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度人類的威脅在這幾年已然展現,預期只有更加嚴峻。氣候異常源於人類活動的排放過多溫室氣體,其中食農系統的貢獻度高達25-30%,因此農業的課題不但是如何適應氣候的巨大改變,還需要貢獻於降低溫室氣體的濃度。就此,如何將現行食農系統轉型到更為永續經營的新系統,乃是我們這一代責無旁貸的責任。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22年3月IPCC出版的報告就呼籲決策者推動生態農法,而我國國發會也在同時間提出《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建議鼓勵更多農民採行再生型的農法。不論是生態農法或者再生農法,基本上都是一般有機農法的進階版,各有不同的重點。
《歐洲再生農業》是歐洲科學院諮詢委員會(EASAC)在2022年出版的報告,原標題為《Regenerative agriculture in Europe: A critical analysis of contributions to European Union Farm to Fork and Biodiversity Strategies》(圖1),本報告近60頁,內容豐富,由目錄就可看出(圖2)。
圖1,歐洲科學院諮詢委員會(EASAC)的《歐洲再生農業》。
圖2,《歐洲再生農業》目錄。
報告把新食農系統如何降低溫室系統釋放,依照不同範疇給予明確的數據(圖3)。值得注意的是,降低食物的需求就佔了約33%,而農業生產的改變如增加作物產量、改善稻田管理、降低牲畜腸道發酵等也都是重點。
圖3,食農系統各方面減碳的潛能(改自EASAC的報告)
本報告列了再生農業的諸多操作,有一些是在農家的層面,有些則是適用於整個農業地景(表1)。
表1,再生農業操作及其功能,括符表示尚未確定或者依情況而異。(EASAC,2023)
在最後,報告列舉的各項建議如下(有些條文沒有列在這裡)。
1. 在全球食農系統的背景下進行政策制定與實施。避免將負面環境外部性轉嫁到其他國家。
2. 提出計畫,鼓勵整個區域採用管理措施,兼顧增強生物多樣性、碳捕獲並減少淨溫室氣體排放。
3. 採取整體的食農系統觀點,揚棄追求食物生產量,轉而注重食物營養和環境品質。
4. 留意生產鏈中可能產生的影響,如飲食變化和減少食物浪費對消費鏈的影響。
5. 強調農業景觀的多功能性,包括生態系統服務、娛樂、旅遊和人類健康,尤其是靠近市中心的地區。
6. 為農民提供可預測且長期的農環境支援,以實現向永續轉變的食農系統措施。
7. 長期支持對永續創新和地方轉變性的變革措施,而且具有彈性,例如採用新的再生農法、新的或改良的作物和機械、創新的商業模式、食農初創企業、在景觀尺度上進行制度體系的協調、創新的城鄉聯繫等。
8. 大幅增加本地教育、培訓和擴展服務方面的投資。
9. 增加作物內部(品種)和作物之間(多作物)的多樣性;引入永久性和多年生作物;擴大間作,包括農林間作。
10. 力求隨時保持農田的綠色植被覆蓋,減少翻耕。
11. 推動農村→城市→農村的營養循環。
12. 採用適應性管理,在適合當地條件的管理工具箱中,讓農民可選擇和變化,但要確保能在食物生 產、碳儲存、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服務等方面達到目標。
13. 支持在高自然價值草地中的放牧和割草,以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提供高品質肉類產品。
14. 在農業區選種多樣樹種,條件是能夠在不同氣候情境下存活,並產生有價值的生態系統服務,並兼顧當地早年的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