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郭華仁 2018 第六屆全國農業會議的個人紀錄。觀點種子網20180908。
http://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article20180908.html

觀點種子網        回文章                                                            a05.gif (1361 bytes)台大種子研究室

 

第六屆全國農業會議的個人紀錄

 

之一  從籌備到總結

  小農與企業 

  對應氣候變遷

之四  有機農業 

   遺傳資源           

 

全國農業會議(一)  從籌備到總結


全國農業會議睽違十五年,九月七日再度登場。

農委會相當用心,要辦一場由下而上的農業會議,凝聚共識,形成施政方針。

4月30日到6月29日,主辦單位到全國巡迴各地包括離島,一共在18個地區舉辦『草根會議』,得到基層2800人次的參與,與1018則民眾的建言。

除了面對面的會談,主辦單位還針對四大主軸:永續、安全、前瞻、與幸福,開放『公民網路提案』,提案數高達51案,累計高達7721附議人次。另也設置專屬網頁,已超過42萬人次的瀏覽。

6月21日到7月10舉辦五次產、官、學、研代表等約200位的『焦點座談』,題目分別是農糧、畜禽、漁業、林業與保育、以及農村,共提53則座談結論。

累積各方意見,主辦單位分四組研擬會議資料。分別提出背景說明、問題分析、建議方案、與討論重點,然後於7月各組分別舉辦『預備會議』,邀集產、官、學界專家及公民團體進行滾動式討論及修正,提出報告。

最後,『第六屆全農農業會議』於九月七、八兩日在台北舉行,產、官、學、研、與公民團體等300人,分四組參與討論。

第一天下午四組各自討論主辦單位所提報告,各組費時超過四個鐘頭,結束後再由主辦單位於晚上時間,就各方意見再行修改,共計提出75則具體施政內容。

第二天上午,300個與會者集聚一堂,再度就前一晚的修訂報告發言討論,四組依序每組45分鐘。全部結束後,大會利用午餐時間再行修訂。

下午綜合討論先將修正報告唸過一遍,然後以一個小時開放300位與會者討論修正意見,大會再利用30分鐘的休息時間最最後修訂,得到73項具體結論及27項重要亮點,於總結論報告時宣讀。

從長達四個多月多方的意見蒐集討論,這72則結論可以說千錘百鍊,各別的意見沒有出現在結論中,那是很正常的。參與這樣的會議,可以瞭解到農業的議題是如此的廣泛、複雜,個人的見解總是片面的時候居多,那是不足為奇的。

***************************

全國農業會議(二)  小農與企業

印象深刻的兩點。

第一天永續分組討論時,有一段寫道:「推動規模化、集中化之經營模式」。

主持人農委會李退之副主委一看到,馬上就說,這一點可能會有很多人有意見,建議拿掉。

前瞻組本來有「建構農民/農民團體/農企業三者間之合作架構」這樣的文字。在第二天上午討論時,因為有人提議,改為農民團體轉變為農企業(大意如此)。

下午最後的綜合討論上。主婦聯盟生活消費者合作社許秀嬌前理事主席(分組時在幸福組)發言表示不妥,她舉合作社為利,那是聯合國認可的、應該發揚的組織,若轉化成農企業,就喪失合作社的本質(大意如此),因此推翻了上午的修改。

為兩位鼓掌。

***************************

全國農業會議(三)   對應氣候變遷

 

本網的會議73項總結論已經出爐:

這73項的文字相當精要,不少地方可能需要進一步解釋。

以「永續」第6條為例,文字是「精進農業氣象災害預警與坡地智慧監測治理,普及教育宣導,強化農業的生產環境與防災能量,保護農漁山村;系統性地進行臺灣農法的調查研究與應用,佈建多樣化的農業耕作系統,厚植農產品供應韌度;全面建立適應氣候變遷的農業生產模式及調適策略」。

最後的一句,「全面建立適應氣候變遷的農業生產模式及調適策略」,其實在分組會議的結論時是「引導適應氣候變遷的農業生產模式與消費習性」。這應該是根據我的發言濃縮而成的。

氣候變遷對農業影響很大,可是農業部門本身所釋放的溫室氣體也佔了約25%。因此除了對應氣候變遷,農業部門本身也應該負起減緩氣候變遷的責任。

根據本圖,農部門要減少溫室氣體釋放,可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改變農業生產方式,例如減少農藥、減少耕犁可降低二氧化碳釋放,減少氮肥可降低氧化亞氮釋放,水稻曬田可減少甲烷釋放。

圖中改變物種品種有兩種作法,改變物種就是引進作物,溫度越來越高,這在溫帶國家較沒問題,因為有許多熱帶作物可選。熱帶國家會比較困難。越來越乾,可以找更耐旱的作物,月淹水地區找越耐濕的作物。改變品種就是同一樣作物,透過引種、育種,培育出抗逆境的品種。

育種不是兩三天的事,通常要十年左右。因此不能臨陣磨槍,現在就開始要做全面性的抗逆境種工作。

另一是消費者改變飲食習慣,例如少肉多豆既可維持蛋白質攝取,可以大幅度減少溫室氣體釋放。

以上兩點是消極的方法,積極的方法是直接把大氣二氧化碳固定成有機質,封存於土壤當中。這就是法國千分之四倡議所講的。有機生態農法加上減少耕犁、覆蓋作物等再生式農法,就是最佳選擇。

