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大農藝系種子研究室網站
Former website (1997-2015) of the Seed Labora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to Enter English Pages
本網站站內搜尋觀點種子網   

種子學(種子科學、種子技術、種子生理學)  種子文學、種子音樂、種子圖畫、種子寫真、植物圖畫、花卉郵票、花園景觀、台灣田莊  作物生產概論、個別作物學  農業倫理、糧食與農業相關議題 

植物科學史     植物學史素描    植物技術史   植物育種史

實驗植物學的歷史素描
(1) (2) (3) (4) (5) (6) (7) (8) (玖) (10) (11) (12)

Hans Meidner

原載:郭華仁(譯)1988 實驗植物學的歷史素描(九)。科學農業 36(1/2): 48-49。 

素描()

十九世紀除了素描六、七、八所介紹的實驗植物學上顯著的進展外,在後半世紀中一些劃時代的發展,終於產生了科學的新支派,如一般的生物化學,和較專門的細菌學與酵素學。

其實這些發展早已反映在前人的一些爭論之中,例如 Justus von Liebig 及 Berthelot 有關植物體內氮素營養,或者Boussingault 所認為的有機物質機械性的分解(見素描五)。爭論的問題在於這些分解的步驟究竟是有如 Liebig 所認為的純粹的化學反應,或者是實際上有賴於微生物活動的生命力(vital)過程? 

 

細菌學

巴斯德

早在1837年,Theodor Schwann(素描七)己很清楚地認識到,酒精發酵的分解作用需要在酵母的存在下才能進行。不過探討發酵作用最著名的則是巴斯德(Louis Pasteur1,1822-1895)。起初他參與物理化學的工作,探討酒石酸結晶體的光學性質。這個東西是他從發酵的研究工作中得到的。

他也探討牛乳變酸的過程,由酸牛乳抽離出一種酵原(ferment);把這種酵原放入鮮乳中,可以得到乳酸。他的酵原實際上包含各類細菌。接著他又證實Schwann的說法,即糖發酵成酒精需要酵母的存在。

其後巴斯德將他的天才用來鑑定致病物質。他巧妙地將三角瓶頸燒成S型,充做防止發酵的機關,在1861顯示空氣很能夠傳布微生物。他的工作使Ferdinand Julius Cohn2(1828-1898)得以創立細菌成為一門新科學。

Cohn是Breslau(現今波蘭的Wroclaw)的植物學家,1886年他在該地首創第一所研究院專攻植物生理學。在Wolstein(Wolsztyn)執業的鄉材醫師,Robert Koch3 (1843-1910),於1886年將分離出的炭疽菌和結核桿菌帶到鄰近的Breslau,就教於Cohn。由之,細菌學更進一大步。

Koch除了將細菌培養在他的透明洋菜培養基上之外,他也採用鑑別染色的技術,發展出分離不同細菌及孢子的程序。Koch在1905年獲得諾貝爾獎,Petri4是他的學生。

 

 

  酵素學

 Buchner

問題還未解決:微生物以何種機制而能活躍於培養基之上?Eduard Buchner5(1860-1917)提出了答案。他通常以Buchner漏斗而留名,不過若將他視為酵素學的開山祖則更為貼切。Buchner修讀植物學與化學,然後到慕尼黑當化學教授。1897年,他將酵母細胞磨碎,以不含細胞的萃取液即可致發酵作用。他從這些萃取液分離出有效的成份,稱之為酵zymase6)。現在我們知道那個酵含有酵素,輔酵素以及無機離子等。

Buchner以此項研究在1907獲得諾貝爾獎。他的發現劃出了酵素學的開端。爾後科學家不斷地分離更純的酵素,終於在1926年,康乃爾大學的James Betcheller Sumner7(1887-1955)能夠分離出尿素,這是第一個以結晶形態獲得的酵素。Sumner鑑定此酵素是蛋白質,並且獲得1946年諾貝爾獎。

 

