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化物,物化人vs.圖騰信仰
<一.奧色里斯和愛西絲> --出自埃及神話
由於埃及人對死後世界感到特別好奇與關心,因此關於死國之王奧色里斯的神話,相較於他們所崇拜的其它諸神神話,便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也是最神怪普遍,最曲折離奇的.
奧色里斯是眾神之父西勃之子,他創造耕種的農具,教導人民如何種植農作,使人民學會自己種五穀百果,而改善了生活;同時,他也創造了文化,為人民制定法律,婚姻制度,政治組織,並教導人民祭祀之法,使埃及人漸漸擺脫野蠻的生活形式,開始發展燦爛的尼羅河文明.而他的妻子愛西絲原是他的手足,其智能不輸奧色里斯,對奧色里斯更是忠貞.婚後不但協助奧色里斯治理國政,教導人民種植大麥和小麥,在奧色里斯出國遊歷時,亦代他將國家治理得相當穩定太平.這令奧色里斯的兄弟塞司嫉妒不已.他原本就對散布文化種子,使國家成為光明樂園的奧色里斯又嫉又恨,在他出國遊歷時企圖篡奪其王位,然而愛西絲妥善的治理卻又使他無從下手.因此塞司便聯合72個黨羽,打算進一步殺害奧色里斯.
在奧色里斯遊歷歸國時,塞司假意為他設宴洗塵,然後在席間拿出一個事先準備好,大小正好可容下奧色里斯的大箱子,對眾賓客說:"只要有人能剛好躺進這箱子,這箱子就是他的了."由於箱子打造得十分精緻美麗,幾乎人人都想得到它,便一個個輪流上前嘗試,但想當然爾,沒人躺得下.最後不知情的奧色里斯不知有詐,也進箱子試躺,塞司便在他剛好躺進去的一瞬間,出奇不意地把箱蓋蓋上,用釘子牢牢釘緊,然後投入尼羅河的支流丹乃(Tanite)中.
"...尼羅河的波浪把裝著奧色里斯的箱子運到菲尼基(Phoenia)的比布羅斯(Byblos),直到箱子被海邊的蘆葦絆住,才停下來.奧色里斯雖早已淹死在箱內,但他的神能仍然存在體內.海邊的小樹感受他的靈氣,竟然長成一株雄偉的大樹,把裝有奧色里斯的箱子裹在樹幹裡,因此愛西絲找了很久也找不到.然而,沒過多久這棵巨樹卻被菲尼基的國王砍下來,帶回去當作建造宮殿的支柱."
得知丈夫噩耗的愛西絲悲痛不已,當下披散頭髮,穿著黑色喪服躲到山中,在那裡產下奧色里斯的孩子--和勒斯(Horus).由於一心記掛丈夫屍體的下落,分娩不久她便留下孩子,到處尋找裝有奧色里斯的那只箱子.之後,她得到奧色里斯和尼弗提絲(Nephthys)的兒子--阿紐比斯及神鳥的幫助,得知箱子已被當作宮殿支柱的消息,便化身為尋常婦人的模樣,以奴隸的身份潛入菲尼基的宮殿中,一入宮殿即現出本相,用手中的降魔杖操縱雷電擊中巨柱,使它裂為兩半,露出藏於其間的箱子.然後,愛西絲便暫將奧色里斯的屍體藏到埃及森林深處,先回到標托(Buto)去探望留下的兒子.想不到愛西絲看過兒子回來後,卻發現奧色里斯的屍體再度失蹤.原來到森林打獵的塞司無意中發現了藏於其間的奧色里斯,他對哥哥的恨意並未隨著哥哥的死消失,因此一見到奧色里斯的屍體,他便將之支解為十四份,散棄各地,以洩心頭之恨.愛西絲花了好大一番工夫才找回了十三份,由於最後一份早已被尼羅河的魚吃掉了,她只得用木頭仿造一份,將之合成一具完整的身體,葬在菲旁(Philoe).
