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郭華仁 2022 從原住民保種到2023國際小米年。觀點種子網20220120。
http://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article20220120.html

觀點種子網        回文章                                                            a05.gif (1361 bytes)台大種子研究室

從原住民保種到2023國際小米年

近代文明導致氣候變遷的全球危機,氣候高峰會已經開到第26屆,能否解決問題,很多人都還沒有信心。

不過國際上或各國政府在討論時,經常忽略原住民族的聲音。加拿大原住民族氣候動網的報告就指出,「潔淨發展、氣候變化、健康環境、暨健康經濟的泛加拿大框架」就沒有考慮到原住民族的農業和土地知識[1]

其實自古以來,原住民族透過年復一年的播種、選種、留種與再播種,讓適合家園的農作物隨著環境的變化,演化出適合當地的品系出來。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霍皮族(Hopi)長久以來居住在降雨量年平均在30厘米以下的沙漠平原,但是採用古老的農法,僅靠雨水,就能夠長出豐收的玉米、豆類和南瓜,其秘訣是與土地合作,而非對抗天然。

這樣的保種工作其實是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工作,因此耆老們保種的傳統知識就顯得非常重要,他們的意見應該予以考慮。(參考魯凱族霧社部落三位耆老參與部落博士論文口試的發言簡短錄影[2])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蘇斯瓦族(Secwépemc)Tiffany Traverse最近展開原住民保種,希望能恢復這個重要的工作[3];[4]

她參與Seed Savers Exchange去年發起的「社區種子網Community Seed Network[5]」,該網絡提供保種資訊、資源的平台,希望構建出大量數據,作為路線圖,在地球暖化的情況下讓農民找到更具彈性和適應性的食物來源。

該種子網今年提供豆子、南瓜、秋葵、萵苣等各類品系的種子供試。目前已在北美地區招募了270個參與者,Tiffany Traverse就是其中之一。她也找了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土地與食物系統的學生來合作進行,在當地進行試種。

她的目標是要結合保種者、土地和水資源管理者,讓當地農民依照當地的情況,轉回種植本地作物。

********************

按,我國原住民族向來就是農民保種的實踐者,也曾貢獻於我國蓬萊米品種的出現[6],而陸稻的耐旱特性,更是氣候變遷下我國稻作育種的好材料。

由於近代生活的變遷,不少原住民地區的傳統農法與保種逐漸消失,幸好這幾年恢復傳統文化的呼聲漸高,2011年的「小米回家了」算是近年來較重要的活動[7],而布農族人在南安部落保留了20多種的原生豆,已在這幾年廣為人知[8]

2023年是聯合國2023國際小米年(2023 International Year of Millets[9]),由於millets涵蓋各種較少利用的小型種實作物,因此 也可以稱為小米類作物國際年。小米、龍爪稷、油芒等向來是我國原住民的傳統作物,農委會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推動小組目前正在推動原住民族農業的研究,其中就包括小米類作物。

建議原住民委員會聯合農業委員會,邀集相關民間人士,及早準備小米類作物國際年的活動,至少在台灣舉辦活動,甚至參與國際相關活動,如發起國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