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郭華仁 1988 談專題討論。台大農藝(4): 29-39.
http://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seminar.html

觀點種子網        回文章                                                            a05.gif (1361 bytes)台大種子研究室

談專題討論

1988,06

  有不少的同學,抱著揚棄中學時代填鴨式學習方式的心情,進入大學,卻發現我們的大學教育竟也脫離不了啃教科書的巢臼。這還是少數科目教師嚴格要求之下,才不得不爾;多數的課程,大概臨考前背背筆記本就可過關。因此竟然有人平常不上課,也不自習,以為影印機就可以取代大學;大學對他們而言,只不過是在畢業證書上蓋章的機器罷了。當然這種人在台大只是極少數的例外,大多台大學生,莫不想在這座寶山裡有所收獲。從這個假設出發,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同學們聽課或自習,遇到問題,只有少數會到圖書館一本又一本地去尋找答案,通常不是丟著不管,就是馬上找老師或同學問,希望一下子就可以得到解釋。當然這樣做是節省了很多時間,可是又和中學有何不同呢?

  造成了這種意識上排斥拙劣學問方法,卻又在手段上無法揚棄之的矛盾心態,除了歸咎於修課太多以外,恐怕是因為過去的學習方式已成習慣,一時無法改變所致。要想徹底的改變,除了課程應合理地修訂,教師的教課方法宜加以配合外,主要的還是要靠同學們時常自我提醒,對學問建立起追根究底的習慣。不以老師所教,教本所寫為滿足,才有希望徜徉於學海的深處,領略其中的樂趣,而不致於白白浪費了人生最寶貴的四年。假如你的大學生活已過了大半,甚至於就要畢業了,卻還沒有領略出學問之道,那麼,惟一補救的方法,就是利用最後一年,好好地準備一學分的專題討論。

  所謂專題討論(seminar),從字義來說,乃源於拉丁文seminarium, 育苗床的意思(按semen 為種子),引申為培養智識之處。在大學裡,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由一群學生組成的非正式討論會。討論的題目由老師指定,每次輪流由一位學生主講他的研究新得,其它的人則參與討論。專題討論的優點, 除了讓教師能對各個學生的學習精神與能力進一步瞭解以外,主要的,還是學生本身可以從參與的過程,得到各方面的訓練。例如如何發掘問題、如何尋找相關的資料、如何將這些資料瞭解消化,去蕪存菁、如何由眾多的資訊整理出一些清晰的概念,甚至於創造出新的見解、如何將整理出來概念的形諸文字,並且在一定的時間內在眾人面前生動地表達、如何在別人的報告中找出問題,並且以簡潔的語言清楚地提出質問,又如何由別人的質問,在極短的時間裡立即給予充分的回答等。這些能力,不管畢業後從事什麼行業,都是勝任工作的必備條件。也就是說,專題討論的內容,雖然偏重於學術的探討,但是畢業後不再深造的同學,仍可以視之為職前教育的重要訓練。對於有志學術研究的同學,專題討論更是學習如何參與討論會的不二課程。討論會是學問家的家常便飯,提供為研究的動力,使研究者用心學問思考,並且經由參與者的辯論,達到心靈刺激的作用,來補充本身思有所不逮的缺點。

  既然專題討論優點這樣多,那麼如何準備,以達到其效果,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好課程猶如深埋的金礦,盲於方法,是無法從中獲得寶藏的。筆者主持大學部專題討論兩年以來,累積了一些看法,藉系刊發表,提供同學參考。研究所的專題討論,其性質與大學部者不同,特別是全體教師參與討論,已具有學術研討的功能,並非純粹教育的性質,因此不在本文描述的範圍。但對於自認大學時代未曾好好用功於專題討論的研究生,本文或許也可以提供一些消息。

  本系專題討論的形式,多年來皆是上學期自外文期刊選擇一篇研究報告,翻譯成漢文,然後以三十分鐘的時間報告論文內容,餘二十分鐘由聽講的同學提出問題討論。下學期則選定一題目,蒐集研究相關的論文,甚至於進行短期的實際研究、試驗,來形成對該題目一些具體的瞭解,然後書寫成文,而在課堂上提出報告,並且接受同學們的發問而加以答覆。由於兩者性質有不同,因此特就各學期如何準備加以介紹。