含冤死去的奧色里斯陰魂不散,待兒子和勒斯長大成人,便化身為一隻豺狼去聳恿和勒斯報殺父之仇.和勒斯和塞斯於是展開一場決鬥,雙方都掛了彩,最後造化之神托斯(Thoth)出面和解並醫好兩方的傷,塞司承認己過,和勒斯則繼西勃之位,成為地上之王.至於奧色里斯,則成為管理與審判死者的"死國之王".
回目錄
<二.塔膜斯的誕生>
--出自巴比倫神話
塔膜斯(Tammuz)是繁殖之神,一般人都稱他為"青春的塔膜斯"(The youthful
Tammuz).傳說他是盤締勃拉(Pantibla)的牧人,母親在外面和他的生父生下他,這段不光彩的事情令他外公相當不高興,在塔膜斯出生前百般加害,欲置他於死地.他母親求救無門,只得向神禱告,求神救救她的兒子.神可憐她的處境,便將她變成一棵樹,塔膜斯便從她的樹幹誕生.
回目錄
<三.變成月桂樹的少女>
--出自希臘神話
有一次,
愛神邱比特遇到太陽神阿波羅, 阿波羅對邱比特說:" 你總是為凡人做事, 沒什麼了不起, 不像我, 不管再兇猛的野獸,
我一箭射去都能教牠倒下. 我要讓箭頭落下之處生起一場瘟疫, 也是輕而易舉."這番話引起邱比特的不滿. 便飛到一個高山山頂上,
悄悄用憎恨之箭射宙斯的女兒之一--黛芙妮, 然後又用愛之箭射穿阿波羅的心臟. 於是阿波羅便深深地愛上了黛芙妮, 反之,
黛芙妮則是一聽見"愛"這個字便皺眉, 阿波羅越愛她, 她就越討厭阿波羅, 一見阿波羅便轉身就逃.
最後,黛芙妮
終於受不了阿波羅的窮追不捨,
疲憊不堪的她要求父親將她的面貌改變, 以躲避阿波羅的追求. 於是宙斯便將她變成一棵月桂樹,
一棵就和人類的她一般美麗的月桂樹.
眼睜睜看見心愛的人變成樹木的阿波羅傷心地說:" 可人兒啊!
我要摘下妳的葉子來,編一頂桂冠戴在頭上,好永久頌讚妳的美;我要把妳的枝葉編成勝利的花冠,戴在勇敢作戰的英雄頭上,戴在那些歌唱和比賽獲勝的人頭上,將妳和那些勝利的人們歸屬在一起."-->從此以後,月桂樹便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勝利的象徵.
回目錄
<四.短命的秋牡丹>
--出自希臘神話
只要被愛神邱比特的小箭射傷,不論是人是神,均會愛上第一眼見到的人.一次,邱比特前往探望母親--女神愛芙洛蒂時,不慎以箭頭輕輕刺到她的胸口,於是女神便愛上了之後第一眼見到的,在森林中狩獵的少年奧德尼斯.從此,她連宙斯大神殿中的酒宴,舞會都忘了去參加,每天只管隨著奧德尼斯上高山,下溪谷地到處去打獵.但她一再警告奧德尼斯不能去獵捕凶猛的野獸,只可獵捕些小鹿,兔子之類,以測安全.但某天,女神駕著白鳥牽引的車子返回天上時,奧德尼斯看見一處大樹蔭裡躲著一頭大野豬,一時興起,便忘了女神的諄諄告誡,而引弓一箭射中了野豬.負傷的野豬這下發了狂,便往奧德尼斯直衝過去,一口將他咬住,高高地拋到天上,奧德尼斯就這樣一命嗚呼.等女神發現時,一切已經太遲了,傷心的女神將神酒灑到染滿鮮血的黃沙上,不久,原野上便長出一朵色彩鮮豔的紫花來.如同短命的奧德尼斯一般,這種名為秋牡丹的花朵只在秋風吹撫大地之際,才會生長,且不久便會枯萎.
回目錄
<五.愛上倒影的水仙>
--出自希臘神話
剛滿十六歲的納西瑟斯是個無與倫比的美少年,森林裡一個愛說話的妖精寧芙愛上了他,卻因自己的說話能力已被宙斯之妻--希拉給剝奪,只剩下模仿對方說最後一句話的能力,因此她只好跟在納西瑟斯身後,靜待表白心意的機會.但好不容易機會來了,卻又因她無法好好表達自己的意思,反而把一切搞砸,讓納西瑟斯對她徹底反感,她也傷心而死.但她的靈魂依然牽掛著納西瑟斯,而偷偷藏在山林之間,成為人們說話時傳回的"回音".
