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應經濟日報邀稿,在2020-11-17日「農食循環經濟的系列報導」中登刊,文章略作縮減,並改標題為:
生態農業 找出發展癥結擬定對策。
以下為原稿 |
面對近代文明所帶來各種巨變的挑戰,聯合國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並於2016年正式啟動,期能帶領各國施政,來避免全球危機。我國行政院與立法院都設置委員會,政、學與民間也成立永續發展目標聯盟,展現各界的重視。
農食產業既是人民基本生活之所賴,在近代也成為重要的經濟活動。雖然營養失調、貧窮人口、鄉村凋零、難以永續等窘境都是農業面臨的危機,然而農業製造諸多問題也是導致扼殺發展的元兇,這包括能源過度使用、溫室氣體排放、空氣汙染、水域優養化、生態破壞,與農藥引發的健康問題等。
有鑑於此,聯合國系統近年提倡用擴大生態農業來減少其負面衝擊,來助力於達到永續目標。生態有機農業的功能有多個面向,其中之一是循環經濟,具體而言,分養分循環與碳循環兩方面。
我國每年進口約八百萬噸的玉米、黃豆與小麥來養活眾多人畜,人畜排遺所含的氮、磷、鉀投入本土,年年累積下來的數量極為驚人。動物排遺與農用化肥將氮、磷、鉀帶入水域造成優養化,是近海資源枯絕的主要原因之一。生物氮會以氨氣、氧化亞氮的型態釋放到空中,氨與空氣微粒結合成PM2.5,危害人類健康,氧化亞氮的溫度氣體效應是二氧化碳的三百倍,加劇氣候變遷。
生態農業講求仰賴養分循環、生態平衡提供農作物足夠的養分來生長,以及更好的抵抗病蟲害能力,而不需用到消耗化石能源所製造的農藥化肥。巴黎氣候高峰會上,法國提出千分之四倡議,認為正確的農法可以有效地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以有機物的型態
封存於土壤,藉此壓抑碳循環,有助於防止氣候危機。地產地消當然也可降低農食系統的碳排放。
但是生態有機農業的進展相當緩慢,我國與全球的驗證有機耕地面積至今都還不到2%,若不瞭解其癥結,擬定對策,然後快速地施行,就難以履行聯合國設定的在2030年達到目標。
推生態有機最大的癥結在於多數學者、官員、農業從業者與消費者囿於既定的觀念,一時難以轉變,再者農家由慣行轉到有機,前幾年產量低落難以維持生計,消費者也因有機食物較貴而不願用購買來支持。
有機農業促進法的目標就是要解決這些難題,然而徒有法律仍然不足,施政的決心與手段相當重要,而其要訣在於預算、政策的轉型,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政府一方面鼓勵有機資材,另一方面卻仍然資助農民購買化肥,繼續放寬農藥的使用,注定轉型難以邁開腳步。跨部會的議題若無法適當協調,轉型效率必然大打折扣。「真實成本會計」除非逐步實施,無法彰顯慣行農業的隱藏性成本而反映於售價,勢必拖累永續發展目標的達成。
我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