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參考:H.
Hobhouse (1986): Seeds of Changes.
-
愛爾蘭的地理環境位居歐洲的西北邊陲,土地貧脊,氣候惡劣,特別是500BC以後;之前,此地氣候較溫和,因此可以種小麥做麵包,之後,由於氣候變冷,因此除了最南端之外無法生產小麥,當居民只好仰賴動物,特別是魚做為食物的來源,有如愛斯基摩人。直到馬鈴薯傳入愛爾蘭後,才有固定的澱粉來源。
-
此時期,愛爾蘭人的食物包括燕麥餅、乳酪、牛乳、牛血、牛肉、羊豬,麵包僅是最高階者才能享受。
-
馬鈴薯起源於貧脊、低夜溫、乾燥、短日的環境,在土地貧脊的愛爾蘭,比起其它禾穀作物更適合。馬鈴薯很好種,幾乎可以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種植或收穫,而且收穫後,也不需要脫粒、磨殼或烘焙,只要火及鍋就可以,這又是對愛爾蘭很有利的,因為愛爾蘭缺乏鐵礦,因此,一直到1080AD都還是石器時代,耕犁只能用木頭,因此供法在較硬的土地耕作。
-
農具的使用必需配合獸力,中國在600AD就發明牛、馬的胸肩束帶和軛,使得牛馬可以有效地挽犁、車,這個發明約在1000AD才傳到歐洲,而在1600年才傳入愛爾蘭,在此之前都是用馬尾來拖犁,不但殘酷,而且沒有效率。
-
當1600年左右,馬鈴薯傳入愛爾蘭以後,在當地廣泛地種植,比歐洲其他地方更普遍,因此一般用Irish
potato來稱呼。
-
愛爾蘭的人口在1660年約只有500,000人(50萬),1688年約1,250,000人(125萬),1760年約1,500,000人(150萬),1840年約9,000,000年(900萬);在此180年間人口增加18倍(增加率10%),皆是因為馬鈴薯的生產而能養活眾多的人口,否則以愛爾蘭的原始農耕技術,無法生產足夠的穀類作物。
-
不過這段期間,仍然發生飢荒,馬鈴薯欠收。
-
1724-1749:25年間有5次欠收,1939-41特別嚴重。
-
1750-1774:1756,57,65,66,69共5次欠收,其中2次很嚴重。
-
1750年代Fusarium
caeruleum (真菌)為害,使得貯藏中的馬鈴薯塊莖乾縮而不能食用。
-
1770年代毒素病所導致的葉萎縮病,使得產量可以減到70%之多,此病是由蚜虫傳播病毒而引起,直到二次大戰後才有農葯來防治。
-
1775-1799:5次欠收,1784年大飢荒。
-
1795年Botrytis
cinerea 的黴菌侵擊葉片,感染部位也會乾縮,導致減產。
-
1800-1824:9年欠收,5次構成飢荒,1821年相當嚴重。1821-1822年約250,000人因飢餓疾病而死。
-
1825-1849:14欠收,8次造成局部飢荒,1845-46合面大飢荒。
-
由於此時期半數的愛爾蘭人每天熱能攝取超過2/3來自馬鈴薯,在正常收成的年代,至少還有1/3的人在整年當中至少有幾個月是飢餓狀態的,若天侯不佳則會導致減產,而更有馬鈴薯的病害,更給愛爾蘭的糧食生產致命的打擊。
-
1845-46
因晚疫病死150萬人(飢餓疾病),此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移民550萬人(主要是美國東岸,Bo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