一天,由於寧芙之故而對女性不再存好感的納西瑟斯在深山追逐野鹿時,無意中來到一處泉水旁,在水中見到了自己的倒影.他馬上愛上這個擁有無比美麗容貌的少年,一刻也離不開他,便沒日沒夜地坐在泉水旁,凝視著水中的影子.就這樣,納西瑟斯日漸消瘦,他知道自己離死不遠,便向水中的影子說:"再見."這時,自死後便一直留在納西瑟斯周圍的寧芙的靈魂,聽後也回了一聲:"再見."不知情的納西瑟斯以為是水中的美少年在向他說話,高興之餘便點了點頭.這一點,他的頭便再也沒有抬起過...納西瑟斯死後,他的遺體奇跡似地消失了,相反地,在他死時停留的泉水旁卻長出了一朵美得出塵的白花,總是向著泉水低垂著頭,就像在凝望泉水似的.於是,人們便將它喚作"納西瑟斯水仙".
回目錄
<六.修亞基斯野百合>
--出自希臘神話
太陽神阿波羅和一個名叫修亞基斯的少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兩人時常一起在山巔水濱遊玩,或作各種運動或互相比賽.阿波羅的力氣很大,一日,他把很重的石盤抬起來丟得老遠,不料落下的石盤卻猛地彈跳起來,將跑去撿石盤的修亞基斯给撞成了重傷.由於流血過多,不久修亞基斯就在急忙前來扶起自己的阿波羅懷裡,斷了氣.親手誤殺了好友的阿波羅非常傷心,對修亞基斯的屍體說道:"我要把你永遠留在我身邊,把你的名字,和著我那把豎琴的琴聲唱出來."話才說完,滴在地上的修亞基斯的血,便化成了美麗的野百合.阿波羅見狀,心裡更是無限悲痛,便親手在野百合銀白柔軟的花瓣上刻字,表示出他的難過之情.由於野百合是修亞基斯所化身而成的,因此它的別名就叫作"修亞基斯".
回目錄
<七.夸父追日>
--出自中國神話
在北方一座叫作"成都載天”的大山上,住著一個名叫夸父的巨人,他是大神"后土"之子"信"的兒子,耳上和手上各掛著兩條黃蛇,神勇卻魯莽.
一日,夸父突發其想,想和太陽賽跑,甚至抓到太陽.但追了千里,始終追不到,日即將落西山之時,夸父已然筋疲力盡,非常口渴,便彎下腰一口氣喝乾了黃河和潰河的水,即使如此依然解不了夸父的渴,他便又往北方大澤"翰海"跑去,但才跑到一半,便在路上渴死了.
死後,夸父丟棄的手杖在他屍體脂膏和肌肉的滋養下,化作一片茂密的桃樹林,綿延千里.
回目錄
二.以神話描述創世紀的景況
<一.巴比倫的創世史詩>
巴比倫的創世神話以史詩的形式歌唱傳頌,稱為"創世史詩"(The epic of
creation).目前所存者,僅有公元七世紀,藏於尼尼微城亞述班尼柏爾圖書館內的刻本較完整,其餘大多都殘缺不全,因此這分刻在七塊泥板上的刻本雖不是最古的一本,但目前也只能以此為根據來了解巴比倫人的創世神話內容.
史詩中的角色分為兩大派,一派象徵沒有紀律的混沌(Chaos),是宇宙生成之前無天地上下之分的世界裡,僅有的一片汪洋中的水怪亞匹蘇與女怪提亞華絲所生,是喜愛搗亂,不守秩序的怪物;另一派則象徵有紀律的秩序(order),是汪洋產生出來的天空諸神.宇宙創生的過程便起源於混沌與秩序的衝突,其戰爭結果是有紀律規律的秩序得勝,殺死落敗的混沌,用它的身體創造出天地萬物,最後創出人類.
