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工農產品,目前其製造都造成外部成本,卻沒有納入其生產成本,扭曲了市場售價,嚴重阻礙對於永續發展目標的達成,這稱為隱藏性成本。
前文「改變飲食習慣來減少食農系統的隱藏性成本」指出,FAO的2024年世界糧食與農業狀況報告(SOFA 2024)倡議採用EAT-Lancet委員會的「健康飲食組合參考表」來改變飲食習慣,其著眼點主要是隱藏性成本中佔70%的健康成本。不過佔25%的環境成本也很重要(圖1)。況且環境惡會也會影響健康,雖然SOFA 2024所採用的計算方法已經盡量避免成本的重複計算。

圖1,構成全球食農系統隱藏性成本的九項因素(數據來自SOFA 2024的附表 A2.1)。
★農業的環境隱藏性成本
環境的隱藏性成本包括溫室氣體排放、土地使用變化(如森林砍伐)、資源污染與過度用水、土壤退化與沙漠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等等,圖一則歸納成氨氣釋放、溫室氣體釋放、與改變土地使用等三項。
溫室氣體釋放會造成氣溫上升與極端氣候,衝擊到農業生產,如高溫與旱澇減少農作物產量,導致食物價格上漲、糧食安全下降。洪水、暴風、熱浪增加,損毀農田與交通、儲運設施,造成基礎設施與財產的損失。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則納入健康成本。
施放尿素、銨肥會導致氨氣的釋放到空氣中,會與空氣中的微粒結合形成PM2.5,影響人類健康,計算時放到健康成本,避免重複。另一方面,化肥也會影響到土壤與水域,造成土壤酸化與水域優養化,這就納入環境成本。
去森林化會造成環境隱藏性成本,主要是因為它引發了一系列生態與氣候影響,而這些影響雖不直接反映在農產品市場價格中,卻會在社會與自然系統中帶來巨額損失,例如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生物多樣性喪失、水循環破壞、土石流風險增加等。
★如何降低農業的環境隱藏性成本
那麼,如何改善農法來降低環境的隱藏性成本呢?
1. 作物與生產多樣化:採用生態農法如作物多樣化、間作、輪作、混作及生態友善種植,來增加生物多樣性、改善土壤健康、減少病蟲害對農藥依賴。
2. 減少化學投入:推動有機與低投入農業來降低農藥、化肥使用量,以減少水體、土壤污染與溫室氣體排放。
3. 提升水土資源管理:採用覆蓋作物與少耕犁的再生有機農法,來節水灌溉與保育土壤,並增加土壤碳積存。
4. 改進畜牧管理:採用再生放牧、減少密集化飼養,並改善動物福利,可以降低甲烷排放,減少糞污污染水源。
有趣的是,前述農法的改善也能夠減少健康成本。作物與生產多樣化可以提供多元營養,減少高糖、高紅肉飲食引發的非傳染性疾病;減少化學投入可以降低農藥中毒與長期攝取農藥的風險,降低癌症、內分泌失調、神經疾病的發生率;改進畜牧管理則能夠減少人畜共通病傳播與抗生素抗藥性。
反過來說,透過飲食習慣的改善,如採納健康飲食組合飲食,除了降低健康的隱藏性成本,也能夠減少環境成本。降低紅肉攝取、增加植物性蛋白,可減少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多攝取豆類,其所需土地與水資源遠低於畜牧業;講求少農藥殘留的食物,促使農家採納無/少農藥生產,可減少環境的汙染。
如何降低農業部門的環境隱藏性成本呢?綜合SOFA 2024的報告,至少可以從幾個方向推動友善環境農業,來加以降低。
1. 提供財政與法規誘因:透過財政補貼與保障法規,提高弱勢農民提升參與政策制定的話語權與經濟籌碼,鼓勵直接銷售與合作社模式,來促成永續的農業產銷鏈。
2. 透過標章與驗證,降低環境破壞:如透過有機農業驗證減少化肥氮漏,低碳足跡標籤來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透過志願性標準如雨林聯盟標準、永續咖啡標準來形成同儕壓力,避免「污染轉移」。
3. 強化消費者的影響力:透過公部門機構採購環境友善食物,結合食農教育提供清晰可取得的資訊,讓消費者了解其飲食選擇對環境與健康的影響,以形成消費新習慣來帶動農業生產。
★後語
改善農法與改善飲食習慣都分別能夠大幅度降低食農系統的環境與健康隱藏性成本,這呼應「永續食材與健康飲食組合是一體的兩面」的說法,也就是說,人類亟需透過農業產銷與飲食習慣的改變,來匡正現行的食農系統,以有助於達成永續發展目標。飲食習慣需要改採「健康飲食組合」,而飲食原料則需要透過生態、再生、有機等環境友善農法來生產。
不過農業產銷與飲食習慣的改變目前遇到的主要難題之一就是隱藏性成本的無法反映在農產品售價上。兩者的互相影響造成了惡性循環,如何打破這樣的循環,乃是當今人類需要趕快解決的問題。
★本文對照看:改變飲食習慣來減少食農系統的隱藏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