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保種網姊妹網 

               

  

陳明煌  

保留原種,才有原味-專訪陳明煌農友談種子保存
                                                        
  (
王常怡 2011 轉載自綠主張第88期)

採訪種子保存這個議題,我以為會聽到很多反全球化、反WTO的論點與主張,沒想到農友陳明煌卻從台北地區的農業發展史談起。老師說,加蚋仔─也就是他的老家台北萬大路果菜市場週邊,曾經是台北兩大蔬菜專業區(另一個是社子島),共有一百多公頃的農田、超過兩百戶的農戶。

陳明煌說,兩百多戶都種菜,因此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批發時獲得好價錢,也所以,傳統上加蚋仔的菜農一定會自己選種,以保持穩定的品質並進而精益求精。陳明煌笑說:五十年前,哪裡來的種籽行,當然得自己採種。

不多不少,種子行出現於民國五十年前後,到今天也正好五十年。不過半個世紀,農業風貌已經完全改變。本來是自古以來理所當然的道理,但現在自己採種的農民卻已經變成稀有動物。陳明煌說,可能由於種子佔生產的比例不高,大約百分之五左右而已,因此許多農民認為何必自找麻煩、自留種子。

但這個問題只要再多想一層就知道:保留一個地區的原生品種,難道只有經濟考量?陳明煌說,種子保存所牽連的不只是農業生產,而是一個族群的傳承、一種歷史文化的軌跡,也與生物多樣性有關。他說,原住民就保留了很多原生種,因為他們說那是媽媽的味道、是小時候的記憶,不能失去。

陳明煌進一步補充說明種子保存所牽涉的種種。他說,現代人即使務農,也是求快求多,著眼於產能與產值。就好比他從事有機農業快四十年了,但現在有機農業仍不是主流。他說,大量施肥大量灑農藥來種菜,只要十五天就能收成,有機耕作至少要四十天,推到市場上又因價格較高、消費者接受度有限。除了「傻瓜」兩字,還真想不出別的字眼來形容願意從事有機栽培的農民。

至於自己保存種子,那更是傻中之傻,因為所需要的相關知識與設備都更複雜。以他自己為例,一包保存了八年的高麗菜種子,已經不會發芽了、鳳梨也只剩三成的發芽率。但他不會放棄,會繼續研究改進,因為那種復育成功之後的喜悅,真是無法形容。

更重要的是,原生種子是農業的原點。其實,所謂的新生種、新品種,也都是以原生種為樣本來加以改良,如果原生種消失了,哪天在新品種發現有問題時要重新改良,卻找不到原生種時,人類該怎麼辦?

**************************************

陳明煌先生    鍾山(教學)農園   苗栗縣頭屋鄉明德路190號

weioe95@yahoo.com.tw

http://blog.yam.com/user_data.php?BLOG_ID=talktonature

 
 

網頁維護:觀點種子網(前台大種子研究室)       聯絡信箱       台大種子研究室    a05.gif (1361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