  選擇適合的研究論文,是做好上學期專題討論的重要關鍵。所謂合適,不外文章的長短深淺適中。長短較好取拾,深淺則因人而異;程度較高的同學,可以掌握內容較深的論文,但必需在演講時多下功夫,以免聽者無法跟進,喪失專討的意義。內容的深淺與論文的好壞並沒有絕對的關係。好的論文通常論理清楚,設計巧妙,每能有獨創的觀念、結果或技術,而有所貢獻於人類的智識。這類的文章,拿來做專題討論的題目,自然容易生動引人。反之,內容平凡了無新意,不但聽者不耐,就是報告的人也會如坐針氈,分秒難捱。甚至於不少論文在方法、推論上錯誤,除非用來做錯誤示範,而在演講時加以批評,否者還是不選為妙,以免誤人。當然大四的學生可能尚未培養出選擇優良研究報告的品味,通常可由指導老師提供。但是我還是以為由學生自己尋找,再讓老師評定最為上策。畢竟學習如何選擇也是專討訓練的一環。人生之中有待自己做出正確選擇的事情太多,此時正是培養選擇能力的良好機會。假如自己有了方向,自然可以由期刊索引找出相關的研究報告;否則就整本期刊大略地翻閱。一個星期下來,大概也會對現行學術界的研究產生一些概念。找一些標題吸引你的論文,大略地看一下摘要、前言及結論,就會對該篇文章有概略的認識。由之找出一些自己興趣的文章,進一步詳細閱讀,就可以從中找到合適的材料了。平素喜歡閱讀外文教科書的同學,此時會享受到前三年辛苦查字典的甜果。 

  文章選出並且經過指導教授認可以後,馬上就要仔細地瞭解整篇論文的細節,切忌在完全瞭解前就動手翻譯。自己都不知其所云,如何寫得、或講得讓別人清楚呢?瞭解一篇研究報告最大的困難,除了語言的障礙之外,主要在於既有智識不足,常有不少地方需要花費相當大的工夫才能克服。因此遇到一段文字看不懂時,不要立刻停止。此時可將問題暫擱一旁,先往下看,等到全篇看過以後再回頭解決難處。研究報告會引用前人的智識,引用出處會記錄在文章後面,一定要儘可能找出來看,以便深入瞭解。自己的好奇心或研究的熱忱有多大,在此時可以顯露出來,或許能供將來選擇職業的參考。這種前溯閱讀的功夫是無止境的,因此能充分瞭解作者引用的目的就可以應付專題討論了。倘若有興趣再探索下去,我想也沒有人阻止你的。下了相當功夫後仍有不明白之處,當然要請指導教師協助解答。沒有下過找答案的功夫,馬上要求老師賜解,是非常不智的。試問將來工作遇到問題,你能每事都跑去問上司,而上司會像老師一樣地耐心告訴你嗎?

  文章已能完全掌握之後,馬上就要進行翻譯。翻譯是專門的學問,並非懂得查字典就可以做好。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不能翻譯,好壞罷了。坊間不少談英譯中的書籍,宜找一本詳閱(例如思果的翻譯研究,大地出版社),然後下筆,可以減少許多劣譯。筆者沒有受過翻譯的訓練,不過還可以談一些常識。首先,千萬不能逐字翻譯;既然要給別人看,就得寫讀者慣用的語法,因此西化的漢文已不很妥了,何況是逐字而譯?理想的做法是先將一句文字弄清楚其意思後,再以漢文語法重新組合譯出,然後反覆默唸,儘量修改直到順口為止。英文常用複合句子,連接詞一再出現,若強用漢文的連接詞照樣地串連,必定非常拗口,宜切成若干句,求其通順。其次要多查字典。許多字常含有多重意義,要看上下文才能決定其中之一。初譯者每不加思索就把自己所知的單一譯法套用在各種句子上,造成一些奇怪的文字。所以譯出後,倘若句子不妥,既使是自己熟悉的字,也應打開字典,看看是否有更妥當的意思。

  科學文章漢譯最大的困擾在於專有名詞的譯法一直沒有統一。教育部編譯館是有一些專有名詞的「欽定本」,可惜非常陳年,根本無法應付日新月異的科學進展,新名詞的譯法也就不一而從了。遇到這些字,宜先由各類漢文科技詞典或教科書找出漢譯名詞,選擇常用的適當譯法使用。若找不到,必須自創時,可以將該字的字根劃出來,先瞭解該字的組成及各成份的原意,找出各部份的漢文意思,再湊成恰當的漢文名詞。再沒有辦法,只好原文照例,不過這已是最下策了。既使有了譯名,第一次出現時,最好把原文放在譯文後面。無論如何,大塊頭的英英字典及英漢字典是必備的工具,袖珍型字典是幫不上忙的。(可參考農業科技術語資料庫)

