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大農藝系種子研究室網站 |
|
實驗植物學的歷史素描 |
|
原載:郭華仁(譯)1988 實驗植物學的歷史素描(十二)。科學農業 36(7/8): 213-214。
人類自古以來便知道綠色物質乃是所有生物得以產生的根源,但是直到十七世紀才開始去瞭解生物如何形成。此時,Anton van Leeuwenhoek(1632-1723)把經過照光的綠葉細胞,用他的簡易顯微鏡觀察其中所形成的澱粉顆粒,發現它有同心圓構造並加以描繪。其後Stephen Hales深入思考照光植物製造物質的基本方式(素描二)。 在1770-1850年間,Priestley、Ingenhousz、Senebier及De Saussure(素描三、四)進行更多的基礎研究。
Von Sachs,Schimper與Engelmann 法國化學家Pelletier與Caventou*合作,在1818年將該綠色物質命名為葉綠素。到了1864年,我們已經知道葉綠素由兩個黃色及兩個綠色色素所組成。 Julius von Sachs(素描六)在1860年認定葉綠素存在於一些個體之內,這些個體會增大及分裂,因之提供了該色素出現的細節。 Ernst Hendrich Haeckel**(1834-1919)將這些個體稱作「質粒體(plastid)」。這個名詞後來通用於細胞內若干種胞器。按Haeckel是歐洲大陸倡議達爾文演化論的貢獻最力者。
葉綠體一詞乃Basel植物學教授Andreas Franz Wihelm Schimper*(1856-1901)於1885年所創用。他利用顯微鏡研究發現葉綠體由葉綠餅(grana)及基質(stroma)組成。Schimper被視為植物地理學的創立者,但是由著作的書名「生理基礎的植物地理學」看來,他遠不僅是個植物分布地理學者。
Von Sachs證明葉片只有在光照下才會產生葉綠素,而能在外表見之。若將氣孔以蠟封死,將二氧化碳的通道打斷,不能經由細胞間隙(Dutrochet,素描八)滲透到葉肉細胞,則光合作用的產物,澱粉,就無法形成。 Von Sachs發現,光合作用所形成的澱粉,在黑暗時就以蔗糖的形態自葉片向外傳送殆盡(去澱粉葉片)。他也利用雙層玻璃容器,注入種顏色的液體,來測驗各色光線的效果。 1881年神經與肌肉生理學家Wilhelm Theodor Engelmann(1843-1909)很巧妙地將這類研究加以發展。他將綠藻放入好氣細菌(Proteus vulgaris)懸浮液之中,發現照光下,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時,這些細菌開始運動,在黑暗下則靜止。 Engelmann就以稜鏡產生光譜,用來照射懸浮液。以這種巧妙的方法,他間接地顯示紅光下光合作用最旺盛,而藍光下次之。
二、影響生理過程的因素 光合作用探討的次一個發展是研究其影響因素。在許多參與研究的科學家之中,Harberlandt(素描十)可以一提。C. Weber在1879年測得一些數據,他想說明光合作用速率與葉片單位面積成比例。 Harberlandt為了解釋這些數據,就取Weber所採用的材料,測定其葉片葉綠體的含量,由之(意外地)證明光合作用速率與葉綠體的數目成比例。
Blackman 早期這些試驗的目的在於測定各種內在、外在因素對生理作用速率的影響,但其成就受到Von Sachs及其門生Pfeffer的實驗程序所限制:在同一時間內測量單一因素的影響。當然此程序導致了任何因素,特別是溫度,皆有其重點(cardinal points)的概念(素描六)。 劍橋大學教授Fredrich Frost Blackman(1866-1947)於1895將此概念予以發展。他發現光合作用會光飽和;在許多生理實驗當中,特別在溫度試驗,時間因素會有所影響。 Blackman在1905年利用兩種變因,即光照與二氧化碳的供給,來測量光合作用速率,由之發表了限制因素原則。由於實驗方法的擴充,再利用統計分析,終能使許多生理過程各種因素的交感作用得到應有的認識。 此外,Blackman在探討溫度與二氧化碳供應如何影響光合作用速率時,也測定了Q10值。由於所測Q10值較光化學反應的1.0大,Blackman就推測光合作用應該包含兩種層面,一個是光反應,Q10值為1.0;另一個是化學層面,Q10大於1(被稱為Blackman反應)。 此兩層面的本質,以及其互相影響的情形,要等到我們這個時代才建立。原本所謂的甲醛理論,即CO2+H2O → HCHO+O2 的化學還原公式在本世紀之前即已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