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種子研究室   a05.gif (1361 bytes)                                              台大種子研究室

回有機野譚首頁        回有機農業促進法修法專頁     

 

   消基會的調查有公信力嗎?

有機誌 (2009/10) (35): 88-89.

郭華仁(台灣大學農藝學系)

接續前文: http://seed.agron.ntu.edu.tw/organic/paper/organic200909.htm

 

消基會抽查有機商店,指出「十家店家有六家仍買得到不合格或有疑慮的商品」。媒體據以報導,竟寫成「有機農產品不合格率達六成」。這個聳動而嚴重失真的標題,電視或報紙以斗大的字眼呈現,對許多不求甚解的的消費者,恐怕已經造成難以磨滅的不良印象。這嚴重打擊國內有機產業的駭人事件,是消基會「不合格」的調查方法與媒體嗜血的慣性手筆聯合造成的。

根據網站所披露的資料,該會在台北市所有大賣場、生鮮超市和有機專賣店,就其中十家販賣有機產品的商店來調查。調查發現,生鮮蔬菜的有機商品多數合格,不過消基會並沒有告訴大家抽檢了幾個生鮮樣品,及格率又有多少?

消基會在包裝產品方面檢查了16件商品,這16件分布於十家的其中七家;發現品名標示不清者1件、標示有機,卻沒有標章或驗證證書字號者2件、牌標或廠商名稱為有機,卻賣非有機商品者6件。9件產品分布於七家中的六家,消基會發布新聞的標題寫的是「六成店家仍販售假有機商品」。

表一,消基會調查生鮮蔬菜以外有機產品的標示狀況*

商店別

門市數目**

取樣樣品數

不合格樣品數

A

70

0

0

B

58

0

0

C

25

2

2

D

24

1

0

E

24

5

2

F

12

2

1

G

4

2

1

H

3

1

1

I

3

3

2

J

2

0

0

                                  * 除門市數目外,資料來自消基會所公佈數據:
                                  http://www.consumers.org.tw/unit412.aspx?id=1231       
                              ** 限台北市

消費者看到消基會與媒體所下的標題,會想到什麼呢:「到十家商店買有機產品,其中有六家買到的都會是假的」,要不就是「到市場或商店買了10件有機產品,會買到6件非有機產品」。這真是天大的冤枉。若是這樣的話,國內有機農業怎能不垮台。

大約同時期農糧署抽樣2400多件有機商品,未依規定標示的只有136件,比率為5.6%。這將近十倍的差距是怎樣來的?問題出現在消基會所採用的調查與解釋的手法。

正確的調查方式是任何具有公信力的調查報告最基本的要求,再來是正確的統計分析與解釋。消基會在解釋這份調查結果時,有明顯企圖混淆消費者之嫌。所謂「六成店家仍販售假有機商品」,其實只是沒有按照法規張貼標示,頂多可說標示不合格,但是這絕不等同於產品不合格或者是假有機產品。此外,誇張的標題把「多數合格」生鮮有機產品焦點模糊,也嚴重誤導了消費者。

具有公信力的調查方式應首重抽樣方法。先把所有販賣有機產品商店門市列舉出,從中挑出一定比率的商店進行調查。由於各門市擺出的有機產品數量不一,因此可以採「加權」的方式,讓數量較多的門市有較大的機率被「挑到」。

然後從入選中的門市全部的有機產品中,隨機挑出一定比率的產品來檢查。挑選前千萬不可以先看標示的內容,否則形同考試作弊。可是由表一的數據看來,該表的抽樣方法有很大的疑點。

首先,堂堂一個消基會,調查取樣數竟然不到20個,實在令人不敢茍同。再者,消基會並無公布門市取樣的方法。例如E家的5件是由24個門市逢機挑出5個,還是每個門市各1件呢?或者是只找1個門市檢查5件?這兩種取樣方法所代表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三者,其中擁有最多分店的的兩家超市並未被抽到,這可能是該超市只賣生鮮有機蔬果,而沒有販售有機包裝產品嗎?門市數目分別為2425個的CED三家商店卻分別取了521件樣品,顯然消基會的取樣並未「隨機」。若好心替消基會解釋的話,可能是消基會就這三家各僅挑一個門市取樣,而取了5個樣品的那個門市,其架上有機產品的數量遠較其他兩家為多。不過這樣一來,十家商店不論門市多寡,都各只挑一個門市,這門市的取樣就大有問題:挑門市不隨機,或挑產品不隨機,兩者必居其一;這表示消基會的調查毫無公信力可言。

希望消基會能詳細公佈取樣方法來澄清這樣嚴重的指控,否則以如此拙劣的調查技術所發布的消息,不是在替消費者把關,是在無意或有意地誤導消費者,是在借嚴厲的不實指控騙取消費者的感激。也奉勸媒體,將來看到消基會的報導,先質疑調查方法,以免再度成為扼殺產業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