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郭華仁 2022 正視農藥雞尾酒效應。觀點種子網20221202。
http://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article20221202.html

觀點種子網        回文章                                                            a05.gif (1361 bytes)台大種子研究室

正視農藥雞尾酒效應

先寫部分結論:許多科學證據指出,歐盟官方也承認,幾種農藥合在一起,其毒性可能具有加乘的效果,就是有所謂的雞尾酒效應。農藥雞尾酒效應的檢測相當複雜,然而已有試驗方法問世。不過要等官方接納這樣的風險評估方法,來對雞尾就效應進行評估,重新建立對消費者安全有保障的殘留容許量,這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消費者要盡量選擇有機食物,來降低農藥的風險。

前言

食藥署在2022/11/11895期的《藥物食品安全週報》中,有這樣的一句話:

「依據目前國內外相關研究顯示,一般食品在多項微量農藥殘留濃度下,並不會加乘毒性,也不會產生另一種更毒之物質,亦即發生雞尾酒效應的風險極低。因此,目前世界各國對於食品中農藥殘留的管理,仍是依個別農藥來制定殘留容許量標準」。https://www.fda.gov.tw/Tc/PublishOtherEpaperContent.aspx?id=1430&tid=4107&r=1876434804

世界各國目前仍然依個別農藥來制定殘留容許量標準,並未考慮其雞尾酒效應,這個陳述是對的。

但是國內外相關研究顯示,農藥雞尾酒效應的風險極低?這與我看過的文獻有一段很大的差距。

★沒看過農藥具有雞尾酒效應的文獻,並不代表就沒有。★

 

(一) 英國

英國土壤協會在2019年出版了長達35頁的報告,指出農藥雞尾酒效應如何危害人體與環境的健康:Soil Association 2019 The Cocktail Effect: How pesticide mixtures may be harming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https://www.soilassociation.org/media/19535/the-pesticide-cocktail-effect.pdf

其中,引用文獻第62-67篇都指出農藥雞尾酒效應對人體細胞與組織的危害,第68-77篇是對於哺乳類與其他動物的影響。

報告指出,英國現行農藥監管體系與各國相同,只是針對單獨農藥進行評估,沒有考慮雞尾酒效應來制定農藥殘留允許值,因此無法有效的維護人體與環境的健康。

文中表示近十年來,關於農藥雞尾酒效應的檢測方法已經陸續出現,參考:
(1) Kienzler et al., 2016 Regulatory assessment of chemical mixtures: Requirements, current approach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RTP, 80: 321-3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3230016301337

(2) OECD 2018 Considerations for Assessing the Risks of Combined Exposure to Multiple Chemicals, Series on Testing and Assessment No. 296, Environment, Health and Safety Division, Environment Directorate, OEDC. http://www.oecd.org/chemicalsafety/risk-assessment/considerations-for-assessing-the-risks-of-combined-exposure-to-multiple-chemicals.pdf

(二) 美國

美國的情況也是一樣。環保署總督察室(OFFICE OF INSPECTOR GENERAL)2017621日出版報告,列舉該署應改進的各項農藥管制措施《EPA Can Strengthen Its Oversight of Herbicide Resistance With Better Management Controls》。

文中建議該署在核准農藥之前,應該評估不同農藥混合後,毒性是否有所加強,就是所謂的農藥的雞尾酒效應。https://www.epa.gov/sites/default/files/2017-06/documents/_epaoig_20170621-17-p-0278.pdf

其實美國民間的生物多樣性中心在2016年就提出報告,指責環保署忽略農藥雞尾酒效應的危險《Toxic Concoctions: How the EPA Ignores the Dangers of Pesticide Cocktails》。

報告中指出過去六年以來,四大農藥公司所提出的新藥註冊,其中超過三分之二都在專利申請書中陳列了新藥與其他農藥具有協同影響(synergism,就是說1+1>2,兩種農藥合併的毒性比起單獨的毒性相加還要大),然而環保署卻忽略不管。或許農藥公司檢送報告時「忘了」把這些證據給環保署吧。https://www.biologicaldiversity.org/campaigns/pesticides_reduction/
pdfs/Toxic_concoctions.pdf

(三) 歐盟

歐洲議會在2016年底出版委託報告「有機食物與有機農業攸關人類健康」。該文有一個重點值得注意,就是各國政府管理農藥的依據都來自鼠類的試驗,而且一次只試驗一種農藥,沒有考慮人類攝取的食物其實同時含多種農藥(意即雞尾酒效應沒有處理)。再者人腦遠比鼠腦要複雜許多,腦神經發育時(由胚胎到青年)也更脆弱,這些都是一般農藥風險評估試驗沒有考慮到的。https://www.europarl.europa.eu/RegData/etudes/STUD/2016/581922/
EPRS_STU(2016)581922_EN.pdf

不過歐洲食品安全署已在2014年組成委員會來檢討雞尾酒效應,2015年經承認對多種農藥同時存在的雞尾酒效應真的不清楚,並且公開徵詢各界的意見,2019年提出指南,期以發展出雞尾酒效應一致的檢測方法。https://food.ec.europa.eu/system/files/2021-03/pesticides_mrl_cum-risk-ass_action-plan.pdf

(四) 新檢測技術

2021年出刊的研究報告指出,官方的例行檢驗法,包括組織病理學、血清生化學等,可能看不出雞尾酒效應,但是採用多體學(Multi-omics)檢驗方法,只要60天就可察覺出不同,包括腸道與血液中的生化改變,以及肝臟基因功能的改變,這可能是表示開始要傷害到身體。學者認為體學研究的預測能力很高,官方的檢驗準則應該納入新世紀的研究利器。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3-021-01990-w

 

結論:

許多科學證據指出,幾種農藥合在一起,其毒性具有加乘的效果,就是有所謂的雞尾酒效應。農藥雞尾酒效應的檢測相當複雜,然而已有試驗方法問世。不過要等官方接納這樣的風險評估方法,來對雞尾就效應進行評估,重新建立對消費者安全有保障的殘留容許量,這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消費者要盡量選擇有機食物,來降低農藥的風險。

歐盟官方已經承認農藥雞尾酒效應的存在,並且積極尋求一致的檢測方法了,我國食藥署應該趕快跟進。在此之前,應該承認現行農藥殘留允許值的制定仍有科學方法上不足之處,提醒消費者小心;農委會也需要積極履行農藥減半的政策承諾,來降低農藥風險。

 

附錄

臉書的四篇報導:

(2017) https://www.facebook.com/warren.kuo.5/posts/10154430440106008

(2017) https://www.facebook.com/warren.kuo.5/posts/pfbid0HxGqCg8VkENjpkyu
Nhpo23zATahti5u6d6y9XYat3Ucfa3GQNh11jXE1b9gMthrel

(2018) https://www.facebook.com/warren.kuo.5/posts/pfbid0wCEbEA2yb
WeoapTk1kuE8C2hbiA7dgKidcDfqjWxe1aFb1KQ7rcGWYcopcEqY6kEl

(2020) https://www.facebook.com/warren.kuo.5/posts/pfbid02ZV9Rcnm2kounx4np
ZUhUwWTNNZLAHteVfZgWNaULLNVPLK7h1EkXsuxyPmH8nGa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