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1-12-28)參加農委會「農業淨零排放策略系列座談」的農糧產業焦點座談會。
座談會簡述
因應氣候變遷危機以及國際上零排放要求的變局,農委會今年九月設立專門辦公室來因應,並於年底舉辦27場全國巡座談會、在會內舉辦多場產業焦點會議,也進行公民網路參與,透過各界提供意見,冀能在明年初全國總結會議提出「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具體的政策作法。
今天的座談是就農糧產業邀集學者、專家與產業界計16位,以及農委會所屬各單位人員列席,好幾位農業改良場場長也都親自參與。所討論的內容聚焦在「減量」、「碳匯」、「循環」,其他的議題如「調適」、「綠能」則因時間限制而無法顧及。
由於農業在氣候調適與淨零排放的內容相當大,龐大的題目難以在一次的座談內談清楚,因此劃分產業領域與議題範疇來舉辦座談會是比較實際的作法。不過,雖然內容龐大,但各主軸與各議題其實常是一體的部分,若以切割的方式分別討論,可能會有顧此失彼的缺憾,這需要在總結會議前慎重地整理各方的意見。
一般性意見
我在會中提出一般性意見以及各議題的實質意見。以下是針對氣候調適與淨零排放的整體性所提一般性的簡短發言,做較詳細的說明:
首先,氣候調適與淨零排放這兩者是互為因果,農業活動排放溫室氣體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因之一,而暖化導致氣候變遷則回頭危害農業生產。減少農業排放與增加土壤碳匯的操作又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恢復土壤健康,這有能夠提高作物對極端氣候的韌性。因此在討論「減量」、「碳匯」的同時,也不可忘掉其在「調適」上的貢獻。就算在減量、碳匯上沒有那麼明顯,恢復土壤健康的操作仍然可以增強農作物的生長,在對應極端氣候上會有所好處。
其次,「食」與「農」需合併考量。過去我們把Food
and Agriculture翻譯作糧農,在字義上切割掉消費者的重要性,「食農」會是更周延的說法。目前國際上有時候還會把「食農
系統」簡稱為Food
System,也有認為食物可以連接農業生產與消費者兩端的意涵。在這樣的考慮下,一般在計算農業部門的排放,都會包括食與農兩方面,因此會合併「農場內」排放與「農場外」排放,糧食的運輸與食品加工運輸、廚餘的處理等農場外排放都還算在農業或食農系統上。也只有這樣認定,農部門談「地產地消」才師出有名。一般認為全球農業溫室氣體排放約占來自人類活動總排放的25%,但我國把農場外的排放切割在外,因此才會有農部門排放量佔比相當低(2.22%)的結論。
還有,進行食農教育來推展有機/友善產品銷路時,需要放在「低碳/減碳生活」的整體性框架上進行,這是因為飲食習慣只是生活習慣的一部分,只講求飲食的低碳/減碳,而切割其他生活上的新生活態度,那麼,說服力的力道就會有所不足。
再者,農委會提出「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的調適策略與行動計畫,這顯示出體認到了農業生產與農業生物多樣性環境的不可切割。因此在討論有機/友善環境農法時,需要注意到現行有機/友善農法仍然不盡完善,仍多有不考慮農業生物多樣性者,或者對土壤環境仍不夠友善者,這對於減排、碳匯是有所不足的,因此需要積極探討有機/友善農法中各操作項目與減排、蓄碳的量化關係,才可能提升有機/友善農法的水準。而農藥減半、合理施用化肥等操作對土壤生物多樣性仍舊有所影響,仍不利於減排、碳匯,其合理化使用只能當作慣行農法朝向有機/友善農法轉型的過渡階段,因此需要有過渡時限的設計。
兩點感想
關於「減碳/低碳生活」,這呼應了游錫堃院長所提的有機生活。在2011年年底游錫堃院長開始帶領仰山基金會與幾位學者研擬有機農業促進法律,在推動的過程中,他曾經表示不但農業要有機,我們也需要推動「有機生活」。我對有機生活的詮釋是:有機生活就是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都要秉持有機四原則,即健康、生態、公平與謹慎。在氣候變遷淨零排放的年代,有機生活也要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做到減碳/低碳的要求。
會中不少委員都提到30年達到有機國家目標。實際上我們的草案中的確有三十年達到有機國的條文,不過在2018年立法院通過的版本只剩下「以發展有機國家為目標」幾個字。當時我們是有點失望,不過游院長告訴我們,先求有再求好,現在蔡英文總統已宣告2050年到達到淨零國家,這又讓我們30年的有機國願景得到了新的動力。全國轉型有機不是可不可能的問題,而是必然須要的,這回應我2012年參加台灣法學會研討會所做的報告題目:有機農業的必然與實現。
********
另參考:
1. 2021
氣候變遷下的永續解方:「泛有機農業」與「未來餐桌」。
https://greenmedia.today/article_detail.php?cid=23&mid=477
2. 2021
風雨同舟的農業與氣候變遷,土壤有機質是減緩全球暖化關鍵。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70280
3. 2012 有機農業的必然與實現。
http://seed.agron.ntu.edu.tw/organic/draft/org2012050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