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技提昇糧食供應,因此世界人口遽增,提昇醫療水準,因此人類壽命延長。然而亮麗科技的施行卻產生嚴重後果,包括環境破壞、極端氣候,各種慢性病罹患年齡越來越低。這些事件層出不窮,將來人類難以生存,因此聯合國前年通過永續發展目標,希望引導國際社會透過行動,來達到更美好的世界願景。
拜農業科技與貿易之賜,這幾十年來國人大致上可說豐衣足食,美食的令名大家也引以為傲。不過,多數人卻不知道,農業是造成人類文明難以永續的原因之一,而有機農業正是讓大家得到永續健康與生活的重要手段。
近代農業如何傷害環境與健康
近代農業透過化學肥料與農藥提高糧食生產力,卻也傷害到環境與人體健康。化學肥料放到土壤,除了農作物吸收,一大部分的氮肥轉化成氧化亞氮揮發到空中,氧化亞氮會導致氣喘與其他呼吸道疾病,也成為溫室氣體。在全球暖化上,整體農業部門約「貢獻」了四分之一。
另外一大部分的肥料滲到地下水,飲水中的硝酸態氮可能造成藍婴症,不過更嚴重的是與畜牧業的廢水一樣,養分會促進河流、近海水域中藻類繁殖,死藻大量沉積,其分解導致缺氧,形成優養化現象。水域缺氧使得漁類難以生存。
農藥的危害就更加嚴重。農藥的使用使老鷹、蜜蜂在內的許多動物消失,農藥會傷害土中眾多生物,因而影響土壤生態。
聯合國的報告指出,農藥不但危害生態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很大。研究顯示長期吸收農藥與癌症、阿茲海默症、巴金森症、賀爾蒙干擾、發育障礙、不孕症等有關。此外神經系統也可能因長期吸收農藥而受損,導致記憶力或肢體協調力減退、視力或活動力下降、兒童自閉症等。受害者以農業工作者、農場周遭居民、原住民、孕婦與小孩等最為嚴重,但消費者也可能受害而不自知。
農藥殘留標準下隱藏的風險
各國政府都會對食物的農藥殘留設下允許值,我國農藥會超標的農產品約5%。官方的說法是,食物中農藥殘留只要不超標就表示安全。其實這種說法昧於二個事實,1.
有些農藥在低於安全允許值的濃度下,具有環境賀爾蒙的作用,長期攝入會干擾內分泌而引發慢性病。2.數種農藥同時存在食物中,吃下肚可能會產生雞尾酒效應,即使每種都不超標,但合在一起的作用會不會有害健康,政府根本還不能確定。
城市人雖然遠離農藥使用區,但所攝取食物,尤其蔬果經常帶有多種農藥的微量殘留,禽畜魚類產品也因飼料、水源等含有農藥而累積體內。這些農藥的雞尾酒效應與環境賀爾蒙效應,我們都還沒有很清楚,也可能是近年來慢性病流行的原因之一。加工食品中的防腐劑、人工香料與色素、保色劑、膨脹劑等也有類似的情況與風險。
有機農產品與人體健康
國內媒體有過這樣的標題,「研究:有機食物沒有更營養,無益健康」,這是嚴重的誤導。媒體根據的是2012年一篇統合分析多篇比較研究的論文,論文的標題是「有機食物有比慣行的更安全更健康嗎?」,媒體省略問號,情況就完全不同。
很多學者研究比較過慣行與有機食物的營養狀態。根據數以百計的論文,進行統合性分析的報告至少有9篇,這9篇有6篇的結論認為有機食品更營養,3篇則說沒有(文獻來源)。可是仔細看整篇論文,才能瞭解各種成分的比較結果。我們把這九篇論文做詳細的整理,分成壞成分的以及好成分的比較圖(圖1),很清楚的看到,慣行食物含壞成分的可能性(如農藥)較大,有機食物含好成分的機會比較多,特別是總酚類等,這連認為有機沒更營養的論文(標紅色)也都認同。而總酚類具有抗氧化作用,是有其營養價值的。
圖一,有機與慣行食物中特定成份多寡的比較,資料來自九篇統合性比較論文,紅底者的一般化結論認為有機食物沒有更營養,黃底者認為有。但本圖指出,連紅底的論文都指出有機食物某些好成分較多,某些壞成分較少。
所以我們可以得到的結論是:有機食品所含的有害物質較少;若干有益健康的物質較多。
進一步講,有機農業不但有助於小我的健康(身體),更可維護大我的健康(環境)。
有機農業與永續生存
現在的農業生產力雖然旺盛,卻是靠化學肥料與化學農藥撐起來的。老農都知道,沒有這兩種資材,就無法生產糧食。現代農業是基於石油的產業,因為透過石油製造出化學肥料以及化學農藥;大型農機更是吃油很兇。但石油用了就沒有,高石油價格時代來臨後,農藥化肥的價格就會拉升到農人買不起,屆時無法生產糧食,人類文明就難以永續經營。
還沒使用化肥農藥之前,農業已經過了上萬年。那為什麼近百年來反而仰賴農藥化肥呢?原因在於施用農藥化肥,把農地上下的好菌益蟲都殺光,剩下來的都是頑強的壞菌害蟲,農地已經死掉了。這些壞菌害蟲充斥整個農場,死掉的農地不再能自行製造肥料,因此不施化肥作物就長不好;即使長得出來,沒有農藥,作物也會被害蟲吃光光。一旦用了化肥農藥,就好像吃鴉片上癮,要改過來是很痛苦的。
健康的農地為甚麼不用農藥化肥也可以有收成呢?重點就在好菌益蟲。健康農地充滿了種類繁多的生物,包括密佈的微生物、較大型的動物、以及多如牛毛,眼睛看不到的微小動物。對人類而言,土中生物主要的功能在於透過循環利用,製造、提供養分。