”...天地日月星辰雖然創造好了,但大地之上卻沒有草木,沒有禽獸,沒有城市,更沒有人類服侍神祇,寂寞荒涼,不啻一個大沙漠.於是馬杜克(Marduk)(註:智慧之神阿亞的兒子,因得父親的智慧,壓倒諸神,而被共推為眾神之王.也是巴比倫的創世神)便設計創造生物與人類.
...馬杜克紮束一把蘆葦放在水面,又捏一搓泥土撒於蘆葦旁.另一位女神阿廬廬(Aruru)則從旁協助,由此創造出人類及田野的動物,森林的樹木,平原沼澤的青草,牛羊家畜野獸等.此外更創造田地園林,磚瓦房屋,並將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置於適當的地方.從此大地之上始有生物.” 回目錄
<二.北歐的創世史詩>
所謂北歐民族,指的是現今散於瑞典,挪威,丹麥,及冰島的斯堪地那維亞族(Scandinavians).正如希臘神話靠荷馬史詩流傳千古一般,北歐神話亦靠兩本古籍--伊達斯(Eddas)及薩加斯(Saggas)傳頌至今.其寫作的年代其實距今不甚久遠,大約在公元八百年至一千一百年間,但要考察北歐神話,除此之外便沒有更古老更可靠的史料了.
據伊達斯史詩的記載,宇宙未開闢前,只有一片深不可測的大洋及迷濛的大霧,其中有股活泉,由此分出十二條河流,離源頭較遠之處便結成層層冰雪,堆積起來,把大洋埋在下面.在大霧世界的南方,另有一個光明的世界,由此發出溫暖的南風向北吹去,北方的冰受熱風吹撫,便化為水氣上升至天空,結為一片片白雲.過了一段時間,雲中生出一隻怪物"伊密耳"(Ymir),即為巨人族的始祖.伊密耳生了幾個孩子及一頭大母牛,巨人族便靠這隻母牛的乳養成,母牛本身則靠冰雪中的鹽來養活自己.
另一方面,冰雪中亦生出第一位元始的神,這位神與巨人族一位女性生子三人,長男奧丁(Wuotan)即是北歐的主神,眾神之父.奧丁父子三人與伊密耳率領的巨人一族開戰,並打敗了巨人族,用他們的身體作成大地,血液造成海洋,骨頭造成山岳,頭髮造成樹木,頭顱造成天空,腦漿造成雲朵,眼睛造成"密德加德"(Midgard),即為人類預留的居地,於是天地萬物便產生了.接著,奧丁又將日月置於天上,使日夜時令照著一定軌道運行,待太陽之光照耀大地之時,地上的草木便抽芽生長,產生了植物.至此宇宙萬物已略具規模.
”...於是他們(指眾神)拿槐樹創造第一個男人,拿赤楊創造第一個女人.男的稱之為"阿斯克"(Aske),女的稱之為"恩布拉"(Embla).
...是為人類的始祖.”
”...宇宙之間有一株巨大的槐樹,叫作"易格德刺息爾"(Ygdrasill),支撐著整個世界.這株大樹從伊密耳的身上長出,下有三條很粗大的根,第一條通到神所居的"亞加斯德"(Asgard),第二條通到巨人族所居的"約吞亥膜"(Jotunheim),第三條則通到黑暗寒冷的"尼夫爾亥膜"(Niffleheim).每條樹根旁都有一條河川加以灌溉.在通往"亞加斯德"的樹根旁,有三位專司命運的女神--烏爾德(Urdur,意即"過去"),維爾丹尼(Verdani,意即"現在"),絲庫蒂(Skuld,意即"未來")看守著;...尼夫爾亥膜的泉水則無益於神人,專門飼養一條名叫"黑暗"(Nidhogge)的毒蛇,終日侵蝕樹根.樹根上有四頭象徵著東南西北四風的牡鹿,終日跳躍奔走,嚼食樹的幼芽.伊密耳躺在大樹下,有時翻身想除去上面所壓著的重物,於是大地便為產生地震的現象.” 回目錄
<三.湘西土家族的創世史詩>
中國境內的湘西土家族所流傳的口誦歌謠[擺手歌],敘述了天地開闢,人類起源,民族遷徙,狩獵及農耕的起源等.