  可能有人以為區區一學分的專題討論,還得先看什麼翻譯研究,太多此一舉。我認為前人以半輩子的功力將經驗寫下來,我們只要一天就可以吸收,何樂而不為?撇開翻譯不談,思果先生的大作提供我們什麼是好漢文的概念。有心鍛練文筆的同學,不妨參考,平素用心研讀「史記菁華錄」,然後拿專題討論來試刀,可說是一舉兩得。無論如何,論文譯好之後,應反覆斟酌,直到自己滿意,然後以稿紙端正地抄錄,再請指導教師修改。不少同學的初稿皆需要老師大肆修正,因此最基本的禮貌是字體不可潦草,行距要足夠老師填寫。有時譯文實在不堪卒睹,老師無法下手,只好提示修改原則,請你再寫一次。因此初稿要提早交給老師,不應遲於報告前三週。定稿後開始騰寫,此時應注意編排及科學論文的常規,切莫忘了將原文作者及出處標明出來。謹慎地影印裝訂之後,一週前送給同學閱讀,就得準備如何上台了。

  上台報告別人的研究論文,就好像演奏音樂,譜是現成的,演奏的好壞那就要看表演者的修養;有些人彈的很生動,有些人拉起來味同嚼蠟,更別說荒腔走板了。因此準備上台的報告,首先要認清楚其本質乃聽覺的表演藝術,只不過自然科學的報告,通常要加一些視覺的輔助工具。這項節目,也可以說是專題討論的重頭戲。辛苦了那麼久,報告寫出來其他同學不見得很用心的看,看了通常也不會當面說你做的不好。因此在最後五十分鐘的口頭報告裡,成敗盡在於斯。怪不得很多同學在報告的前週要心神不寧,憂心忡忡了。事實上比起前者,上台報告是最容易的,頂多一個星期的準備時間就夠了。同學們所以覺得心理負擔較重,完全反映出我們的教育一向不注重表達能力的培養,而這個能力在社會上做事卻又是何等的重要﹗

  準備演講,要考慮三個因素:內容、對象與時間。演講的內容因對對象的程度與時間的長短而有很大的差別。學術性的研討會上,在座皆是同行專家,許多觀念術語都毋需介紹,即可直入報告的核心;假若聽講者是門外漢,如何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來介紹你的見解,則要多花一份心血來準備。最怕的是對象的程度參差不一,除非具有非常高明的演講術,恐怕很難令大多數的聽眾滿意。這時只好先行斟酌講演的目的,來決定演講內容深淺的程度了。

  本系的專題討論,對象是已同班三年的同學,雖然程度上有高低不等,但是主要的課程皆是相同的教師所授,因此分享有許多共同的語言;雖然到了大四,修課的方向已分歧,基本上分化的程度尚未深遠,只要在準備上多下工夫,應該不是難事。時間的控制則是專討很重要的訓練項目。或許你以為多講十分鐘,了不起慢十分鐘下課,說不定還可讓同學少問幾個問題。實際上許多情況,包括各種研討會皆有一定的議程。倘若時間沒有控制好,不是佔用他人的時間,就是被主席裁定下台,都是很不妥當的。同樣的一篇文章,給你一個小時,有一個小時的講法,給你十分鐘,也有十分鐘的講法;因此作者的長篇大論,你必需用更短的時間來說明。這就是要對該論文做一些取捨重組的工夫,是再創作的過程,準備了一次,就是多了一次的訓練。

  徹底瞭解論文的結構,是做好上台報告的要件。所謂結構,並不只是導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等段落;這些只是近代科學論文的基本架子罷了。我所謂的論文結構,乃是指作者所要解決的問題為何?作者如何設計試驗來探究該問題?採用的試驗方法有那些?作者得到什麼樣的結果?這些結果如何用來解決作者所懸出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作者做了那些假設與推論?試驗結果引申了那些新問題等等。這一連串的問號,皆可能在文章中找到答案,但是作者卻不會將問題寫明於文章中。因此看文章時,一定要自己去將這些問題及答案想出來。只有超越文章的敘述,直取其論證的歷程,才能掌握其精髓,而能在報告時駕馭該文,免除照本宣科的毛病。