不僅如此,菌根菌依附在作物根系,可幫忙根部吸收更多養分。最近的研究更指出土中微生物還有助於農作物的抗病抗蟲,更不用說農地上面各式各樣可以防除害蟲的天敵了。這些眾多的生物可以幫忙製造養分、吸收養分與抵抗病蟲害,可以說是農民的「免費長工」。若農地的循環養分不足,還可以外加有機堆肥,堆肥也是由益菌幫忙農民製造出來的。有了免費長工,在沒有化肥農藥的情況下仍可以生產糧食。
士工商要支持本土有機農業
有機農業對我國更為重要,原因是我們的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七成仰賴進口。國際糧價會隨著石油價格變動,當開採石油的成本越來越高,農藥化肥也會跟著越來越貴,作物生產與長途運輸的成本上升,穀物價格勢必會高攀,穀物出口國更可能因為將穀物轉作生質能源而不外賣。屆時我國必須仰賴自己生產。麻煩的是,我國的農地長期受農藥化肥的戮傷,到時候農人無法買到足夠的農藥化肥,我們再也生產不出糧食了!進口與生產都有問題,我們會面臨缺糧的窘境,暴動搶糧會成為常態;不要說農業了,國家都無法維持下去。
所以有必要把慣行農業全面轉型到有機農業,讓全國農環境恢復健康,國家社會才能永續經營。新通過的《有機農業促進法》就把有機國家當作目標。然而農人生產糧食,還得消費者的配合才做得下去。若消費者的意識沒有抬頭,不主動去要求有機食材,農民就缺乏動力去轉型。
消費者的選擇與支持
消費者吃有機食材有助健康,可是若購買的有機食材是進口的,那麼對國內農業的轉型一點幫助都沒有。所以為了支持農民做有機來恢復土壤健康,將來才有食物,消費者全面支持本土有機農業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不使用農藥化肥,仰賴生態循環的農法,在各國有不同的稱呼,例如德國的生物動力農法、法國的生物農法、英美的有機農法、日本的自然農法、澳洲的樸門農法等等。不過為了方便起見,國際上同意用有機農法來通稱。
留意有機驗證標章
為了取得消費者的信心,我國與許多國家一樣,都立法規定經過第三方驗證(驗證公司),才能夠用「有機農產品」的名稱上市。
消費者到有機商店或者設置有機專櫃的超市購買,一定要認清有機驗證標章(圖2),因為所謂的有機商店,通常也會擺上非驗證的產品。除了看標章,也要檢查原料來源的標示,盡量購買使用國產有機原料的有機加工食品。「台灣製造」指的是國內加工,但原料可能是進口的,特別要留意。
圖二,「有機驗證標章」採雙章制,有機標章(藍框)與驗證標章(其餘)並列。驗證標章目前有14家通過政府認證。現行的有機標章有CAS紅色字樣(右藍框內),但即將廢除改用左邊藍框內的。轉型期農產品可以用驗證公司的標章或類似的標章,但需要註明轉型期。
支持有機農民的友善管道
除了驗證的有機產品外,不少實施各類有機農法的小農並沒有申請驗證,他們的產品雖然沒有貼有機驗證標章,但是消費者還是有其他管道來購買。
第一個管道是個人直接認識農友,確認他的農場也是施行某種有機農法,因而直接向他購買或網購,不需要看驗證標章。有幾個方式認識這樣的農友,例如透過人或網路介紹,或者逛小農市集與農友直接對談瞭解其操作農法,最好再找機會親自到農場參觀,由農場的環境的生物多樣性來判斷。《好農業,是最好的醫生》這本書就鼓勵多參觀有機農場、多吃農場出品的食物,理由是各種形式的有機農場沒有使用農藥化肥,微生物的多樣性很高,經常接觸有助於維持腸道好菌種類的多樣性。
第二個管道是社群(區)支持型農業(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由一群人集合起來,以集體的方式來找到好的農產品。透過群體中或者雇用可靠的人,找到可靠的農場來訂出契約,讓農場能安心進行有機農法。這樣的集團可大可小,比較大的例如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該合作社採會員制,出售給社員的產品,有些貼了有機驗證標章,但有些沒有貼,是合作社的農務人員親自到生產基地,確保農場用合作社認可的農法生產,因此社員不需看到有機標章,也可以有信心買到環境友善的農產品。
「社區菜市長」是新的產銷管道,由一個組織或某農會媒合可靠農場以及有心消費者,約百名消費者設一位菜市長。所有菜市長與農場一起討論訂出契約,農場每週上網告知可供應哪些食材,消費者上網勾選,然後各農場固定時間送貨到組織或農會,各菜市長前往取貨回到各地讓消費者領取。
第三個管道是民間團體與有機農民合作,為了生態保育、健康食物的目的進行有機農法,然後張貼民團自訂的標章。一般人信得過的民團來做這樣的事,雖然沒有經過驗證,但也是比較可靠的。
只有士工商全力支持有機農業,讓免費的長工回來,農地才有辦法恢復健康。大我的環境健康回來了,將來石油短缺時農業生產才能持續,社會才能安定。
************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