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若干地區會辦理小型種子交換會,每年共約五次左右。在2014第二次農民保種座談會上,作成的結論之ㄧ是,建議舉行全國性種子交換會。
剛好2018年第十屆全國農學市集研討會落在台北市,主辦的是經營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的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協會表示今年研討會想舉辦全國種子交換會。
經過參與保種團體半年多的籌備,全國種子交換會將與兩天的農學市集研討會合併,於10月14日在台灣大學舉行。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主辦,協辦單位包括秀明自然農法協會、大地旅人樸門設計、台灣原味、種苗改良繁殖場、慈心有機農業基金會、國家作物種原中心、Pristine Communications、好食機農食整合有限公司、以及台大農發中心。台北市產業發展局提供經費支持。
這裡特別感謝秀明自然農法協會陳惠雯理事長的協助,並且教導文化探索協會夥伴,準備工作因此進行得很順利。
交換會活動分三段,分別是保種演講、交換種子、與索取種子。
保種演講在上午請到原住民朋友,魯凱族農藝博士,巴清雄老師講「小米回家了」、布農族作家,乜寇•索克魯曼老師講「布農族傳統豆類農作復育行動」,以及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劉克襄老師講「我在台灣的蘿蔔見聞」。(註)
室內演講結束後馬上移駕旁邊的蒲葵道,進行種子交換。這是提供種子者互相交流,交換種子與心得的時間。交換時間結束後就開放大家進場,索取自己所喜歡的種子。
提供的種子總計3340包,分屬106種作物。拿到種子的有210人,提供種子交換的有103人,另以團體為名義提供的有秀明自然農法協會(幸福農莊)、慈心基金會(南安布農豆豆保種田)、農試所作物種原中心、與種苗改良繁殖場。(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何佳穎整理)
其中幸福農莊就提供78種各類農作物967包種子,南安部落提供六種豆子合計3000公克,作物種原中心提供兩個藜粟品種各300包,種苗改良繁殖場提供三種綠肥種子各100包,另外還發送番茄、玉米的F1種子,給種不能留種。
花蓮區農改場則是以研究人員的個別身份參加本次交換會,「場內特別提供雜糧及原生蔬菜種子,包括本場育成之花蓮大豆1 及2號、八月豆以及小米椒等作物種原,同時研究室在現場亦交換許多紅藜、菜豆種子」。
在103個提供種子者之間,只有53位有寫出採種地點,採種地區來自新北市(11)、桃園市(11)、台中市(6)、苗栗縣(4)、台北市(4)、台東縣(3)、花蓮縣(3)、宜蘭縣(2)、屏東縣(2)、台南市(1)、南投縣(1)、高雄市(1)、新竹縣(1)、嘉義縣(1)、彰化縣(1)。(數字表示提供種子人數)
種(群) | 批數 | |
十字花科 | 10 | 277 |
瓜科 | 7 | 253 |
茄科 | 3 | 230 |
豆科 | 25 | 1171 |
穀物 | 7 | 544 |
水果 | 6 | 134 |
其他 | 48 | 731 |
合計 | 106 | 3340 |
種子交換項目就整體而言,以豆科25種1171包最多,反映出豆類最容易留種的特性,可說是保種的入門種。豆科中以大豆、八月豆最多,分別有100包,苕子71包次之。
穀物中除了藜粟(藜麥)外。都是禾本科的,以玉米、稻、薏苡比較普遍,居然還有4包龍爪稷。
十字花科蔬菜中以芥菜的87包居冠,三種蘿蔔合計50包次之。瓜科中以四類絲瓜83包最多,西瓜69包次之。茄科中F1的不計外,以椒類的63包最多,茄子57包次之。
其他48種種子中,以黃、紫、白、紅、長、圓的秋葵最多,合計155包。其次是黑芝麻與金芝麻,合計84包。菊苣也有54包。
黃秋葵、香菜、藜粟、南瓜的提供者人數約6-8人,只有一人(單位)提供的相當多。(郭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