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該高峰會在舉辦前後,受到民間團體很大的批評,認為聯合國走的仍是老路,其籌辦的概念仍然充滿了飽受批評的1970年代綠色命的思想,雖然加上了新的科技,如AI農業、基因編輯、有利於大規模單一化生產的技術與財務及行銷機制等,這些方式的背後都是農藥、種子、糧食跨國大企業所掌控,而聯合國糧農組織近年來大力提倡的生態農業等重要議題所佔的比卻很低[1], [2], [3]。
因此民間團體倡議以「糧食主權Food Sovereignty」取代「糧食安全Food Security」的概念[4]。
甚至於在年10月16日的聯合國世界糧食日透過視訊會議,舉辦「人民的糧食高峰會」[5]。
※ 在這樣的紛爭中,原住民族的聲音也受到漠視。
根據IWGIA (原住民事務國際工作團隊,The International Work Group for Indigenous Affairs),他們在2020年就決定積極參與糧食系統峰會,來宣揚原住民族的糧食系統價值觀,冀能得到認可和保護[6]。
因此他們招集全球原住民族相關專家研擬對策,分別在九月紐約的糧食系統峰會,以及之前在羅馬的會前會發表,希望能夠獲得採納。
聯合國秘書長在糧食系統峰會的摘要和行動宣告中,是有提到需要讓原住民等的參與,糧食不僅是商品,而且也是權利。不過這只是口惠,但未能實至。
因為峰會對於如何講求糧食權利來對應糧食危機並沒有妥善的處理,如何採用原住民族食農系統的優點,來促成遊戲規則的改變,以期達到健康糧食的永續供應與永續發展目標等,都沒有清楚地論述。
那麼原住民族的食農系統到底有那些特點,值得全球食農系統轉型的參考呢?
IWGIA引用了聯合國糧農組織在2021年出版的報告來說明[7]:《原住民族食農系統白皮書/原皮書The White/Wiphala Paper on Indigenous Peoples’ food systems》。(白皮書是主流社會的用語,指的是用來闡述、解決或決策的重要文件,Wiphala原意是代表南美洲原住民的七彩旗幟。)
該報告提出原民食農系統永續性與韌性的證據,而有助於解決全球食農問題,因此尊重原住民的維護食農系統乃為必要;這包括個人、家庭、集體和社區對於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乃至於應關食物的禁忌與文化等。
報告點出原住民食農系統的特點:
1. 連接自然,對生態系低度干擾,講求資源循環與充分使用。
2. 透過土地、水域和資源的公平分配、集體使用、管理或治理,講求社區間和社區內的合作,維護健康、韌性和適宜的糧食供應。
3. 食用材料包括各類動植物的傳統使用對象相當廣泛,可提供營養和健康的飲食。
4. 原住民的領域超過世界土地的四分之一以上,特別是林地帶,其永續性食農系統有助於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
5. 原住民的世界觀、傳統知識與操作與主流社會差異大,也已通過科學檢驗,其前述特性有助於全球食農系統轉型問題的討論。
不過,目前有兩個嚴重的困境,1. 原住民族及其食農系統在各國政策上被邊緣化;2. 原住民族講求循環經濟的食農系統無法納入現行食農系統的線性價值鏈中。
對此,該報告提出的行動方針包括:
1. 在各類相關國際議題上納入原住民領袖參與實質討論;「零飢餓基金Zero Hunger Fund」需要設置原住民項目;設置原住民社會保護系統;成立新準則與法律架構,對於開發所導致的汙染與環境破壞,要求私人企業負責。
2. 在正規教育、政策制定、與社會認知中強調原民食農系統的重要性,強調原住民的土地與領域。
3. 新的食農系統應採納原住民的強項,包括提升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育遺傳資源。透過政策與政府架構的改進,打破現行不利少數民族的障礙。將糧食視為公共財,確保原住民對於土地、自然資源的權利。
********************
更多的論述見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原住民族網站:https://www.fao.org/indigenous-peoples/en/
關於食農系統如何轉型,其困難之處以及解決之道,可參考:http://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article20220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