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gif (1361 bytes)   台大種子研究室

寂靜春天裡的農村

—反思台灣的綠色契機

郭華仁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

原載:農訓雜誌 (2008) 25(1)22-23.   

一萬年前的地球密佈著綠色野生植物,人類靠著採集漁獵生活;但是自從農業發明以後,單位面積養活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人口反過來需要更大的面積來進行農耕,形成了「惡性的」循環;於是森林、溼地日見開發,造就了三千年前人口的第一次爆發,兩千年的時間由5千萬人增到了公元一千年的2.6億人;八百年之後,人口還不到10億,卻在最後的兩百年,暴增到了50億;這都拜近代科學之賜。

馬爾薩斯1978年發表的人口論認為糧食增產呈算術級數,而人口則是幾何級數的增加。這個預言在過去的兩百年大抵上並未成真,主要的原因在墊基於石油的近代農業。石油農業的特色在於農業機械、化學肥料、化學農藥、以及高產品種的運用。農業機械是農地開發的利器,卻也是生態敏感地區的殺手;化肥是糧食增產的主因,然而也造成水的污染與土壤的鹽化酸化;農藥用了半個世紀多以來,若猛然停施,病菌害蟲越厲害,頑劣雜草越茂盛,農藥之所以為農民所樂用,在於其省工。高產品種在化肥與農藥的環境下選育出來,雖然產量倍增,在資金缺乏的第三世界國家則曾造成傷害。原因是一開始先進國家供應高產種子外,還包括免費的肥料與農藥,使得產量提高,讓農民有信心而放棄地方品種;可是幾年後肥料與農藥不再免費,少用或不用資材,高產品種的產量或者抗病蟲害能力與比穩定性高的地方品種差,當然生產力嚴重受損。

雖然近代農業生產力倍增,然而世界上還有若干地區人民飽受飢餓之苦。一方面若干農業大國不但糧食充足,更有餘力能在自由貿易的治政治架構之下以更低廉的成本擊敗他國農業而大舉外銷;另一方面根據世界糧食計劃2005年的統計,平均每3.4秒就有一個人死於飢餓及貧窮。糧食危機的原因不少,自然災害可能導致糧食不足或農作物失收,人為因素包括戰爭和糧食供應體制等都可能。這些落或國家若無長期的協助,無法從近代科技中受益;也就是說世界飢餓問題不是單純高科技農業可以解決的。

這樣的世界綠史,其縮影也見於美麗之島台灣。我國四百年以來,人口從原來約20萬歷經250年至之前才增加到300萬;日治時期短短的50年,人口由300萬人即速增加為600萬人。而1950年以後的50年間,人口則由600萬人暴增到2000萬人以上,主因為戰後中國撤退來台的移民、戰後嬰兒潮、以及經濟的發展。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與開放,我國從農業出超國逐漸轉為入超國,稻米、甘藷、落花生等產業被進口的麵粉、與大豆取代,為了維繫農業生產,乃有保証收購的制度,勉強提供農民生計。然而進入世貿組織之後,生產補貼緊縮,政府被迫採取休耕政策,雖然有農地者能夠得到補貼,然而整個農產業因農業操作的縮減而受到打擊,乃是不爭的事實。

就此而言,歐洲由生產補貼轉向綠色(環境)補貼的作法值得參考。綠色補貼的前提是把生態當作「貨品」看待,納稅人享受優質的生態,就好像享受優質的農產品一樣,是要付出代價的。因此當政府不能以補貼農產品的生產來扭曲市場價格時,不如改以支付環境友善的耕作管理方式來經營農地,創造出好的田莊環境,讓納稅人的錢從過去換來污染轉變為得到健康的環境。

以英國為例,近年來陸續推出多項環境友善的農業方案,包括能源作物方案(鼓勵再生性能源的生產)、坡地農場津貼(支援在英國各坡地從事永續耕作)、有機耕作補貼方案(促進有機生產)、田莊守護及環境敏感地區方案(保護景觀及野生動物棲息地,改善生物多樣性,已合稱為環境守護方案)等。就環境守護方案而言,其目的在於經由支付農民的操作,來進行野生生物與自然資源的保育、來維持並且改善農村景觀的特質與品質、以及讓國民親近並且瞭解田莊環境。其具體的做法補助農民進行各項行動,包括田籬灌樹木的種植、田間種植野花混合種子、田間混種雜糧作為鳥食、在田間維持一行草畦來上各種昆蟲繁殖,或者即使進行貫行農耕,在田邊維持保育邊行作為緩衝帶而政府給予環境補貼等。這些都與有機農業轉形期補貼一樣,在不投入農藥與肥料的操作下,促進農業生物多樣性環境的達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理念已經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接受,而於最近的報告中加以鼓吹,認為農民在緩和氣候變遷、改善水供應和水質、與生物多樣性保育上可以有巨大的貢獻,因此應該提供各類誘因,解決缺少信貸、財産權和技術資訊等問題,設計創新型的環境服務支付計劃,來創造農業環境的工作機會。聯合國的背書,等於是宣稱農業環境支付政策已不再只適用於高所得國家,而農業生物多樣性改善的技術與政策應亟力推展。

 石油短缺、全球暖化的危機即將來臨,人類文明可能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這已經不是危言聳聽的預言,田莊農村的價值也再度受到重視。復育飽受摧殘的田莊環境,留下國人保命的最後據點,將是最有遠見的政策。不過這樣的綠色契機,卻仍未得到各界應有的重視。我國田莊風貌的現況,以「寂靜的春天」來描述一點也不為過。諷刺的是,清朝官員說台灣「鳥不語花不香」的昏闇之語,卻在近五十年來近代農業的摧殘下一語成讖。然而,畢竟上蒼保佑,生機猶存。近年的休耕雖然受到詬病,卻也看到各類生物逐漸回巢,這就是休耕地減少干擾,較少使用農藥與肥料所賜。休耕的缺點,可以使用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科技,以及合適的環境補貼政策來加以克服,而農村景觀的復原則有賴於「農村改建條例」、「農村改建方案」等法規政策的妥善規劃與確實執行。我國的綠色契機,就在於創造新的農業工作機會以及舒適的農村居家環境,讓年輕人回流田莊,把國家的本給撐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