  對論文的結構清楚之後,就可以安排演講內容的段落。一般可將論文分三個主要部份來報告:(一)前言,介紹該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及其背景智識;(二)試驗的設計及其方法;(三)結果與討論。這三個段落不一定要安排相同的時間,可根據內容的深淺與聽眾的程度酌加調配。例如試驗項目很單純,試驗結果只有一二個圖表,則前言部份可以詳細介紹。若試驗結果很多,當然要縮短前兩項的時間。假如該論文主要的成就在於試驗技術上的創新,最好是針對該試驗的方法充分介紹。總之要先決定報告的重點,分配各段落的時間,然後再考慮各段的內容。

  許多同學喜歡依照原文的次序來報告。假如文章內容單純還無所謂,反之,若文中包含多個試驗,則很可能在介紹第一組實驗的結果時,聽者早已忘了該試驗的詳細方法了。在這種情況,最好是把第一組試驗的設計、方法與其結果連成一氣講出。整套試驗介紹完畢之後,再講下一個試驗,比試驗方法與結果分開講要合理多了。這種介紹的方式最大的優點在於能順著論文推論的脈絡逐次說明。大凡一篇文章內,各別的試驗皆是互有關係的,不是由一個試驗結果衍生下一組試驗,就是由數組試驗的結果得到結論。因此在介紹一組試驗時,可以簡單說明其目的,採用的方法、結果,以及由結果所得到的暫定結論,或衍生的問題,然後將此問題做為下一組試驗的目的加以說明。如此即可以將各別的試驗給予邏輯上的串連,而使聽者有統一、整體的印象。

  除了內容的重組之外,取捨的工夫也是相當重要。花了許多時間心血準備了一篇文章,瞭解了許多新東西,當然會有衝動想全盤介紹給同學分享。實際上由於時間的限制,如此一來反而無法很系統地敘述,同學可能反而吸收的更少。因此必須割捨一些材料,以便在三十分鐘之內能讓多數的同學瞭解該文的重點。這裡也可以視為再創作的訓練,因為取捨得宜與否,關係報告的成敗甚大,也是需要下一番工夫才做得好。站在聽者的立場來說,聽講與看文章是很不一樣的。文章看不懂時,可以反復再三,演講有一句話沒聽懂,就無法重新回味,因為馬上又有新話題。假如不易聽懂之處恰好關係後面的內容,那麼很可能就一路聽不懂下去,馬上有人要打瞌睡了。遇到這些地方,又非說清楚不可,此時寧可省略其他枝節,以較詳細的說明將此關節由淺及深地交代出來。這就像漫畫,先畫出輪廓,然後在重要的部位略加著墨。例如畫李登輝總統,只消下巴稍加拉長,趣味神情立刻浮現。什麼地方要做重點處理呢?一般而言,在閱讀文章時,花較多時間才能瞭解的地方,也會是同學可能比較無法一聽就清楚之處。假如此處又是文章的重要部位,那麼就得花一些時間來編排你的「說詞」。要點是,每一句話都要設想,這樣講出來,初次接觸的人懂嗎?

  演講的技巧在報告時會有一些幫助,例如發音清楚,音調抑揚頓挫等,可以使聽者較易入耳。但是內容才能真正能吸引人,假設內容不精彩,這些技巧也不能使得演講成功。輔助的工具在現代的專題討論已是不可或缺。不論寫海報,畫投影片或製作幻燈片,皆有共同的要領。即是畫面要簡潔清楚,字體要足夠讓後排看到。初次報告者常犯的毛病是為了節省材料,硬把好幾個圖表放在一張投影片上,如此一來聽者看不到銀幕上的字,豈不白費工夫?有些表格內容實在太多,每個數字都很小,這時可以考慮把重要的地方挑出一些來,自行做一個簡表,或者將該表分成數個部份,印成不同的投影片,或者製成幾張幻嬁片,連續放出,以利說明。這些小地方雖然有點煩人,其實是上台報告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片子好好地製作,一打出來,聽者立刻可以吸收,更勝於千言萬語。寧可將內容提煉成幾個條文,切忌將要講的話全部照錄。在畫面上預先做一些顯眼的記號,可以幫助聽者抓著重點。演講時更應該隨時指示你所講到的地方,俾使聽覺及視覺的印象同時加諸聽眾。介紹圖形時,應先說明縱座標、橫座標所代表的量度,然後才能指向試驗結果。

