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與玉米生長速度的關係
應用:預測玉米各發育階段的可能時間,以便調整栽培措施,預測產期。
積熱(thermal-time)或熱單位(thermal-unit):
植物發育過程,每日平均溫扣除基礎溫度後,累計至一定值,就達到某發育階段,則該定值為該發育階段所需的積熱,單位為度日(degree-day)。理論基礎
我國玉米栽培手冊通常註明生長所需天數,只是概述,會因每年實際溫度的變動而有所不同。應改為積熱。
Why are degree days important for crop management?
Warrington, I.J. and E.T.
Kanemasu 1983 Corn growth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and photoperiod.
I. Seedling emergence, -tassel initiation, and anthesis. Agronomy
Journal, 75:749-754.
方法:在18個控溫溫室(生長箱)中栽培。平均溫度範圍15-35.5℃。
品種:`XL45'
調查生長所需日數:各溫度下播種到萌芽,播種到雄穗分化(鏡檢),播種到開花(雄花開穎)所需日數。
結果:播種到開花所需日數(其餘見原文)
基本數據:溫度越高,所需日數(T)越少。
換算成溫度與生長速率(1/T):
在28度以下,溫度(X)越高,速率(Y)越高;超過28度則相反。因此28度是生長速率(播種到開花)的最適溫。
最適溫以下的直線關係為:Y
= 0.001225X - 0.00834 (r 2
= 0.98)。播種到開花的積熱 = 1/0.001225 = 816(degree-day)。基礎溫
= 0.00834 / 0.001225 = 6.8 度。
如何簡單預測品種`XL45´生長所需日數?
若長在恆溫下,每天皆為20度。則:播種到開花所需日數
= 816 / (20-6.8) = 61.8天。
若是田間栽培:每天平均溫度扣除基礎溫,累積到816時就會開花。若平均溫低於基礎溫當天所累積的溫度為0,若平均溫高於最適溫,則或是算為28度,或是另求高溫範圍的迴歸方程式,再行計算。
問題:
-
某新欲成的甜玉米雜交種,如何訂出該品種播種到收穫所需的積熱?
-
此計算方法的缺失為荷?如何改進?
理論基礎
溫度與生物的生長速度皆有一定的量的關係,而可以用數學模式來適配、預測。在植物的生長上,有所謂基礎溫
(base
temperature, Tb)
的假設,認為溫度與植物的生長,包括發芽,的數學關係僅限於高於基礎溫的部份。例如某種子發芽的基礎溫為4℃,則在6℃下經過一天,實際上只經歷了2℃;在12℃下實際上就經歷了8℃;而在2或4℃下一天,對於該種子都一樣,等於沒有任何生長。
由基礎溫的概念衍生了積熱(thermal time) 的計算方法。所謂積熱(
θT),即是農作物生育時期每天溫度(T)扣除基礎溫後所得的溫度,一直累積達到某個生育階段當天(t)為止。發芽積熱的單位是度-日,在恆溫下以方程式表示:
θT
= (T1-Tb)
+ (T2 -Tb) +...+ (Tt -Tb)
= (T -Tb)t
由上式,
1/t
=(T - Tb) /θT
=(-Tb /θT)
+ T(1/θT)
,即
1/t = K + (1/θT)
T
也就是說生育速率(時間的倒數,即1/t)與溫度間呈限直線關係,該直線在縱軸的截距是K,積熱恰好是斜率的倒數,基礎溫(永不能發芽的溫度,即t無限大,或是1/t
= 0時) 剛好是 - (θT
× K)!然而,若溫度一直升高,生育速率逐漸下降,此時將生育速率與溫度進行相同的運算,可以發現在高溫區兩者呈相反的驅勢,用方程式表示即
1/t = K" - (1/θ
T2)
T
兩條直線經外插法可以相接,相接處為所有溫度範圍中生育速率的最高點,也就是生育速率的最適溫。低於最適溫(sub-optimum)
的範圍可以計算基礎溫與發芽積熱(θT),高於最適溫(supra-optimum)
的範圍也有其生育積熱(θT2)以及最頂溫(ceiling
temperature, Tc ),其數值恰好是θT2
× K"。最頂溫最前面第2圖最適溫之後的直線延伸與橫坐標交接處,不宜稱為最高溫。同樣的,基礎溫也不等於生育的最低溫。
溫度與發育速率
以下兩圖出自:Brouwer et al., (1970)
in (UNESCO) Plant Response to Climate Factors. p.169-174.
