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gif (1361 bytes)   台大種子研究室

打破「沒有農藥既沒有收成的魔咒」--

談農業生物多樣性與農業

郭華仁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

原載:農訓雜誌 (2007) 24(9):32-34.   

我國地窄人稠,在自由貿易的框架內,農業生產成本先天性難以與進口農產品相比,是近三十年以來農業節節衰退的主因;即使少數亮眼產業以技術突破成本的限制,畢竟難以克服整體的弱勢。在體認此大趨勢下,由單純的生產,擴及生活與生態上的貢獻,轉而強調安全農業,就成為維持農業的必然途徑。然而若沒有有效的配套政策,三生農業只是口號。安全農業當然是強調農藥的減用甚至於不用,然而推廣此觀念有其瓶頸。我國有機農業推行了這麼多年,到現在面積還不到作物栽培種面積的0.2%,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二,一是病蟲害的難以防除,其二是勞力成過高。

「沒有農藥就沒有收成」魔咒的解套,就仰賴農業生物多樣性的恢復。家叔務農已五十餘年,日前請教他早期沒有農藥時的農作生產。他說那時很少有病害,而害蟲滋長時則以竹梳除蟲;過去種番薯困擾不多,目前不靠農藥就真的難以收成。以近代農學來解讀,這番老農的心得,其背後有可啟發之處,其一是病蟲害問題可以用農業生物多樣性來克服,其二是這樣的克服方式,農民負擔不起。

農業生物多樣性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重點工作,其範圍及於農業生態系,包括各類生物在遺傳上、物種上、以及生態系上的所有組成份;進一步言,可分成農業環境生物多樣性、作物物種多樣性、以及作物品種 (基因) 多樣性等三個面向。本文只討論農業環境生物多樣性,就是農地上下的豐富微生物、動物、植物等的物種多樣性。

對早期農田有印象的人都知道,古時不論水旱田,動物與雜草的種類相當多。然而經過四十年的化學農業,蟲與草的數量並沒有減少,減少的是種類,就是多樣性降低。用顯微鏡觀察土壤,也可以看到良土與劣土的差別;化肥與農藥長期施用的土壤,裡面的菌儘是大量同類的有害菌,各式各樣的好菌如溶磷微生物、固氮微生物、菌根菌、有機分解菌、土壤團粒改善的微生物等卻相當稀少。這樣的環境當然植物長不好,病蟲害也容易滋長,需要施化學肥料與噴有毒農藥,才能讓作物生長,就好像體質虛弱的病人需要仰賴點滴補養分過活一樣。

目前農業環境生物多樣性的低落,就是病蟲害仍然高居不下的原因。在早期生物環境複雜的地方,一有害蟲發生,雖然作物開始時受到蠶食;然而不多久,天敵種類與族群開始增加,害蟲的數量不至於擴增,因此作物的損害不會嚴重到無可收拾的地步。農藥出現以後,由於藥一噴施蟲馬上死掉,短期內解決農民的問題,但是各類天敵也因此全被消滅。其後害蟲逐漸產生抗性,沒幾年反而就需要更毒的農藥才有效。這樣的惡性循環導致目前農地昆蟲與其他動物種類的稀少,當然無法借大自然生態平衡的力量來達到免用農藥的境界。環境惡化就是爲什麼有機農業難以推展的原因。

國內有機農業流行的防蟲方法,偏重於使用飼養的天敵、蘇力菌、或者其他合法使用的製劑,實際上都忽略了復育優質農業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環境的復育的第一歩就是找回種類繁多的雜草,重新植回農地。使用除草劑已經成習慣的農人可能一時無法理解,爲什麼要回種被農人視為敵人的雜草。事實上各類昆蟲可能需要不同的植物提供花粉、花蜜或者葉片,只有恢復除草劑以前的多樣化草相,才能培育出種類繁多的昆蟲,這些昆蟲能夠在優質的農業環境中自行繁延,就可以達到生態平衡的境界,農作物還是會被蟲吃,但是不會嚴重。假若看到蟲就想到噴農藥,雖然短期間有效,然而過去四十年的經驗證明,那真的就是成語所說的「飲止渴」。

國內農業學術界的主流並不看好台灣的有機農業,認為熱帶地區病蟲滋長,難以克服。這樣的論調恐怕是昧於熱帶農業早在化學農業出現前就存在幾千年的事實。然而過去十年我國有機農業推廣不易,病蟲害的防治問題也是原因。關鍵應該是在於太強調有機肥等合格農業資材資材的使用,忘掉了有機農業的成功有賴於首先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也就是說三年的緩衝期只停用肥料與農藥,然後施用有機肥,這樣是不夠的,多樣化生物的農地環境仍就無法產生。

復育優質農地環境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把豐富的植物相種起來,然後才可能建立地上與土中的多元生物族群。其次是植物相的管理方法要正確,不能犁田時把所有雜草犁光,讓昆蟲食草中斷。我國因為農地小,過去農民捨不得浪費一寸耕地,作物收成後全面翻土;「除草務盡」這個在過去認為是篤農的標準,實際上卻是傷害生物多樣性的做法。理想的農地環境,需要有長綠的灌木田籬,以及各類多年生、單年生的雜草,這些雜草田埂與田籬旁的雜草除了必要的修剪,不宜太過於干擾。

達成前述的目標有兩點要克服。在技術的層面,田籬與雜草相的建構,首先要找出合適的植物種類,其次要能充分供應雜草雜木種苗;國內目前還沒有機制在滿足這樣的需求。更麻煩的是政策層面的問題。

優良的生態環境需要犧牲一些農地不種作物,例如田埂加寬種草;連續性田籬的建構,以我國每塊田那麼小的情況,聯合若干小田進行可能更為恰當,但不容易實行。農地轉種多樣性鄉土雜木 (不是林務局式或台糖式的造林),或者恢復原來的溼地、沼澤等有效的措施在目前也尚未提倡。其次生態環境的維護遠比施用農藥需要更多的管理人力。人力支出與農地縮減,除非有經濟誘因,否者難以要求農民接受。對此,國人宜有「生態貨品」的概念。享受良好的生活環境,以及健康安全的食品是現代人的願望,但是需要付出代價。也就是說透過納稅,由政府採行「環境補貼」,讓農民管理農地創造優質環境;如此,可望兼顧農民收入與納稅人福祉,應是我國農政努力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