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大農藝系種子研究室網站
Former website (1997-2015) of the Seed Labora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to Enter English Pages
本網站站內搜尋觀點種子網   

種子學(種子科學、種子技術、種子生理學)  種子文學、種子音樂、種子圖畫、種子寫真、植物圖畫、花卉郵票、花園景觀、台灣田莊  作物生產概論、個別作物學  農業倫理、糧食與農業相關議題 

(1937-1938)

mtitle.gif (43908 bytes)

電子版編者:郭華仁

自:郭華仁、江敏、應紹舜 1997 三宅勉、是石鞏「臺灣雜草種子型態調查」修訂。雜草學會會刊 1860-98。 (網頁版部分植物名稱已訂正,詳臉書留言)

Edited from Miyake and Kore (1937-1938) Investigation on the Seed Morphology of Taiwan Weed Species. Formosa Agricultural Review (372): 831~842; (374): 50~74; (375): 153~163; (376): 227~251; (377): 62~67.

播種無雜草種子的潔淨作物種子,是減輕雜草防除工作的重要措施。西元1927年,時任職於前臺灣總督府植物檢查所的三宅勉赴西歐參觀諸國的種子檢查室,有感於各國對於作物種子中雜草種子鑑定工作的落實,回台後就與台北高等農林學校的學生是石鞏,兩人開始蒐集台北附近的雜草種子(種實)計35科145種,分別繪圖、記錄表面型態,並訂出依據種子型態的檢索,而在1937、1938年間將「臺灣雜草種子型態調查」陸續發表於臺灣農事報 (372): 831∼842;(374): 50∼74;(375): 153∼163;(376): 227∼251;以及(377): 62∼67。

本文作者(郭)也曾於1989年赴德國Augustenberg的種子檢查室做短期的學習;常見檢查人員由作物種子樣品分出雜草種子後,立即翻開該檢查室自製的種子圖鑑加以比對,以期找出最正確的雜草學名來填寫。當時只是以為德人對於工作的敬業精神值得學習,也認為我國有關單位應加強雜草種子鑑定工作的落實。近日整理日治時期在臺灣所發表有關種子的文獻時,發現三宅勉與是石鞏的「臺灣雜草種子型態調查」報告,才對德國種子檢查深厚的歷史傳承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另一方面,由於工商住宅與道路的開發,以及休耕農地的增加,野生草本植物管理方法的需求日增;由於永續農業的日受關切,雜草綜合防治技術的發展也相當快速。在這些需求當中,種子生態學,特別是土壤內種子庫的研究,可以提供部份可貴的學理基礎。在種子庫的研究方法中,種子與幼苗的正確辨識是相當重要的,有關圖鑑資料的建立可說是當務之急。在現代化的影像資料尚未建立之前,三宅勉、是石鞏「臺灣雜草種子型態調查」的修訂重刊不但可以應急,也足以作為相關工作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