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郭華仁 2024  生態農業對嶄新科技的取捨。觀點種子網20240617。
http://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article20240617.html

觀點種子網        回文章                                                            a05.gif (1361 bytes)台大種子研究室

生態農業對嶄新科技的取捨

 

前言

現在全民皆曰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各行各業已經,或即將無所逃避於人工智慧,包括農業。

因此AI也有個新的講法:Agroecological Intelligence 生態農業智慧,這名詞來自最新的報告:《Agroecological Intelligence: Establishing Criteria for Agroecological Appropriate Technology》。(生態農業智慧:生態農業適切技術的建立標準)[1]

其實某些農業領域,對於嶄新科技的應用是有所疑慮的,例如有機農業。

今年的「世界有機大會」將於我國舉辦,主辦方仍是國際有機農業聯盟(IFOAM),我國作為協辦方,承辦者是南華大學。大會的學術研討會有四個議程,其中有Knowledge and Practice Sharing (知識與實務分享)

本議程想要討論的議題不少,在技術方面涵蓋範圍廣,其中也納入應用於有機農業的自動化、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應用程式(Apps)、和數位設備等。對此,籌備會議上就有人提出以下的意見:「一般而言,不建議在有機農業中使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科學,因為它們可能有害小農的生計,這違背了IFOAM的原則。然而,如果這些技術對小農有積極貢獻,仍然可以作為一個課題來強調」。

那麼,與有機農業關係密切的生態農業,其倡議者又是怎樣的想法?

 

生態農業與嶄新科技

美國農學家Basil Bensin在1928年提出「Agroecology」一詞,用來描述以生態學方法應用在農學的研究,即農業系統中生物與其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或者生態過程。這時期的Agroecology可稱為「農業生態學」。

不過歷經多年的發展,Agroecology的定義與範疇大為擴增,可稱之為「生態農業」,目前已被理解為在不需要或很有限的外部投入之下,根植於循環系統、功能性生物多樣性、韌性和生態效率,並建立在正義、公平、知識分享和社區治理的價值觀之上的食農系統。

因此農業生態涵蓋整個食物資源的生產、分配和消費系統的所有組成部分,包括農業、農學、經濟、環境和社會;這一點與「有機3.0」相當接近。

倡議淨零排放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2022年度報告指出,生態農業與類似基於自然解方的農業可以提高糧食系統的韌性,支持長期生產力,並減少對外部投入的依賴,還可望緩解氣候變遷。可以說,生態農業是最能確保韌性和永續糧食生產的系統。

另一方面,不少公司、機構、乃至於政府大力推展所謂智慧型農業,或「農業4.0」,認為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感測、智能裝置等乃是突破農業困境的新科技,也是農業變革應走的路。

那麼,到底是要生態農業,或者是要農業4.0呢?對於數位新科技應用於農業的得失,已有當多的論述。那麼生態農業的觀點又是如何呢?

對此,英國食農與技術組織A BIGGER CONVERSATION邀集了與生態農業相關的十個民間機構,遴選48位農民參與討論。民團包括泛有機農法的Biodynamic Association、Soil Association、Organic Farmers & Growers、Organic Growers Alliance、Permaculture Network、Nature Friendly Farmers Network、與Pasture for Life and Food,以及農法光譜或許比較寬的CSA Network、Food, Farming and Countryside Commission、與Landworkers’ Alliance。這些民團從名稱來看還蠻多元的,對於甚麼是生態農業應該有比較分歧的看法。他們透過實體與線上的討論,歷經18個月,完成了最終報告《生態農業智慧》,可以看作相當具有代表性的結論,至少在英國。

討論過程中,他們針對與會者調查各人對於新技術的看法。由於生態農業的觀點不進相同,因此調查結果就用百分比呈現。

首先(上圖),針對數位通訊和供應鏈創新,高達70%以上的參與者都認為絕對可適切地用在生態農業,20%以上認為看情況而定。針對於非通訊類的數位技術,如物管理軟體、土壤測試技術、遙感技術等也高達60%以上的參與者認為適切。但是對於機器人技術,認為絕對適切者就降到40%以下,約5%參與者認絕對不適切。超過半數認為水耕法絕對不行,認為化學合成物絕對不能用的高達80%,而反對基因編輯者更超過90%。

這些意見基本上反映出有機農業四大原則中的最後一項:「謹慎,Care」,同時也導致《生態農業智慧》這本新報告的結論,其全文中一句話最可說明報告的基本態度:『未來的創新應支持,而不是取代生態農業』。

報告點出生態農業領域對於農業4.0的若干疑慮,認為不少其倡議者所關注的技術變革比較狹隘,只是在現有社會、經濟、結構和文化的食農系統上加強,甚至於是基於「資本密集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的農業,而非IPCC所強調的「生態密集Ecological intensification」農業[2] [3]

 

對嶄新科技的建議

生態農業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認識到生態、社會和經濟系統的相互聯繫,而其核心是相信農業操作應盡可能與自然合作,促進生物多樣性、土壤健康和長期可持續性。農業嶄新技術開發者應考慮其創新對更廣泛的倫理和永續性的影響,包括糧食安全、環境保護、社會公平和經濟發展,期以設計出更有效和永續的解方。

因此生態農業反對技術價值中立的說法,因為價值中立意味著技術創新也可能對社會和環境產生不利的影響,而讓社會無法永續。

由於政府預算和重點多集中在創新的研發方面,不過技術的後續推廣應用工作才是重點,然而開發者可能缺乏好的推廣能力,甚或未能理解其重要性。因此對生態農業而言,農民不僅是新技術的「最終使用者」,在農業技術開發的最早階段就應該讓農民參與。透過共同創造的過程,才可望將技術納入社會包容性和公平性的價值觀,提出合適本地環境與文化的適宜方法,這才可能有助於防止小農、女性農民和其他弱勢群體的邊緣化。

那麼,如何讓嶄新科技支持,而不是取代生態農業呢?《生態農業智慧》提出五點基本建議:

1.  針對糧食、農業和土地使用,制定出連貫的計劃和整合的政策,將生態農業系統與傳統和高科技農業放在平等的地位上。

2.  農業技術創新應基於「整體系統」的方法,建立在農場生態系統管理之上,而不是繞過或破壞之。

3.  農業技術開發的預算應主要用於提供公共利益,並從「農場到餐桌」的角度出發,目的是著重於國內供應與短供應鏈,以生態農法生產健康的糧食。

4.  包括農業技術在內的所有技術,都應該建立技術開發和實施的架構、協議和透明審查的文化。

5.  建立一個適合農業生態學的技術知識中心,類似於丹麥國際有機食品系統研究中心(ICROFS)的跨學科「無障礙中心」模式。

更詳細的內容可參考原報告。


 

[2] 原報告並沒有寫到生態密集,另參考:郭華仁 2023 基於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密集農業」。觀點種子網20230802http://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article20230802.html.  

[3] 郭華仁 2022 新報告《食糧霸主2022》與智慧型農業。觀點種子網20221226
http://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article20221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