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gif (1361 bytes)   台大種子研究室

鬼   稻

刊載於自由廣場 (2007-05-01)

郭華仁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原標題:「紅稻」- 從鬼稻鋼雕展談起

註:此野生稻學名Oryza rufipogonrufi 紅色, pogon 鬍鬚;原稿「紅髭稻」應該改為「紅鬚稻」較為正確,因為此野生稻的紅色芒頗長

目前國立台灣美術館正在展出日本藝術家田邊光彰的創作,野生稻作品鋼雕長達12公尺,重約五百公斤,十分壯觀;展覽場的附標題是「台灣野生稻族群復育的盼望」。我國原生的「紅稻」野性強,成熟時極易脫粒,因此早年農民稱之鬼稻,有被鬼吃掉因此不見之意。台灣紅野稻因環境的污染而於數十年前絕跡。所幸中興大學故岡彥一日籍教授曾於桃園八德尋求溼地將野生稻復育。然而民間經費無著落,因此未能善加利用,作為遺傳資源保育的教育觀摩基地。

就生物多樣性的觀點,遺傳資源的保育分兩大方向,一是離境保育,將種原蒐集保存於種子庫或種在植物園;另一是原境保育,在原有棲地進行保護。前者的重點是永久保存遺傳成分不令走樣,後者則保證植物在野地能夠隨環境的變遷而調適其遺傳組成。我國生物多樣性政策主要在於森林地區,不論是離境或原境保育,都有可觀的成績;但是農業生物多樣性則較未講求。農作物植物資源保育僅強調離境保育,花鉅資蓋了一座可稱銅牆鐵壁的作物種原中心,但是農作物的原境保育則毫無起步。

近年來國際上掀起了作物原境保育的風潮。第三世界國家政府推動農民自行採種留種的政策,在先進國則是由有機農民發起種植保存舊有地方品種的運動。這些工作可貴的地方在於農民能夠在年復一年的自留自播過程中,逐漸選出新的遺傳組成,作為育種家獲得新資源的活水源頭,而不只仰賴種原庫固定的材料。我國有機農民順著世界潮流,也開始想做自留自播的工作,然而因為體制的關係,種原中心保存來自民間的材料,卻很難讓農民直接申請回去。對此政府應寬列預算,讓種原中心有足夠的經費與人力繁殖種子,以期供應有機農的需求。

最近學者參與國際合作,在台灣西南海域取得天然氣水合物冰晶體樣品,也發現多種以甲烷和硫化氫為依賴共生的罕見菌體及白殼蟹等。這些珍貴的遺傳資源或許具有龐大的商機也說不定。美國黃石公園內發現的一株耐熱細菌,不但造就諾貝爾獎得主,也讓羅氏大藥廠每年賺進數億美元。依照生物多樣性公約,在我國海域所發現的生物我國當然擁有主權,外國要來拿取就須與我國訂定利益分享的條件。不知這個研究案進行前有無為我國利益立下恰當的契約;不過農委會約在十年前就準備立法,但到現在尚未提出相關的法源基礎。對於國家資源主權的伸張,政府的步調未免太慢。

************************************************

 國立美術館展覽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