關於人類起源的部份,據[擺手歌]中的說法,起初天神所造的人都長得奇形怪狀,不是耳朵像蒲扇,眼睛長又直,就是長了個倒生的鼻子.直到有個孤寡老婦,因膝下無子而整天哭泣,天神同情她,要她順著河流走,看到可以吃的東西就拿來吃.結果老婦沿河走了四十九天,見河中漂來八顆桃子及一枝桃花,便取而吞之,不久便生下八個兒子,一個女兒.男的皆是喝虎奶,飲龍血,吃鐵砂長大的猛漢;女的則出落得如桃花般美豔.他們便是這世上最早的正常人類.
<註>吃桃而孕的生子神話,源自古代對桃樹及桃子的咒術信仰,桃子的形狀也容易讓人將其與女性生殖器聯想在一起.古代中國有仲春桃花開的時候,青年男女可自由戀愛擇偶的規定;古代女子對自己心儀的男子,則有送桃子(投桃)的習俗,接到桃子的男子便會回送珠寶玉石,以結良緣.因此今日常稱受女性歡迎的男性為"走桃花運",或稱發生在男性身上一些擺不平的感情為"桃花劫". 回目錄
<四.排灣族的創世神話>
從前,在帕拿帕拿央(Panapanayan)有一位女神,右手拿石頭,左手拿竹子.
不久,女神投出石頭,落地後變成兩半,從中出現一位神人,便是後來台東馬蘭社阿美族人的祖先;又過一些時候,女神再度把左手拿的竹子用力豎在地上,這次從竹子上方的竹節中出現一位名叫帕空賽(Pakonseru)的女神,下方的竹節出現一位名叫帕科馬來(Pakomarai)的男神,他們便是卑南社卑南族人的祖先.後來兩位神結為夫妻,生下男神帕洛卡厄(Parogao)及女神帕卡斯卡絲(Pakasukasu).其後裔為男神拉俄拉俄伊斯(Raolaoisu)及女神瑟拉葛斯(Soragasu),此兩神又生下男神帕拉洛卡厄(Parogaos),帕拉比(Parai)及女神帕卡斯卡絲(Pakasukasu),帕科拉西(Pakasukasu)四位神,其中帕拉比與帕科拉西所生的神子,與從前諸神所生者稍有不同,變得稍有人形.他們的後代也慢慢變成普通的人類,即排灣族卑南社人.
回目錄
三.以神話解釋某些植物之特徵來源
<一.湘妃竹>
--出自中國神話
相傳在堯舜時代,九重山上有九條惡龍,住在九座岩洞中,經常到湘江戲水作樂,弄得洪水四起,沖毀了老百姓的莊稼和房屋,使老百姓苦不堪言.
為了解救百姓的苦難,舜帝前往南方消滅惡龍,一去便是數年,音訊全無,使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擔心不已,亦結伴往南方尋夫君下落.但她們找遍九重山,仍不見舜帝蹤影,直到她們來到一處聳立著三塊大石,稱為三峰石的地方,看到三峰石旁由珍珠貝殼疊成的高大墳墓,聽到當地父老的解說,才知舜帝早已在斬除惡龍之後病死他鄉,當地居民感激他的恩德,為他造了這座高大的墳墓,而九重山上的仙鶴亦深受感動,從南海銜來美麗的珍珠,撒在墳墓之上,形成了眼前的珍珠墳.至於三峰石,則是舜帝用來消滅惡龍的三齒靶化成的.
得知這件噩耗的兩位妃子悲痛不已,足足哭了三天三夜,最後也流乾眼淚,死在墳旁.兩人的眼淚灑在九重山的竹子上,使竹子帶有點點淚斑,有的甚至還有鮮紅的血斑,即因兩人哭到滴滴血淚之故.有些竹子則像印有指紋,亦是兩人在竹上抹眼淚時印上去的.後世為了紀念這兩位貞烈的妃子,便將這種竹子稱為"湘妃竹".
