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gif (1361 bytes) 台大種子研究室  

中國古代稻作技術

姓名:鄭竹君
系級:國企二
學號:B86704092

 

前言

在上課時曾聽老師提到中國古代文獻中對種稻技術的描述,我覺得十分有興趣,因為我和許多中國人一樣,都是米食主義者,一天不吃米飯就覺得好像沒有飽,而且外公是個農人,從小我就常在稻田裡穿梭玩耍,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所以特別以此為題目寫這篇報告.

一.整地技術:

  1. 原始農業的稻田:
  2. 現在研究中國農業早期型態的學者多趨向於把早期的農業區分為刀耕或鋤耕兩個階段,是根據使用的農具和對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作出的劃分.刀耕階段的主要標誌是使用刀斧,木棒進行所謂刀耕火種”,不翻土;鋤耕階段的主要標誌是使用翻土工具--(....),由林木砍伐到土地加工.刀耕火種時期,從事刀耕農業的人遷徙不定,鋤耕時期的種植者則已開始有村落,營定居生活.刀耕火種就是將砍倒的樹木縱火燃燒後,用木棒竹竿在地上戳出一個個小洞,點種旱穀,或者不用點播,而只是灑種子於地,用竹帚掃勻,便算完成.

  3. 犁耕農業的稻田:

水稻栽培源於南方,但是稻田用犁耕整地則起於北方,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出現了鐵製的農具.西漢由於冶鐵業的發展,使得犁耕更快的推廣.

 

二.播種與育秧:

  1. 直播:
  2. 水稻的直播有兩種情況,一是旱稻的旱地直播,二是水稻的水田直播,從後者演變出育秧移栽技術,前者則始終行直播.旱稻的種植早於水稻,因而旱稻的直播也較水稻早.旱稻的直播來自旱穀”(雲南少數民族的稱呼)和其他作物的混播.”北方從西漢<氾胜之書>到北魏<齊民要術>講的都是直播水稻及旱稻.<齊民要術>水稻篇已經提到播種之前,先用水淘去空秕的稻種,浸水催芽三天,候芽長二分時播種,用種量為一畝三升,.”這擲即是直播的形象描述.

  3. 育秧:

育秧技術的發明和應用,原因不同.北方的育秧移栽,出於減輕草害,南方的育秧移栽雖然同樣有減輕草害的作用,卻與復種制的發展有密切關係,特別是多熟制發展以後,移栽是解決季節矛盾的最有效措施.育秧技術介紹如下:

    1. 秧田整治:
    2. 秧田選定後於秋冬時再三深耕之”,使經霜降土壤盡碎”.清初的<梭山農譜>要求秧田的質量是土爛如面,水平於鏡.”這兩句話一直流傳至今,成為衡量秧田質量的標準.

    3. 浸種,催芽,及下種:
    4. 浸種催芽技術在<齊民要術>中只提到浸水催芽三天,候芽長二分時播種”,比較簡略.詳細的介紹當推宋初推廣占城稻時由朝廷頒布的種植法其法曰:南方地暖,二月中下旬至三月上旬,用好竹篦周以稻稈,置此稻於其中,外及五斗以上,又以稻稈覆之,入池浸三日,出置宇下,伺其微熟如甲拆狀,則布於淨地,其萌與穀等,即用寬竹器貯之.於耕了平細田,停水深二寸許,布之.經三日,決其水.至五日,視苗長二寸許,即復引水浸之一日,乃可種艸時”.

    5. 秧田水層管理:
    6. <農書>對於秧田的水層管理有精闢的記述大抵秧田愛往來活水,怕冷漿生水.青苔薄附,即不長茂.”(田埂)貴闊,則約水(控制水層)深淺得宜.”水層的深淺並非一成不變,要根據天氣晴雨而定.

    7. 秧齡和插秧:

<天工開物>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秧.”這是最普通的秧齡,該書又進一步指出秧齡太長會發生結籽稀少的現象.插秧的深淺,一般強調宜淺些,<齊民要術>即指出:”栽法欲淺,令其根須四散則滋茂.深而直下者,聚而不科.”插秧是一項勞動強度大又要求熟絡技巧的細活,步法和手法要協調.左手握秧把,右手分秧,自左至右橫插,恰以六穴為度.插秧時腳步是後退的,絕不可太頻退,以致田泥中充滿腳凹,秧如果插入腳凹泥中,便成為浮秧.

 

三.耘田:

<小雅 甫田>:”或芸或芓,黍稷儗儗.”芸通耘,指除草;芓通籽,指以土培根.耘田一般都直接用手耘,也有用足耘的.從元代起農具中出現了代手足耘田的耘爪,但仍以人力耘田為多.講耘田技術最詳細的是南宋陳敷<農書>:”且耘田之法,必先度情勢.自下及上,旋干旋耘.先於最上處收蓄水,勿致水走失,然後自下旋放令乾而旋耘.不問草之有無,必偏以手排摝,務令稻根之傍,液液然而後已.所耘之田,隨於中間及四傍為深大之溝,俾水節竭個泥坼裂而极乾,然後作起溝缺,次第灌溉.夫已乾燥之泥,驟得雨即碎,不三五日間,稻苗蔚然,殊胜於用糞也.又次第從下放上耘之,即無鹵莽灰裂之病,田乾水暖,草死土肥.”

