤圳組合」組織,由相關人士來負責分擔經費,開啟了嘉南大圳半官半民的性格。嘉南大圳於1920年開始興建,而於1930年完工,是當時工程經費最高、工程歷時最久、過程最艱辛、灌溉面積最大及嘉南平原唯一的水利建設。

  為使嘉南大圳發揮最大功能,嘉南大圳組織除保有特殊的公共埤圳性格外,組織亦盡力嘗試各種方式使嘉南大圳的水產生最高效能,如在崙背等地進行灌溉水試驗、在烏山頭貯水池進行造林工作、施行三年輪作制度等措施,在嘉南大圳本身的特性及組織的主導下,嘉南大圳對環境的衝擊前未所見,在人文環境方面如旱田的水田化、土地價值提高、農作方式改變、聚落機能加強及農民意識的凝聚等;自然環境方面如地理景觀的改變、林相的演替、舊埤圳的消失等,嘉南大圳的興建使得本區的水利與環境的互動呈現一種全新的面貌。

  戰後為因應人口壓力而推行糧食增產政策,嘉南大圳能提供的生產效能已無法滿足當時的需求,消極的節流措施及積極的開源工程逐一而生,對水資源的要求期望能達到一滴不漏的境地,組織也因此不斷被調整。曾文水庫完工後和烏山頭水庫串連,對嘉南大圳水源挹注甚多,組織遂將三年一作制調整為三年二作制,農地的利用更集約,加速地力的耗竭。而大型水庫的不斷興築及水源的過度被取用,不但導致曾文溪、濁水溪等河流改道,甚至造成地層下陷,環境的反撲可能會讓「水利」轉而變成「水害」,但操控水利的組織,似乎對此現象猶未有所警覺。

  受到工業化的衝擊和農業產值衰退的影響,農業用水的適切性不斷的被討論,調整嘉南大圳用水標的的呼聲不絕於耳,但農業用水的水權是水利組織的最後一道防線,並不輕易釋出。為確保組織及水權的優勢,永續經營的概念被適時的提出,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用水的功能成為組織努力的目標,組織除致力於環保工作以便永續經營外,自身亦努力轉型,期望能從多角化經營中再生。而隨著自然及人文環境的變遷和組織的轉型,埤圳的水利概念亦逐漸改變,水利之功已不僅止於灌溉,休閒觀光、發電亦逐漸成為嘉南大圳的代名詞了。

  觀察嘉南平原三百多年來水利事業的變遷歷程,除了看到先民與自然環境搏鬥的精神外,亦可從後來的發展脈絡釐出幾項特點:

  1.自然環境仍是決定水利開發的最重要因子,雖然本書儘量不要落入環境決定論的窠臼,但從嘉南大圳的發展歷程來看,人不一定勝天。八田與一的知識、技術及毅力所建造的嘉南大圳,首先無法全面終年給水,再者不到十年的光景烏山頭貯水池淤積的情形就很嚴重,渠道的灌溉用水幾乎有一半是流失掉的。戰後耗費龐大的人力和經費,引進日本和美國的技術所建造的曾文水庫,其淤積的情形較烏山頭水庫猶有過之,其他的取水口、圳路亦常傳出受損災情,種種跡象顯示嘉南大圳雖經過近百年來的努力維持,仍舊無法擺脫既有環境的束縛。[4]

  2.水利的概念已逐漸在改變,過去對於水利的功能僅考量經濟面的效益,近年來受到環境意識高漲的影響,水利的功能已逐漸轉向地球永續發展的概念,「守護水田」已不止是農業生產效能,在生態上它是「公益機能」,水利不僅有灌溉機能,它同時具有水源涵養、調節蓄洪及綠色景觀等水土資源的功能。

  3.受大環境改變的影響,水利組織為求生存正努力朝多元化的目標在經營,但多元化轉型的同時也逐漸背離水利的本質,[5]可以預期的水利會的轉型成效仍將有限。只有往三生用水發展,並適當釋出農業用水,朝水資源和生態的永續經營才是正途。

 


 

 

[1] 劉家謀,〈海音詩〉,《臺灣雜詠合刻》(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頁29

[2]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26

[3] 陳文達,《台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56

[4] 以台灣的地理環境來說,每年各水庫的淤積量總計約有一座明德水庫的容量,意即每一年會損失一座水庫,可見多建水庫並不能解決問題,見《經濟日報》,1995517日,2版。

[5] 李總集,〈農田水利會當前重要工作方向〉,《農田水利》,第47卷第2期,,頁39

 


 

觀點種子網  台大種子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