  關於上台報告,還有一點要說的是:勤加演練。不少人怕麻煩,在心裡想過幾遍講詞就以為可以了。至少對我而言,這是很不可靠的。腦海裡的概念,與將之形成文字或語言後的形態,會有很大的不同。除非你有下筆千言的本領,否則不要妄想出口成章。演練的第二個用處是可以用來修正報告的時間。我參加研討會也有好幾次的經驗了,每回都得演練三、四次以上。第一次一定要用較長的時間,然後把不必要的地方刪除或簡化,把不易說明清楚的地方再加練幾次,才能將時間控制好。上台經驗再豐富的同學,至少也要演練一次,以求心安。初次上台的同學,最好請老師聽一次,以便修正。假使你沒有找老師的好習慣,至少也應請一、兩個同學幫忙聽聽,請他們指出有否不妥之處。請記著,專題討論中,只有這裡你可以在短時間內反復幾次,而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下學期的專題討論,雖然才一學分,依個人的淺見,是大學四年中值得花最多時間來準備的一門功課。因為在此之前,各課程的修讀基本上還只是接受老師課本的智識,談不上練習新概念的創造。什麼才算創造新的概念呢?在專題討論是指從一堆原始資料選擇性地挑出部份,舖排出前人未曾說過、寫過的新組合,甚至於從中衍生出新的觀點,提出新的問題等。這是創造力的訓練。不論從事什麼行業,創造能力皆是成功的必備條件。我們的大學教育提供訓練創造力的課程相當有限,專題討論無疑是應該把握的最後機會。

  決定合適的題目,還是相當重要的步驟。通常由上學期所閱讀的文獻裡,大概可以找出一個方向來,這是比較省事的方法。如果無法由那些文章找到理想的題目,還是另起爐灶為宜。此時可以從近期出版的綜論(review)文章或專書的某個章節去尋找題目。通常這些文章皆已對於一個研究範圍儘量蒐集主要的研究報告並且予以評述,因此初學者很容易全盤接受其觀點,而演成讀書報告,喪失專題討論創新的要求。避免的方法,就是儘量縮小題目的範圍,例如針對該等文章的一小部份深入地研究其所引用的文獻,將之擴充成三十分鐘左右可以講完的篇幅,以求其專精。題目很龐大時,每個地方只能大略地提一下,所能提者儘是教條式的結論,聽者無法得知其推論的過程,也就無從批判其真偽,離專題討論的本意也就很遠了。

  不論題目如何得來,準備的方法和心態都是一樣。首先,把你的題目當做是偵探案件,而你現在是福爾摩斯,正進行調查工作。你必須吸收、觀察各方面的事實、現象(閱讀文獻);遇到不清楚之處,更應多方查證(追溯文章所引用的各種文獻)。在這個過程當中,儘量思考各種可能的答案,並且找出各種答案所以不對的確實證據或理由,以及最正確的答案及其證據或理由(文獻所寫者只能視為一種說法,其可靠的程度必須經過自己的判斷,亦即先對任何書諸於文字的敘述採取懷疑的態度,然後思考各種讚成或反對的理由或證據,以便對你的題目的主題有中肯的體認),並且在解決了大問題之後,還努力地瞭解先前一些未能瞭解的細節(把你所研究的範圍內,各種疑惑給予解釋)。有人說科學家研究問題的過程和福爾摩斯偵探的手法類似,我以為這種說法也能夠推及專題討論中的文獻閱讀方法。假使有人說在一般事務上,對某事件形成正確的判斷,其過程亦如此,那我是一點也不驚奇的。因此用心準備一個專題討論,有如在腦海中進行一次的試驗,對於將來不準備唸研究所的同學來說,實在是非常寶貴的訓練機會。畢業之後,你很難找到這種機會,能夠在老師的導之下,進行嚴密的推理論證了。

  在適當的時候,即可以著手撰寫論文。論文的體裁一般而言,可分成前言、本文、結論或摘要、以及參考文獻。本文的舖排因內容而異,沒有固定的格式可循,但是行文求其思路清晰、脈絡分明、段落得宜則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在下筆之前,應先將研讀心得理出通暢的論證路程,然後再安排成數個段落。本文的大綱擬定之後,自然容易下筆。不過將自己的概念形諸文字時,經常會遇到一些障礙。因為你的思想有無邏輯上的缺點,很容易顯現出來。此時應暫時停筆,再回頭仔細研究,等到難題解決,自然可以順暢地寫下去。設若無法解決,則可以避開,或者加以存疑,但決不能馬虎地帶過去,強不知為知。論文的書寫,應該符合一般論文的要求,可以參考已出版的論文,或者事先請教老師。至於宣讀論文的要點,與上學期的原則一樣,就不在此贅述了。

