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大農藝系種子研究室網站
Former website (1997-2015) of the Seed Labora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to Enter English Pages
本網站站內搜尋觀點種子網   

種子學(種子科學、種子技術、種子生理學)  種子文學、種子音樂、種子圖畫、種子寫真、植物圖畫、花卉郵票、花園景觀、台灣田莊  作物生產概論、個別作物學  農業倫理、糧食與農業相關議題 

植物科學史     植物學史素描    植物技術史   植物育種史

實驗植物學的歷史素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拾貳)

Hans Meidner

原載:郭華仁(譯)1988 實驗植物學的歷史素描(十二)。科學農業 36(7/8): 213-214。 

素描(十二)

一、光合作用

人類自古以來便知道綠色物質乃是所有生物得以產生的根源,但是直到十七世紀才開始去瞭解生物如何形成。此時,Anton van Leeuwenhoek(1632-1723)把經過照光的綠葉細胞,用他的簡易顯微鏡觀察其中所形成的澱粉顆粒,發現它有同心圓構造並加以描繪。其後Stephen Hales深入思考照光植物製造物質的基本方式(素描二)。

在1770-1850年間,Priestley、Ingenhousz、Senebier及De Saussure(素描三、四)進行更多的基礎研究。

 

  Von Sachs,Schimper與Engelmann

法國化學家Pelletier與Caventou*合作,在1818年將該綠色物質命名為葉綠素。到了1864年,我們已經知道葉綠素由兩個黃色及兩個綠色色素所組成。 Julius von Sachs(素描六)在1860年認定葉綠素存在於一些個體之內,這些個體會增大及分裂,因之提供了該色素出現的細節。

Ernst Hendrich Haeckel**(1834-1919)將這些個體稱作「質粒體(plastid)」。這個名詞後來通用於細胞內若干種胞器。按Haeckel是歐洲大陸倡議達爾文演化論的貢獻最力者。

*譯註:P.J. Pelletier(1788-1842)與J.B. Caventou,藥學家,共同發現許多種天然物,如奎寧等。

**譯註:Haeckel:德國動物學家,曾受教於Muller、Virchow及其他學者(參閱素描七,譯註4),在1866年即提出細胞核與遺傳有關的看法。其最為人所知的名言是「個體發生重演系統發生(Ontogeny recapitulates phylogeny)」。

 

葉綠體一詞乃Basel植物學教授Andreas Franz Wihelm Schimper*(1856-1901)於1885年所創用。他利用顯微鏡研究發現葉綠體由葉綠餅(grana)及基質(stroma)組成。Schimper被視為植物地理學的創立者,但是由著作的書名「生理基礎的植物地理學」看來,他遠不僅是個植物分布地理學者。

*譯註:Schimper:任教波昂大學期間(1881-1898)遠遊於巴西、爪哇、西非等地研究熱帶植物。轉任Basel該年(1898)才出版其大作。該書第一部份探討影響植物生命的因素,第二部份將世界植物給予區分,第三部份提出植物系統學的看法。此外也涉及植物分布的方式。

 

Von Sachs證明葉片只有在光照下才會產生葉綠素,而能在外表見之。若將氣孔以蠟封死,將二氧化碳的通道打斷,不能經由細胞間隙(Dutrochet,素描八)滲透到葉肉細胞,則光合作用的產物,澱粉,就無法形成。

Von Sachs發現,光合作用所形成的澱粉,在黑暗時就以蔗糖的形態自葉片向外傳送殆盡(去澱粉葉片)。他也利用雙層玻璃容器,注入種顏色的液體,來測驗各色光線的效果。

1881年神經與肌肉生理學家Wilhelm Theodor Engelmann(1843-1909)很巧妙地將這類研究加以發展。他將綠藻放入好氣細菌(Proteus vulgaris)懸浮液之中,發現照光下,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時,這些細菌開始運動,在黑暗下則靜止。

Engelmann就以稜鏡產生光譜,用來照射懸浮液。以這種巧妙的方法,他間接地顯示紅光下光合作用最旺盛,而藍光下次之。

 

 

二、影響生理過程的因素

光合作用探討的次一個發展是研究其影響因素。在許多參與研究的科學家之中,Harberlandt(素描十)可以一提。C. Weber在1879年測得一些數據,他想說明光合作用速率與葉片單位面積成比例。

Harberlandt為了解釋這些數據,就取Weber所採用的材料,測定其葉片葉綠體的含量,由之(意外地)證明光合作用速率與葉綠體的數目成比例。

 

  Blackman

早期這些試驗的目的在於測定各種內在、外在因素對生理作用速率的影響,但其成就受到Von Sachs及其門生Pfeffer的實驗程序所限制:在同一時間內測量單一因素的影響。當然此程序導致了任何因素,特別是溫度,皆有其重點(cardinal points)的概念(素描六)。

劍橋大學教授Fredrich Frost Blackman(1866-1947)於1895將此概念予以發展。他發現光合作用會光飽和;在許多生理實驗當中,特別在溫度試驗,時間因素會有所影響。

Blackman在1905年利用兩種變因,即光照與二氧化碳的供給,來測量光合作用速率,由之發表了限制因素原則。由於實驗方法的擴充,再利用統計分析,終能使許多生理過程各種因素的交感作用得到應有的認識。

此外,Blackman在探討溫度與二氧化碳供應如何影響光合作用速率時,也測定了Q10值。由於所測Q10值較光化學反應的1.0大,Blackman就推測光合作用應該包含兩種層面,一個是光反應,Q10值為1.0;另一個是化學層面,Q10大於1(被稱為Blackman反應)。

此兩層面的本質,以及其互相影響的情形,要等到我們這個時代才建立。原本所謂的甲醛理論,即CO2+H2O → HCHO+O2 的化學還原公式在本世紀之前即已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