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郭華仁 2020 小心新型的「基因沉默」殺蟲劑。 觀點種子網20201007。 http://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article20201007.html
觀點種子網 回文章
小心新型的「基因沉默」殺蟲劑
殺蟲劑 基改公司推出可製造毒蛋白的殺蟲基改作物(Bt),害蟲吃作物會死掉。但是種過幾年後,害蟲產生抗性,Bt作物形同失效,基改公司的策略是讓作物多製造好幾種毒蛋白。 各國政府的把關只管各別毒蛋白的風險,多個毒蛋白一齊下肚,對人體有沒有甚麼「雞尾酒效應」就不知曉了。 基改公司最新的產品是推出基因沉默(gene-silencing)的殺蟲劑。這到底是甚麼? 基因沉默也就是RNA干擾術(RNA interference,RNAi),簡單地說,正常細胞的DNA基因密碼會轉錄出單股RNA,單股RNA再轉譯出蛋白質。 反之,RNAi就是合成外來雙股RNA,雙股RNA分裂成為單股RNA,這個外來單股RNA會找出細胞所合成的特定RNA,然後加以破壞,導致原來基因應該合成的蛋白質卻無法形成,形同基因沉默。 ※背景知識(基改作物) 基因改造作物就有這樣的例子,比較有名的是Innate馬鈴薯與Arctic蘋果。 Innate馬鈴薯這個基改作物沒有轉殖表現其他物種的基因,而是用RNA干擾技術把馬鈴薯製造酵素給關掉,降低天門冬醯胺與某些還原糖的含量,減少烤後丙烯醯胺的產生。 然而,其研發者後來出書《潘朵拉的馬鈴薯:最糟糕的基改作物》,指出這種基改馬鈴薯的健康風險。 https://www.facebook.com/warren.kuo.5/posts/10155494267516008 https://www.facebook.com/warren.kuo.5/posts/10155692667671008 基改蘋果Arctic其最大的賣點就是切片後不會褐化。基因沉默把會讓切片褐化的酵素給拿掉(圖),因此切很久後還能保持原來的顏色。可能是基於風險,麥當勞就不敢採用這種蘋果。 https://www.facebook.com/warren.kuo.5/posts/10155097786086008 圖,採用RNA干擾術的基因轉殖。 殺蟲基改玉米MON87411也是採用基因干擾術作出來的(圖)。不過干擾的作用不太一樣。 MON87411所轉殖的個基因中有一叫做dvsnf7,可以讓玉米全身細胞都會產生一個約僅240個鹼基的雙股RNA,切根蟲吃到MON87411的根,就會順便把這特定的雙股RNA吃進去。 切根蟲吃到這雙股RNA,會以為是病毒入侵,因此產生自衛反應,企圖要把虛擬的病毒消滅,方法是自行把snf7基因給關掉,結果不是關掉病毒基因,而是關掉切根蟲的重要基因snf7,因此切根蟲就會死掉。 然而消費者若吃下玉米中的雙股RNA,會有怎樣的健康風險呢?答案見;https://www.facebook.com/warren.kuo.5/posts/10154483901376008 ※「基因沉默」殺蟲劑 基改公司現在直接研發人工製造的雙股RNA來做為殺蟲劑,跑最快的是GreenLight Biosciences公司,年底就要向美國環保署註冊。 這家公司製作出來的雙股RNA只要噴施在茄科作物的葉片,科羅拉多金花蟲(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吃下去,雙股RNA進入金花蟲細胞內,關掉重要的基因,這害蟲就會死掉。 拜耳、先正達也都已在進行這新型農作物殺蟲劑的開發,此外先正達已在去年向美國環保署註冊蜜蜂的「食品添加劑」,這種雙股RNA產品是要用來殺死蜜蜂外部寄生蟲,蟹蟎。 Viaqua公司的雙股RNA產品則是要用來克制蝦類白點症病毒,預計32021年上市。 那麼,雙股RNA的殺蟲劑安全嗎? 在學術研究方面,2017年的統合分析指出,這類產品可能會直接影響到蜜蜂的基因表現。2019年的論文指出,蜂群內世代間會有這類產品的攝取與交換。 歐盟科學指導委會討論,學者同意因為人類知識尚為不足,這類產品對非目標物種有何影響,目前難以預測。 人類吸入這類產品,到底有何健康風險,完全缺乏研究。在其他哺乳類動物上的研究指出,雙股RNA在體內仍具活性,而且還會將某些基因加以「沉默」。 在2017年有研究發現雙股RNA殺蟲劑在哺乳類動物細胞會引起過敏反應。(基因沉默的基改作物有何健康風險,詳前段的四則臉書貼文) 因此,這類產品的上市使用,需要有法規上的管理,而且應納入獨立的、透明的健康與環境風險評估,包括其可能的長期風險。這些產品也需要等同基因改造產品一樣地標示。 報導:https://foe.org/news/gene-silencing-pesticides-pose-new-risks-to-health-environment-and-farmers/ 詳細請參考報告:https://1bps6437gg8c169i0y1drtgz-wpengine.netdna-ssl.com/wp-content/uploads/2020/10/RNAi_FullReport.pdf
殺蟲劑 基改公司推出可製造毒蛋白的殺蟲基改作物(Bt),害蟲吃作物會死掉。但是種過幾年後,害蟲產生抗性,Bt作物形同失效,基改公司的策略是讓作物多製造好幾種毒蛋白。 各國政府的把關只管各別毒蛋白的風險,多個毒蛋白一齊下肚,對人體有沒有甚麼「雞尾酒效應」就不知曉了。
基改公司最新的產品是推出基因沉默(gene-silencing)的殺蟲劑。這到底是甚麼?