回目錄
<二.紅白對開的哭笑花--杜鵑>
--出自中國神話
傳說一次舜帝南巡,到九嶷山一帶視察,見到紅色的杜鵑花開遍滿山滿野,心裡
原本非常高興.但當他來到小桑塘村時,卻發現當地民不聊生,百姓過得十分窮困,令愛民如子的舜帝心情頓時大壞;隔壁的大桑塘村情況亦好不了多少,當舜帝經過一對老夫婦的家時,見
到老爹沉默寡言,老婦雙眼皆瞎.忍不住問:"怎麼沒人照顧你們呢?你們的兒女呢?"想不到這一問,兩老竟悲從中來,老淚縱橫.原來他們本有六個聰明美麗的女兒,個個都會織布繡花,養豬餵羊.但三年前,部落的酋長見她們甜美可人,便強行逼婚,六女寧死不屈,酋長一怒之下便將她們都送到山上餵了老虎.老婦傷心地哭了七天七夜,把眼睛都哭瞎了,令山神深受感動,便將那六座山峰變得高大奇秀,如同六女生前容貌一般出眾.
舜帝聽說了這段故事,想到人民活得如此痛苦,十分難過,因此他延著河岸下山時,忍不住放聲痛哭,淚水灑落在紅杜鵑上,花就變成白色的了.此後,杜鵑花紅白對開,人們便稱之為"哭笑花".
回目錄
<三.麥穗>
遠古時代的麥穗,產量比現在高很多,不只結五六十粒,而是四五百粒,從頭到尾都結了滿滿的麥粒,麥桿有多長,穗就長多長.也因此,人們毫無缺糧之苦,自也不再珍惜上天的恩賜,而變得浪費起來.
某天,當上帝出巡大地時,正好看見一個帶著孩子經過麥地的婦女,因為孩子玩耍時不小心跌倒,弄髒了衣服,而將一把漂亮的麥穗扯下來替她擦淨.上帝對此非常生氣,說:"從此麥桿將不再結穗,因為人類不配獲得上天的贈予!"周圍的人聞言嚇壞了,紛紛跪下,祈求上帝為了其它生物著想,仍留一些麥穗在桿上.上帝心軟了,便答應了他們的要求,於是麥穗就變成現在長的這樣子了.tp
回目錄
四.其它
<一.吳剛伐桂>
--出自中國神話
古代有個叫作吳剛的人,他力氣大又聰明,卻非常缺乏耐心,任何事做不到兩三天就嫌麻煩不做了.他只想做那種既不費力又了不起的事,於是,他想到了"當神仙",便到深山求仙人傳授給他成仙之道.
神仙見吳剛態度誠懇,便答應他的要求,收他為徒.但吳剛不論是隨仙人上山採藥,認識各類救人的藥草,還是讀可通曉萬物之理的天書,全都沒有耐心去完成,最後仙人乾脆問他:"你這也不想學,那也不想學,你到底想學什麼呢?"吳剛回答:"我想學飛,飛到月亮上去玩玩!"仙人無奈,只好使出仙術將吳剛變到月亮上.但月亮上一片荒涼,除了一株五百多丈高的奇大桂樹外,什麼也沒有,不久吳剛也就玩膩,想回地面去了.
但這次仙人要吳剛自己飛回去,並告訴他:"你只要用石堆旁的這把大斧頭,砍倒桂樹,就可以成仙自己飛回去了.不過這株桂樹可不是普通桂樹,它叫'三百斧頭'.只要有耐心地連續砍個三百斧,就可以把它砍倒.一旦稍停,原本砍好的部份就會馬上回復原狀."說完便消失了.
偏偏吳剛正好又是極沒耐心的人,總是想要偷懶,因此他也就只好留在月亮上不斷砍桂樹了.
(另一說:吳剛本是漢代西河人,跟隨仙人修道,因犯錯而被仙人處罰,留在月亮上砍桂樹,只有砍倒桂樹,仙人才肯原諒他.但這棵桂樹是株神樹,就算砍得再深,只要拔出斧頭,之前砍的缺口就會馬上癒合.因此吳剛砍了千百年,樹仍一點損傷也沒有,而吳剛也就只有不歇手地一直砍下去了.)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