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郭華仁 2025 『行星健康飲食』:(一)概說。觀點種子網20251111。
https://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article20251111.html

觀點種子網        回文章                                                            a05.gif (1361 bytes)台大種子研究室

『行星健康飲食』:(一)概說

我在20255月綠媒體發表文章談永續食材的另一半,介紹歐洲EAT–Lancet委員會在2019年倡議的Universal Healthy Reference Diet,我稱之為健康飲食組合的。
https://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article20250502.html

該「通用健康參考飲食」,建議每人每天各類食物的攝取量,其內容與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在2018年推出的「每日飲食指南」有本質上的差異(1)
https://www.hpa.gov.tw/Pages/EBook.aspx?nodeid=1208

我國「每日飲食指南」是基於營養學的立場,但「通用健康參考飲食」則是站在與地球永續與人體健康的角度。

鑒於地球人口超過8.2億人營養不良,1.51億兒童發育遲緩,20億多人微量營養素缺乏;另一方面,20億人過度攝食而超重或肥胖,與不健康飲食相關的疾病盛行率正在上升,而糖尿病的全球盛行率在過去30年幾乎加倍。此外,食農系統又導致約1/3的溫室氣體排放與70%的淡水使用,危及地球的永續經營,因此提出一套能「同時養活100億人且不破壞地球系統」的食農系統藍圖。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8)31788-4/fulltext

該委員會的目的是要讓每個人吃得健康,同時大致符合全球永續目標,因此建議大家參考「通用健康參考飲食」來攝取食物,其特點在於肉類與各種豆子都歸類於蛋白質食物,減少紅肉,強調低油豆類的攝取。紅肉攝取量建議每日14克,最高不要超過28克,低油豆類每日50克,大豆與花生各25克。我國的「每日飲食指南」把大豆單獨放在豆魚肉蛋類,紅肉攝取量的上限則在35克,低油豆類納入全穀根莖類,不另外強調。
(低油乾豆詳: https://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article20251008.html)



1()我國的每日飲食指南;() EAT–Lancet委員會的2019年版健康飲食組合。

EAT–Lancet委員會歷經六年,2025年10月初出刊論文,探討健康、永續、與公正的食農系統,把2019年的通用健康參考飲食略加修改,重新推出「行星健康飲食planetary health diet(2)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5)01201-2/fulltext

這兩個健康飲食組合的版本最大的不同是2.0版把各類食物分成植物性食物、動物性食物、油鹽糖等三大類,各項食物的每日攝取推薦量僅部分少量改變,主要的變動就是重新排列組合。


2EAT–Lancet委員會的2025年版健康飲食組合。

意思就是說兩個版本很類似。

EAT-Lancet2019年版是歷時三年、整合全球36名營養學與環境科學家的共識報告,其核心假設偏重於植物來源,這在後續的研究中仍獲支持,因此健康飲食的內容在2025年版無需推翻或重設,僅加以重組(3)。原來列在蛋白質食物的牛、羊肉與豬肉兩項,在2025年版移到動物性食物,而且合併成一項。原來的落花生與堅果兩項移到植物性食物合併成一項;低油乾豆與大豆兩項也移入,且合併成一項,簡稱豆類;蔬菜類原來分三項,在新版則合併為一項。另外,在2025年版新增鈉< 2g


3EATLancet委員會健康飲食組合的兩個版本,2019版與2025版。

EAT-Lancet2025年版則是由87為全球相關領域的學者共同研擬,我國唯一參加者是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潘文涵(Wen-Harn Pan)講座教授。

我們的「每日飲食指南」會不會根據行星健康飲食來修改呢?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