耘爪是竹管削尖套在手指上,或用鐵做成管爪套在手指上進行耘田,以代指甲容易受傷.

 

四.灌溉:

水稻的灌溉用水最初必是利用天然河流,<周禮 地官>中卻有排水系統的記載,已經是相當完善的農田水利工程.一般認為<周禮>實際是戰國時偽托之書,還加入漢代的內容,因此指的很可能是前漢時的技術水平.王禎指出天下農田灌溉之利,大抵多古人之遺跡.”.他列舉了秦漢時期的重要水利工程,如鄭國渠,白渠,右史渠,勺陂,雪陂,蕭何堰,都江堰...,說是皆能灌溉民田,為百世利.”是很正確的,典型的是都江堰,修築於秦昭王,可灌溉成都平原十餘縣的農田五百萬畝,已經使用了二千年,是四川糧食的基本保證,估計每年的修理費用只佔約當年農田收益的千分之一.

水稻生產的重點在南方,秦漢時期南方未充分開發,所以水利興修都在北方為主,到唐宋以後,全國經濟重心移至長江流域,人口增加,稻田開闢,水利條件的保證也隨之很快發展.關於稻田的灌溉技術,早在西漢<氾胜之書>中即有精闢的敘述,意思是說,稻苗在春天天氣尚冷時,水溫應保持的暖一些,要讓田水留在田間,多曬陽光,所以進水口和出水口要在同一直線上;夏天為了防止水溫上升太快,則讓進水口與出水口交錯,使田水流動,有利於降溫.

 

五.施肥:

廣義的施肥可指人們無意識地為土壤添加了額外的有機,無機物質,提高了土壤肥力,例如刀耕火種所焚毀的草木灰,如這樣理解,施肥的起源是同農業起源密切相關的.狹義的施肥應指人們有義識的收集,堆積,培育有機無機物質,施於土壤中以改善土壤肥力,和促進作物生長,這樣的施肥其起源時間要晚些.稻田本田的施肥技術如下:

  1. 三宜:

<知本提綱>強調分要熟糞而忌生糞,生糞是指未經?制的糞料.熟糞雖然到處可用,但要講究時宜,土宜和物宜.”時宜者,寒熱不同,各應其候.””土宜者,氣脈不一,美惡不同,隨土用糞,如因病下藥.””物宜者,物性不齊,當隨其情.”

2.基肥:

古代農民很重視基肥,而基肥的來源則多來自於河泥.基肥的施用方式和數量,因肥料種類和地區習慣而異,沒有共同的標準.河泥的使用一般先將河泥晾乾,敲碎,這有利於消除河泥中夾雜的有毒物質如硫化氫等.

3.追肥:

水稻的追肥是很難掌握的技術,施少了產量不高,施多了則引起徙長, 倒伏.明萬曆二十九年刻印的浙江<鳥青志>中記述了當地人民看單季晚稻的苗色施追肥(稱為接力)的精采經驗:”蓋以處暑正值苗之做胎,此時不可缺水,下接力都在處暑後做胎及苗色正黃之時,倘苗茂密,度其力短,伺抽穗之後,每畝下餅三斗,以接其力,亦有未黃先下者,每致有好苗而無好稻.”

 

六.收穫,脫粒:

最早提到水稻收穫期與稻穀產量及品質關係的是<齊民要術>水稻第十一:”將熟,又去水,霜降穫之.早刈,米青而不堅,晚則零落而損收.”在少數民族地區,水稻的收穫完全不同於漢族,他們往往以手摘取稻穗,手摘的速度慢,所以必須組織各家互助.水稻在收割前,農家都有事先選穗留種的歷史傳統,其起源可上溯至<詩經大雅 生民>.

 

打穀,使用的工具因農家財力,規模大小而異.小規模的脫粒都用稻簟,這是用竹篾編製的長方形竹席.脫穀時將之平展於地,”置木器或石於上,各舉稻把摜之,子粒隨落,於簟上,非唯免污泥沙,抑且不致損失.”稻簟是多用途的,”可晒穀物,誠為方便,南方農種之家,悉皆製此.”脫粒後的工序就是將殼磨去,並篩選,接著就是舂米,”舂米之器,或用木臼,或用窯臼,而窯臼為胜.其用石臼,兩人舉石杵..........足踏以舂,米白則以小篩去其糠.........”

 

後記:

看完這些技術後不禁對中國古人的智慧感到嘆為觀止,所謂民以食為天”,中國自古以來即十分注重稻作,有許多技術在當代可說是相當先進的,而其複雜的程度讓我這個對稻作並沒有什麼概念的人幾乎只能目瞪口呆,其實它還有許多細節的,可是來不及一一分述,再者這本書是完全用簡體字印成的,我真的有很多地方看不懂,如果翻的有錯,還請老師加以指正,多多包涵.

 

資料來源:

中國稻作史-----游修齡 編著 中國農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