附加一句,「系統性地進行臺灣農法的調查研究與應用」這句是根據立法委員蔡培慧在綜合討論時的發言加上去的。

************************

全國農業會議(四)  有機農業


上下游記者劉怡馨小姐報導全國農業會議,寫入了我對於有機農業的發言。真是感謝。

仰山基金會在游錫堃前院長帶領下,從2011年開始推動有機農業的立法工作,終於在今年5月30日經總統簽署通過《有機農業促進法》,並將於一年後實施。

經過兩個月的籌備,仰山基金會於8月7日舉辦「2018有機農業論壇」,討論促進法應如何實施。論壇結論經過七次修訂,游前院長提出28條具體建議,於9月3日送請農委會參考。

可是全國農業會議的詳細籌備早已完成,所提出的論資料沒有能夠吸收有機農業促進法的內涵,實在可惜。農委會在接到游前院長的有機農業論壇具體建議後,就臨時放在永續組,由我在討論時發言,略加說明。

但論壇的28條內容相當廣泛,許多條並不在永續組所關照的範疇內,文字太多也無法一一列舉,因此我才建議予以簡化,加入「依據有機農業促進法擬定推動方案,達到永續農業經營管理目標」,這已經納入總結論第15項。https://open6.c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open6_news&id=118

以下說明這第15項的內涵。

要確保農業能永續經營,除了「保育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外,還得認清現行99%的農業生產方式對於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的破壞是相當嚴峻的,而基於生態循環的有機/友善農業,是在生產的同時,將環境的傷害降到最低,而其最高境界,還能夠積極地將大氣中二氧化碳有效地以有機質的型態固定在土壤,減緩全球暖化,也讓健康的土壤能支撐農業的永續經營。

有機農業促進法第一條的立法目標:「為維護水土資源、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促進農業友善環境及資源永續利用」,這與永續組所提出的問題、討論重點有很大的關係,若促進法能好好地實行,就可以大部份達成永續議題所揭櫫的「保育促進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確保農業永續發展」。

(其實實施有機農業促進法,讓全民能夠得到健康食物,讓農地恢復健康,可以在缺乏農藥化肥的候石油時代,農 場仍有生產力,確保農糧自主,這是安全組的課題,所以我再第二天上午的討論時間,也提議增列「實施有機農業促進法,以健全農產品安全體系,促進優質農業生產與消費」。不過並沒有被列入總結論,可能是因為已在永續組框住有機農業促進法的關係。)

這回答子題一之ㄧ的「如何強化農業永續的作為」,以及子題三之二的「如何兼顧生態保育與農業發展」。

針對子題一之三的「促進林業永續經營」,有機論壇建請辦理林下生態農場經濟之生態影響評估,在符合生態平衡及養分循環之原則下,推動有機蜂蜜、林農等林下經濟模式。(論壇建議第7條)

關於子題三之ㄧ的「生態補償機制」,將來施行《有機農業促進法》,農委會擬定「有機農業促進方案」時,將針對轉型有機農業生產與維護生態保育給予獎勵及補貼。

關於子題三之三的「循環農業」,有機論壇建請積極協助各縣市政府設置有機畜產區、有機農牧專區,以利有機畜牧及有機農漁牧綜合經營之發展。(論壇建議第4條)

建請設置有機農業堆肥場及有機農業廢棄物發酵設備,進行有機肥料製作及綠色能源產出,以利友善環境及資源永續利用。(論壇建議第11條)

生物多樣性包括森林、水域與農業生態系三大領域,這三大領域的保育都與農業有關。建請在前述促進方案中,考慮先後次序,由淺山逐漸推廣至平原、河川上游先於河川中下游、集水區水源農場優先(論壇建議第8條)。這就有助於子題二之ㄧ的「保育棲地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

此外,有機論壇建請行政院督促原民會,訂定原鄉有機農業發展中長期計畫,對原住民保留地之宜農地,獎勵其種植原住民傳統作物,畜養原住民傳統畜產,並積極蒐集、保留原生種源。(論壇建議第9條)

在重要研究項目,有機論壇建請國內學術研究機構及公私立大學開辦農業生態學、土壤生物學等新興學門研究與教學。(論壇建議第18條)

****************************

全國農業會議(五)  遺傳資源


總結論第15項: 「建立土壤生物及動植物之國家種原蒐集、保存及利用之法規與制度,培育保種專業人才;強化種原特性研究,獎勵民間投資遺傳資源保育及開發,建立回饋制度,擴大遺傳資源維護與利用」。

關於這一項,我在第一天永續分組的討論時間,也提建言如下:

我國的遺傳資源歷經百多年來外的採集,仍然還有相當多的生物尚未被開發。其中尤以土壤內的生物為最,包括原核生物、真菌、菌根菌、原生生物、線蟲屬、線蚯、緩步動物、粘管目、蟎、等足目、倍足綱、蚯蚓等,大多未經過研究,建議成立「土壤生物學」學門,加緊研究,不但可能從中發現新化學物質,也有助於研發迅速恢復土壤健康的方法。

根據生物多樣性公約,遺傳資源蒐集需要考慮國家主權、知情同意、利益分享等原則。根據此原則,2006年我等曾經受農委會委託,草擬《遺傳資源法》草案,可惜並沒有進一步的立法動作。2007年受原民會委託,草擬《原住民族傳統生物多樣性知識保護條例》草案,雖送入立法院,但2009年政黨輪替後被退回至今未提。建議重啟立法工作。

 

原住民族傳統生物多樣性知識保護條例」草案: http://tk.agron.ntu.edu.tw/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