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郭華仁 2017 母體發芽與V生植物。觀點種子網20170804。
http://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article20170804.html

觀點種子網        回文章                                                            a05.gif (1361 bytes)台大種子研究室

母體發芽與V生植物


團片來源 http://www.boredpanda.com/weird-vegetables-fruits-sprouting/

番茄果皮光鮮亮麗,但是很小的機率下發生突變,居然長出綠芽,兩片子葉明顯地表示這是番茄果實內的種子發芽,突破果皮而出。這種情況一般稱為種子的母體發芽(viviparous germination)。不過viviparous是形容詞,其名詞是vivipary,這個字來自拉丁語vivus (活的)pario (生產),字義是生下來就有活動力。

在動物學上vivipary指的是胎生動物的後代生下來立刻具活動力,有別於卵生動物生下的卵尚不能動彈。胎生動物的英文是viviparous animals,卵生動物是oviparous animals。植物學上沒有oviparous plants,卻有viviparous plants,此名詞在我國常稱為胎生植物,這還蠻牽強的,因為胎就是比較大一點的胚,而高等植物不都經過胚發育的階段嗎?但好像也還找不到恰當的詞來翻譯viviparous plants,這裡暫時稱之為V生植物好了。

最典型的V生植物就是落地生根(Bryophyllum pinnatum)。落地生根會開花結果,長出很細小的種子。不過大家都知道落地生根的葉緣也會行無性繁殖長出小芽苗,小苗掉下後長出下一代。這個小苗一生出來就不斷地在母體上發芽活動,因此是典型的V生植物,是母體發芽最常見的例子。鳶尾科、龍舌蘭科的在花序上長出小球也屬於此類。

真正透過種子行有性繁殖的V生植物可以用我們熟知的水筆仔(Kandelia candel)來做代表。水筆仔(或其他紅樹科植物)長在河口潮間帶,其種實在母體上生出後,不斷地發育活動,進入成熟時直接在母體上發芽成為幼苗。幼苗長得夠重了,因為重力的關係自脫落,筆直地插入軟土自營生長,因此水筆仔也算是行母體發芽。

除了這少數的V生植物,大多數高等植物的種子在還未脫離植株前都不會發芽,等到完熟離開母體,乾燥地掉在土壤上,在適當的時間下,吸收適當的水分,溫度也還可以的時候,才會發芽而開始另一段生命。種子在成熟前,雖然水分高,但是因為休眠性的關係會發芽。等到種子成熟乾燥還留在母體的時候,有可能具休眠性,也可能休眠性消失,不過因為很乾燥,所以都不會發芽。

然而這時候若一連下幾天的雨,原來乾燥的種子吸飽了水,這個時候沒有休眠性的種子就有可能在母體上直接發芽。這樣的母體發芽(在水稻也稱為穗上發芽)是與水筆仔不一樣,因為種子乾燥後雖然還沒有離開母體,但是實際上與母體的養分聯繫早已中斷了,不是很典型的母體發芽,因此就不被稱為V生植物。

玉米有時候因為突變的關係,穗上的種子還沒乾燥、還在吸收母體的養分成長時,就喪失休眠性而直接行母體發芽。但是若沒有人為的幫忙,這些長在空中的幼芽很快就會因為根部無法吸收足夠的水分而死掉。這樣的突變就稱為致死突變(lethal mutation),當然也不算V生植物。

番茄種子成熟時也不再由母體供應養分,但因為還留在鮮果內,因此並沒有乾燥。雖然如此,種子還是維持休眠,因此不會在果實內發芽。圖片上的特例是果實內種子的休眠原因消失了,因此才發芽長到外面來。這樣的情況還不是很難看到,柑橘、蘋果、酪梨、甜椒、瓜類等都有機會發生這類非典型的母體發芽,都不能稱為V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