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大農藝系種子研究室網站
Former website (1997-2015) of the Seed Labora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to Enter English Pages
本網站站內搜尋觀點種子網   

種子學(種子科學、種子技術、種子生理學)  種子文學、種子音樂、種子圖畫、種子寫真、植物圖畫、花卉郵票、花園景觀、台灣田莊  作物生產概論、個別作物學  農業倫理、糧食與農業相關議題 

 

種子TEZ (TTC, TZ)染色法:     一般方法    

     各例: | 胡瓜 | 大豆 | 蘿蔔 | 一串紅 | 黑麥草 | 高粱 | | 玉米 |

一串紅種子的TEZ活度檢定

種子檢查進行的諸多項目中,除了品種純度、清潔率、含水量等之外,種子是否具有活度,更是決定一批種子品質的重要關鍵。一般用發芽實驗來檢定種子活度;然而缺點即是費時較久,一般蔬果花卉及禾本科的種子固然只需要一至二星期的培養便能得到結論,然而許多休眠中的木本科種子需要數月至數年。在種子買賣頻繁的現代,為了及早完成交易,掌握農時,發展種子活度速測法有其必要。

TEZ檢查法 (氯化三苯基四唑 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或簡稱TTC、TZ法) 是種子活度生化速測法的一種,整個檢驗過程在兩天內可以完成。其原理是以TEZ溶液對種子的胚及胚乳組織進行處理後,在活細胞內的去氫會將無色的TEZ還原為無法透過細胞膜的紅色化合物 triphenyl formazan,而死細胞內因缺乏去氫,因此不會有任何呈色反應。根據呈色組織在胚的位置以及佔整個胚的比率,以及呈色深淺的描述,進而配合種子生理學的知識,就可以判斷種子的死活。TEZ法雖已有60多年的歷史,不過在活度檢驗上仍經常用到(郭,1990 科學農業 38: 44-47);然而該法最大的困難在於染色後判斷的準確與否,特別是一個新手經常面臨信心的困擾。本文擬藉發展一串紅種子的TEZ檢查法的經驗,提供有意建立自信心者的參考。

一、首先瞭解一串紅胚的構造:一串紅屬於雙子葉唇形花科,屬於鑲崁型胚。胚部是由兩片扁平的子葉與一個胚軸所構成。胚軸與子葉的接點不在子葉基部,而是在子葉基部的上方。胚根全長約為子葉的1/5,其尖端約1/4由外觀可見,其餘被子葉覆蓋;基部有兩個對稱的小突起與兩片子葉連接。兩片子葉自最前端起,沿著胚根有一縱方向的裂痕,一直延伸到胚根與子葉的連接點,再分向左右形成小弧形的裂痕,整個裂痕看起來如同一個錨的形狀。

二、一串紅種子TEZ染色程序的建立:染色過程中主要的目的不外是使活的胚組織能在短時間中順利地與TEZ試劑作用而呈色。一串紅種子在染色時,如果根據ISTA的建議,將種子做一道割傷後於37.5℃下浸入TEZ藥劑中24小時,由於胚乳退化成的一層薄膜構造緊緊包裹住胚,阻礙TEZ的吸收;嘗試用各種促進TEZ吸收的方法,皆無效,最後只好將種皮及胚乳完全去除,才克服這個困難。裸露的胚,在同樣溫度下,浸入TEZ藥劑中1小時即可呈色,大大縮短了檢驗所需的時間,但是在剝皮過程中技術必須熟練,以減少處理時對胚的傷害,避免造成染色結果的差異和判斷上的困難。剝去種皮及胚乳的方法,是依據ISTA建議的方法割傷種子後,再沿著傷口將種皮分開,由於剝皮前已浸水8~16小時後種子吸水的緣故,在分開種皮時對胚施加些微壓力,就可令胚滑出。此外某些品種的一串紅種子浸水後,種皮上會產生滑溜的黏膜,影響操作;可根據ISTA的建議,用黏膜硬化劑來浸泡,以免除黏膜的干擾。

三、一串紅種子TEZ染色圖譜的建立:染色程序確定之後,大量進行染色的工作。事先準備不同品種的9批無休眠種子,發芽率在75到90%之間。各批進行200粒到500粒不等的染色,一共做了約2500粒。將類似的染色結果簡化為一種染色模式,所有的染色結果歸類成11個模式,構成染色圖譜。

四、將染色結果與發芽率進行比對:有些染色模式依照TEZ染色的原理很好確認的,就不用管。有些染色模式比較難確認所代表的是死的或是活的種子,例如說這樣的模式有五個,因此可能的判斷組合就有32(即25)個。把每一個判斷組合拿來判斷任何一批種子的染色結果,就可以得到那批種子預測發芽率(存活率)。把九批種子的預測值與實測發芽率做均方根的計算,一共可以得到32個均方根值。均方根最小的那一個或幾個判斷組合,最能與發芽結果符合。日後一串紅種子經由TEZ的檢定,只要將結果與染色圖譜對照,便可得知種子的活度狀況。(圖,起初用較多個模式類別,判斷對染色結果時更容易;對判斷產生信心後,為了文章發表的關係,將11個模式簡化成六個)

img001.gif (8657 bytes)

 

(詳請見Kuo, Yan and Leist, 1996 S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4: 17-21)

閻安琪、郭華仁、張鈞隆 1997 臺灣之種苗,(31):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