 Hofmeister

Wilhelm Friedrich Hofmeister8(1827-1877)自修植物學,其後任海德堡植物學教授。他以研究隱花植物的生殖作用聞名。他體認出孢子體與配子體的世代交替乃是普遍的情形,並且開始研究胚胎學。這些工作激發了植物比較解剖及形態學的探討。

1850年,Hendrich Friedrich Link9(1767-1851) 利用普魯士藍來染導管與管胞.以便檢定水分由土壤通往葉片的管道。Hofmeister將該工作予以擴充,在1867年提出假設,認為植物在蒸散時導管是空的,處在減壓狀況;而當植物流出汁液時,則是因根與土壤之間產生透滲壓,而使植物處在增壓的狀況。就後來Dixon10樹液上升理論觀之,這些看法可謂是先見。

 

 

  真菌學  

  De Bary

Hofmeister有關水分在植物體內移動的假設,經由Heindrich Anton de Bary11(1831-1888)的研究而更形鞏固。Bary是Strasbourg的植物學教授,他對中柱鞘給予定義,並且發現內皮層為特殊化的組織。

De Bary應可視為真菌學的創始人。他描述了引起鏽病的桿鏽菌(Puccinia graminis),以及其寄生期和共生期。他對地衣特別注意,使用共生(Symbiosis)一詞來描述藻與真菌的關係。

De Bary首先為植物學者引用黏菌做為實驗材料,特別強調其原生質的化學成份,以及在沒有細胞壁的情況下,其原生質在細胞膜內與細胞核一齊流動。就此而論,Hofmeister也在1862年測量溫度與光照對原生質流速的影響。

同時代,全才植物學家及傑出的實驗生理學家,Julius von Sachs也注意到水為構成原生質主要成份的重要性,並且看到了胞器是獨立於細胞。因為這些胞器可以成長,並且經由分裂而增殖。 


 

 

譯註:

1.法國化學家,以及偉大的微生物學家。學生時代並不出色,曾致力於繪畫,後來聽了化學名家,如Dumas的課,激起了興趣,才決定研究化學。成名之後轉而研究微生物,除了基礎研究之外,更積極將其研究用來解決醫學、農業及工業上的問題,包括釀酒業、酪牛業、家禽業及養蠶業等。1865年,法國南部的流行一種蠶病,對當地蠶業打擊甚大。業者求助於巴斯德。巴氏就教於他的老師Dumas,並說明自己從未接觸過蠶,Dumas說,「那更好」,鼓勵他接受挑戰,終於能再度運用其微生物學的知識,解決了問題。

2.德國植物學家,在Breslau及柏森受教育,Muller(見素描七譯註第4)是他的老師。學成後在Breslau任教植物學。起初研究藻類,後來從事細菌的探討,在1872年出版三冊細菌學的專著。

3.德國細菌學家,第五屆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4.Koch創用固體培養基,才使得細菌分離成功。他的洋菜培養基是附著於載玻片上,1887年,其助手 Julius Richard Petri 改用附有蓋子的淺玻璃冊來裝洋菜溶液,此後「Petri dish」一直沿用至今。

5.德國化學家,在慕尼黑求學。植物學受教於Nageli(素描七),化學受教於Adolf von Baeyer(1938-1917,為化學大師Bunsen、Kekule的門生)。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任德軍上校,1917年遇難於羅馬尼亞,年57歲。

6.目前酵素、酶的中譯名稱似乎不甚一致,譯者愚見,凡字尾-ase者,皆譯為××酶,含有字根zyme者,可譯成×酵×。

7.美國生化學家,六歲時意外受傷,左手被切斷,憑其毅力完成哈佛大學學業。

8.德國植物學家,未曾接受大學教育。1872年轉教Tubingen大學。

9.德國植物學家,研究植物解剖學與生理學。

10.Henry Horatio Dixon(1869-1953),愛爾蘭植物學家,以研究蒸散流的物理學聞名,也研究某些植物花粉母細胞的第一次有絲分裂。

11.德國植物學家。