溫度與葉齡的演進成正比,溫度高時,生長快:
但是,下圖中為何在25/15的溫度下,生長速度先慢而後快?(答案)
溫度與穀粒的發育
下圖出自:Jones, et al., (1981) Crop
Sci., 21:761-766.
溫度與日長對玉米生育時期的影響(Chase
& Nanda, 1967, Crop Sci., 7:431-432)
品種 |
Illinois
五月種植
高溫長日 |
Florida
九月種植
高溫短日 |
Florida
十一月種植
低溫短日 |
. |
葉數 |
受粉前日數 |
葉數 |
受粉前日數 |
葉數 |
受粉前日數 |
1 |
16.2 |
61.0 |
11.9 |
43.6 |
12.7 |
58.7 |
2 |
17.0 |
63.9 |
12.9 |
46.9 |
13.8 |
63.9 |
3 |
18.0 |
65.2 |
13.1 |
48.2 |
13.5 |
65.0 |
4 |
18.6 |
69.2 |
14.4 |
52.7 |
16.0 |
74.2 |
5 |
18.5 |
67.9 |
13.6 |
50.4 |
15.3 |
70.0 |
6 |
18.1 |
66.4 |
13.0 |
50.3 |
14.3 |
68.6 |
7 |
18.9 |
68.8 |
14.0 |
51.9 |
15.6 |
71.4 |
8 |
19.1 |
70.7 |
14.4 |
54.0 |
15.4 |
74.0 |
9 |
19.0 |
72.9 |
14.0 |
56.0 |
15.4 |
76.2 |
10 |
19.1 |
71.8 |
14.6 |
56.6 |
16.1 |
77.5 |
11 |
19.0 |
73.2 |
15.5 |
59.6 |
16.0 |
80.3 |
12 |
21.5 |
76.8 |
16.4 |
60.2 |
18.2 |
84.1 |
13 |
19.4 |
73.3 |
15.1 |
59.5 |
16.3 |
80.6 |
14 |
20.7 |
75.6 |
15.4 |
59.8 |
17.1 |
80.3 |
15 |
21.4 |
81.4 |
16.4 |
65.1 |
17.9 |
87.4 |
16 |
22.5 |
84.3 |
17.4 |
66.1 |
18.5 |
87.3 |
17 |
23.9 |
86.1 |
17.4 |
68.7 |
19.4 |
89.1 |
18 |
24.0 |
87.6 |
17.4 |
68.6 |
20.0 |
89.6 |
19 |
22.9 |
85.2 |
17.6 |
64.8 |
18.6 |
87.1 |
20 |
24.4 |
92.5 |
18.2 |
67.6 |
18.6 |
88.2 |
21 |
25.5 |
92.3 |
18.3 |
69.6 |
19.5 |
89.2 |
葉數 |
16.2-25.5 |
. |
11.9-18.3 |
. |
12.7-19.5 |
. |
受粉前日數 |
. |
61-92.3 |
. |
43.6-69.7 |
. |
58.7-89.5 |
葉片展出速率 (天/葉) |
3.7 |
3.6 |
4.6 |
答案1:因為32天前(葉齡8)頂
端分生組織尚在土中因此受土溫的影響,其後由於莖節間的伸長,將頂端分生組織頂出土,之後才受氣溫的影響。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