基因沉默也就是RNA干擾術(RNA interference,RNAi),簡單地說,正常細胞的DNA基因密碼會轉錄出單股RNA,單股RNA再轉譯出蛋白質。 反之,RNAi就是合成外來雙股RNA,雙股RNA分裂成為單股RNA,這個外來單股RNA會找出細胞所合成的特定RNA,然後加以破壞,導致原來基因應該合成的蛋白質卻無法形成,形同基因沉默。
※背景知識(基改作物)
基因改造作物就有這樣的例子,比較有名的是Innate馬鈴薯與Arctic蘋果。 Innate馬鈴薯這個基改作物沒有轉殖表現其他物種的基因,而是用RNA干擾技術把馬鈴薯製造酵素給關掉,降低天門冬醯胺與某些還原糖的含量,減少烤後丙烯醯胺的產生。 然而,其研發者後來出書《潘朵拉的馬鈴薯:最糟糕的基改作物》,指出這種基改馬鈴薯的健康風險。 https://www.facebook.com/warren.kuo.5/posts/10155494267516008 https://www.facebook.com/warren.kuo.5/posts/10155692667671008
基改蘋果Arctic其最大的賣點就是切片後不會褐化。基因沉默把會讓切片褐化的酵素給拿掉(圖),因此切很久後還能保持原來的顏色。可能是基於風險,麥當勞就不敢採用這種蘋果。 https://www.facebook.com/warren.kuo.5/posts/10155097786086008
圖,採用RNA干擾術的基因轉殖。
殺蟲基改玉米MON87411也是採用基因干擾術作出來的(圖)。不過干擾的作用不太一樣。
MON87411所轉殖的個基因中有一叫做dvsnf7,可以讓玉米全身細胞都會產生一個約僅240個鹼基的雙股RNA,切根蟲吃到MON87411的根,就會順便把這特定的雙股RNA吃進去。 切根蟲吃到這雙股RNA,會以為是病毒入侵,因此產生自衛反應,企圖要把虛擬的病毒消滅,方法是自行把snf7基因給關掉,結果不是關掉病毒基因,而是關掉切根蟲的重要基因snf7,因此切根蟲就會死掉。
然而消費者若吃下玉米中的雙股RNA,會有怎樣的健康風險呢?答案見;https://www.facebook.com/warren.kuo.5/posts/10154483901376008
※「基因沉默」殺蟲劑
基改公司現在直接研發人工製造的雙股RNA來做為殺蟲劑,跑最快的是GreenLight Biosciences公司,年底就要向美國環保署註冊。 這家公司製作出來的雙股RNA只要噴施在茄科作物的葉片,科羅拉多金花蟲(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吃下去,雙股RNA進入金花蟲細胞內,關掉重要的基因,這害蟲就會死掉。
拜耳、先正達也都已在進行這新型農作物殺蟲劑的開發,此外先正達已在去年向美國環保署註冊蜜蜂的「食品添加劑」,這種雙股RNA產品是要用來殺死蜜蜂外部寄生蟲,蟹蟎。 Viaqua公司的雙股RNA產品則是要用來克制蝦類白點症病毒,預計32021年上市。
那麼,雙股RNA的殺蟲劑安全嗎?
在學術研究方面,2017年的統合分析指出,這類產品可能會直接影響到蜜蜂的基因表現。2019年的論文指出,蜂群內世代間會有這類產品的攝取與交換。 歐盟科學指導委會討論,學者同意因為人類知識尚為不足,這類產品對非目標物種有何影響,目前難以預測。
人類吸入這類產品,到底有何健康風險,完全缺乏研究。在其他哺乳類動物上的研究指出,雙股RNA在體內仍具活性,而且還會將某些基因加以「沉默」。 在2017年有研究發現雙股RNA殺蟲劑在哺乳類動物細胞會引起過敏反應。(基因沉默的基改作物有何健康風險,詳前段的四則臉書貼文)
因此,這類產品的上市使用,需要有法規上的管理,而且應納入獨立的、透明的健康與環境風險評估,包括其可能的長期風險。這些產品也需要等同基因改造產品一樣地標示。
報導:https://foe.org/news/gene-silencing-pesticides-pose-new-risks-to-health-environment-and-farmers/
詳細請參考報告:https://1bps6437gg8c169i0y1drtgz-wpengine.netdna-ssl.com/wp-content/uploads/2020/10/RNAi_FullReport.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