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郭華仁 2025 慣行田加生態措施可增產但成本較高。觀點種子網20251001。
https://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article20251001.html

觀點種子網        回文章                                                            a05.gif (1361 bytes)台大種子研究室

慣行田加生態措施可增產但成本較高

  

為了探討生態措施對農作物生產的影響,英國試驗機構Rothamsted進行四年期田間試驗,地點是英國各地的17座農場,每個農場分成三個田區,分為1. 對照組(BAU,施用一般農藥化肥)2.生態系統服務增益組(EES)3. 生態系統服務強化組(MES)。每處理田區面積5.322.1公頃,平均11.1 公頃。種植作物包括小麥、大麥、燕麥及油菜。

為了單獨針對生態措施的影響來做研究,因此增益組與強化組也都施用農藥化肥,但增益組在田邊種植6公尺的野花帶,約佔田區面積2.55.2%,平均34%。此外在作物採收後也會種覆蓋作物。強化組除了在田邊,也在田區內每隔96公尺設6公尺花帶,總花帶佔田區面積約9.0%。強化組在覆蓋作物外,也施用有機肥每公頃30噸。

圖1,(上)生態系統服務處理組的野花區(綠色部分),BAU對照組,EES增益組(MES)強化組;(下)處理組增加產量(只顯示產量分布與顯著性,精確數據另由統計分析得到)。


試驗結果顯示,增益組與強化組在蚯蚓與蜘蛛的數量上,每年都有顯著提高;在食蚜蠅與蜜蜂,有些年是有顯著提高;瓢蟲、草蛉、食蚜蠅幼蟲等則只有在強化組有提高。

寄生蜂、步行蟲、隱翅蟲則沒顯著增加,奇怪的是田邊寄生蜂在強化組反而顯著偏低。

相對於以上的益蟲,在害蟲方面,增益組與強化組都看到蝸牛數量顯著降低,蛞蝓則無顯著變化。一般田間雜草在處理間沒有差異。

在產量方面,透過廣義線性混合模型(GLMM)來估算不同管理系統對產量的影響,增益組平均每公頃增加0.3噸,強化組約0.32噸。

不過由於提升生態系統服務處理增加成本的投入,若因此在沒有補助時,增益組的收入比對照組每年每公頃平均減少83.9英鎊,強化組減少240.6英鎊。

英國政府有提供農業環境補貼計畫( Agri-Environmental Scheme),鼓勵農家在農地上設置野花區以及種覆蓋作物,每公頃約80-90英鎊,因此對增益組而言,收入是持平的,但由於AES並沒有鼓勵施用有機肥,因此強化組的收入反而每公頃減少114英鎊。

這四年的研究顯示,增加田區野生動物的棲息管理,可以提高產量與減少病蟲害壓力,來支持永續生產。因此增進生態系統服務的操作有可能取代化學肥料與農藥對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但需要政府在環境補貼上予以加強,來提高農家的誘因。

參考:

https://www.rothamsted.ac.uk/news/agroecological-farming-boosts-soil-and-biodiversity-economic-barriers-remain

https://doi.org/10.1111/1365-2664.7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