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有機栽培之病蟲害防治策略
http://info.organic.org.tw/supergood/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2-1&
亞洲玉米螟
(Asian corn borers)
種類:Ostrinia
furnaacalis (Guen 'ee)。
型態描述:
©張新吉博士
危害:玉米螟是我國玉米主要害蟲,其危害率可高達90%。每年6、7及8月間為其發生盛期。幼蟲可加害花梗、葉鞘、果柄、果穗及莖部。並可蛀入莖內危害,嚴重者致植株倒折。
防治法:犁田、收後清理玉米殘枝。
防治法:
1.飼料及青割玉米:即大規模釋放赤眼卵蜂配合藥劑來防治。每公頃蜂片釋放量為75片,自播種後20~25天起釋放,每隔8天釋放一次至雄花抽出時止,共釋放4次,計釋放蜂片300片
。
2.甜玉米:甜玉米每公頃蜂片釋放量為150片,自播種後20~25天起釋放,每隔7天釋放一次至雄花抽出時止,連續釋放4次,共釋放蜂片600片,雄花孕穗期拔除全圃1/2~3/5之雄花
,並于輪生後期,授粉期及乳熟期各施用蘇力菌噴灑一次綜合防治玉米螟。
蘇力菌不宜在烈日下噴灑,應在傍晚或陰涼天氣舉行
。
回頁首
玉米螟 (corn borers)
種類:Diatraea
crambidoides (南方玉米螟), D. grandiosella (西南玉米螟), D. saccharalia(蔗螟),
D. lineolata(新熱帶玉米螟)。
型態描述:
危害:幼蟲侵襲玉米輪生葉初期未展開葉片,輪生葉展開後侵襲葉肋與葉鞘,然後鑽入果穗。
防治法:犁田、收後清理玉米殘枝。
回頁首
玉米穗蟲 (corn earworm)
種類:Heliothis
zea (Boddi) 。危害我國者為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型態描述:
危害:成蟲白天潛伏於莖夜間,夜晚產卵於新葉、果穗、或花絲上。在玉米生育初期以嚙食心葉部之嫩葉為主,玉米吐絲後咬斷花絲影響授粉,並蛀入果穗頂端取食穗粒,影響產量及品質。玉米穗蟲有相互殘殺習性,故每果穗內常見幼蟲數為1或2隻。
抗蟲育種:在1979,Tifton的學者由美國種原庫中找出一個墨西哥的玉米地方品系,發現該品花絲含有maysin,此化合物會將穗蟲腸管內的氨基酸結和,導致穗蟲營養不良而死。
可望經過育種提昇花絲合成該化合物含量的能力。
回頁首
玉米葉蚜 (corn leaf aphid)
種類: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
型態描述:
©張聖顯
危害:玉米葉蚜周年均可發生,唯在仲秋、晚秋及翌年早春發生較為嚴重。玉米葉蚜主要危害玉米心葉、葉鞘、花梗、花藥及果穗苞葉。其危害可引起被害部位黃化甚至枯萎。本害蟲是玉米矮化型嵌紋病之媒介昆蟲。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