  究竟要花多少時間來準備專題討論呢?問題通常發生於第二學期。這個學期有預官考試、研究所考試要佔去一些同學的時間;由於性質的不同,花在專討的時間卻遠多於第一學期;再加上還有一些面臨畢業的浮心,因此不少同學的表現比不上第一學期。此外,排在開學初期報告的同學,所能使用的時間也較有限。主持的老師會針對這些事實,要求大三同學在暑假前安排出兩學期的報告次序,以便排在前頭的同學有較充裕的時間。否則,大三班代表也應在放假前主動將這件事情做好。其次,下學期的內容在上學期就可以開始準備。上學期排在前頭的,當然可以在報告之後立即準備下學期的專討;若是排在後頭,則一開始準備,就可以下學期的題目做為對象,然後從其中選擇一篇合適的論文做為上學期的材料。我所以建議及早準備,除了基於前述的考慮之外,另外一層原因,則與學問之獲得有關。花同樣的時間在一個題目上,若是為了應付考試,當然可以留到考試之前集中衝刺;若是為了學問,則宜將時間分置在較長的期間。研究學問常會遇到難題,有時強去理解偏一無所得,反而在不經意時答案卻自潛意識中湧現。這是我們常可在科學家傳記讀到的插曲。不過通常那些作家都忘了告訴讀者,科學家在輕鬆地獲得靈感之,前是如何地為了解決問題而苦思。

  專討課程中,我最覺得不易做好的,倒是同學報告結束後的討論了。正式的學術討論會裡,這個時段是相當重要的。報告者提出新的觀念,或許很吸引人,但是正確與否,其證據可靠的程度多高,推論過程有無不合理之處,有無異於報告者的看法等,是聽講者所應提出來質疑的問題。惟有通過了嚴格的詰辯,所有在場的人才可以暫時接受這新的觀念。這是對學問忠實的基本態度。大學部的專題討論,雖然大多以介紹前人的經驗為主,但既然是訓練學問的課程,也就應該學習如何在一場演講當中如何去把報告者論證的缺點找出來。實際的情形是,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大多仍停留在一些聽不懂的地方,而很少針對邏輯性的問題提出質疑。有許多地方其實在講義中都可以找到答案,如此一問只是顯示同學們沒有事前去瞭解別人的東西。當然正式的學術討論會裡,有很多時候聽講者事先不知道報告者所要講的內容,由於大家都是同行的專家,因此立刻可以在聽講的過程中抓到重點。同學們由於所學一向是教科書教條式的內容,經驗還是非常不足,因此宜充分閱讀一週前發下來的講義,以便聽講時馬上可以進入狀況。很少數的人,在看完同學的大仍覺不足之餘,還到圖書室把原來的文章找出來研究,因此在討論時可以提出頗為深刻的問題。對於大多數的同學,至少要做到,與自己興趣相當的題目,都能事先閱讀別人辛苦替你準備的論文。假如有心的同學,能集合三、四個同好,組作讀書小組,互相討論自己的東西,那是最好不過。但這只是我的奢望罷了。

  最後,我還想建議大家,善用你的指導老師。存心偷懶的同學,大概也不會有耐心,把拙文一路看到此處,因此我也不指望他們能勤於去見老師。一般的同學,所以不常向者師請教,則是由於缺乏這種習慣,或者還懷有得自小時候畏懼師長的潛意識。因此都是等到草稿寫好了,才拿去請老師修正,這是便宜了老師。不過,你的論文(尤指第二學期)可能也就因而定形,沒有足夠的時間修正了。理想的方式是,每閱讀了幾篇論文,就向老師報告讀書心得,並且說明你如何準備下一步。如此老師可以瞭解你理解的程度,有否掌握重點,在必要時可以修正你的方向,及早引導你的論文達到較好的結構。更重要的是藉著多次接近老師的機會,你有充分的時間從老師身上吸收許多在課堂上沒有表現出來的特點,包括對問題的反應,如何思考問題的解答,對於重點的握掌,對於學問的態度,甚至於在學問之外,一些做人的基本風格等。這些收獲,有時候比起課堂上老師所給的更要珍貴。

  或許我已談的太多了,或許我期望的太高,不過請同學們相信我,畢業後在相當短的時間內,老師在課堂所講,你為了應付考試所背的東西可能很快的就會忘掉;但是辛苦一年好好地準備專題討論,一定不會讓你空手走出寶山。郭華仁 1988 台大農藝(4): 29-39.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